文学创作要无愧于良知
2019-09-20魏锋
魏 锋
纪实文学《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习近平与梁家河群众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作为青年作家,学习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就是要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的源泉,进而获取投身伟大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惘、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青年作家来说,要从《梁家河》中汲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丰厚滋养,深入领会总书记立根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方法,始终坚持深入群众,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一切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的观点,以赵树理、柳青、路遥为榜样,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密不可分的亲近关系,坚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方向,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摒弃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狭小自私的个人主义和晦暗颓废的消极主义,客观真实反映劳动人民心声和精神风貌,同群众共命运同呼吸,认真分析思考当代社会现象,积极探索生活当中的一切矛盾和一切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不断从鲜活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做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清醒地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就是我们作家创作的方向,坚持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用饱满的激情创作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当年,习近平带领干部群众,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和第一家代销店,体现出习近平同志身上那种“敢吃第一只螃蟹”的智慧和勇气。对于青年作家来说,尤其必须具备这种智慧和勇气,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不折不扣地继承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外来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精髓,虚心学习现当代文学成果,全面把握文学思潮,准确感受文学脉搏,虔诚耐心地架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学形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充分发挥作家个人的聪明禀赋和锐利厚重的才气,创作出来源于这个时代而高于这个时代的经典力作,创作出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能够引领和凝聚民心朝着同一个目标奋进并能够明显提升大众欣赏水准和普世文学标准的划时代伟大作品,讲求特立独行的文本范式,注重独出心裁的语言运用,凸显典型的主体形象,编织精准的故事结构和炽烈的情节排列,经得起阅读,经得起历史,经得起审美,用习近平“敢吃第一只螃蟹”的心态,潜心创作出能够表明自身文学才智的作品,像《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等伟大的作品一样立于浩瀚的文学之林。
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翻开《梁家河》,让我最为感触的是,青年习近平舍我其谁的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和向我看齐的表率三种可贵品質。品质就是本质,《红楼梦》中有句话叫做“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说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可见品质的重要性,高尚的品质就是一种高尚的自觉行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具有操作性、可见性和不可替代性。当下,青年作家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立竿见影频出作品,更不是逐名追利扬名立万,而是修身养性锻造自己,更快更早更精准地铸就自己的品质,只有具备了大作家应当具备的品质,才能创作出不朽的脍炙人口的经典。
青年作家应该像习近平那样,确立舍我其谁的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和向我看齐的表率三种可贵品质。
首先是舍我其谁的担当。担当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内在动力,更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担当是责任,重如泰山,不可推卸,是诚信,金玉良言,不可亵渎。青年作家要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肩负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大旗,爱党爱国,政治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周围,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力维护国家统一,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国家强大的事业上来,自始至终同党的方向和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不做有损党的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事情,不发有辱党的声誉和国家声誉之声,正视现实,传递正能量,用生花的妙笔讴歌时代,用激昂的文字描写火热的生活,自觉抵制那种将作家凌驾于党组织和国家之上的种种做法和言论,文学无界,作家有家,那种个别青年作家无视党纪国法而将自身置于虚无飘渺的仙界的做法,胡言乱语,指桑骂槐,无耻地诋毁党和国家,无底线地嬉笑怒骂人民群众,其本质是一种没有担当的幼稚,是不成熟的表现,更是一种自绝于文学的颓废。
其次是攻坚克难的奋斗。奋斗是一个民族走进辉煌的通道,是一个国家实现强盛的利器,是一个人强大的法宝。历史上有好多个民族和国家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目标和理想,也有好多著名的人物通过奋斗而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升华,没有奋斗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会自取灭亡。青年作家要谨记这点,善于乐于攻坚克难。回望中外文学史,大凡经典力作,所有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作家攻坚克难的过程,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清苦,受得住劳累。柳青当年长住黄堡村,受尽乡下艰苦的生活,冬天寒风刺骨,夏天一身臭汗,青灯常伴,星月相随,历经十三个春秋,终于创作出了反映渭河流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创业史》;路遥当年创作中篇小说《人生》的时候,将自己囚禁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迈过了创作过程中的一道又一道难关,熬煎使他半夜三更灰头土脸出没于招待所的院子,以至于服务员把他当成精神病人,后来在铜川矿区医院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那个如今读者耳熟能详的开头,居然把他折磨了三天三夜,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当洋洋洒洒百万字的巨著在榆林宾馆画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这个壮实的陕北汉子双手抽搐,泪流满面;陈忠实远离繁华都市,像小偷一样躲在老家,冒着写不成功就养鸡的风险,在坦然地编织着《白鹿原》雄奇瑰丽的画面。作家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这种劳动需要攻坚克难的潜质,没有这种潜质,几乎无法写出伟大而又优秀的作品,文学殿堂也不会闪耀如此璀璨的明珠。
再次是向我看齐的表率作用在《梁家河》这部作品中比较明显,作为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青年习近平自觉地将自己置于示范位置,要求全村党员向他看齐,这不但是一种坦荡的胸襟,而且是一种全方位的自信,青年作家有理由从中汲取营养,开襟坦怀,树立自信。缺失广阔的胸怀,就创作不出大气磅礴的力作,缺乏坚强的自信,就写不出荡气回肠的精品。立志献身于文学的青年,而不是把文学作为利用工具和把玩生活的玩具的青年,应该多读书,读经典的书,多走走,穷游四方,多体验,多思考,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视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走出小我狭窄低矮的圈子,以博大的胸怀俯视苍生,以超高的姿态鸟瞰社会,全面地、系统地、深刻地、准确地回望历史、笑看今生、展望未来,既紧密地与生活联结,又跳出生活的圈子居高临下,通过观察和体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然后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用精湛高超的文学表达手段写出无愧于良知的作品。文学是一件神圣的事业,作家是一个高贵的称谓,这种神圣和高贵必须兼具胸襟和自信,必须用完美有力的成果加以诠释和注解。
当下青年作家应当重新梳理检阅一下自身是否具有献身这项神圣事业的潜质,是否为了终生的文学而准备好了一切,神圣的事业和高贵的称谓,仅有热情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更好的历练和心智,从开阔的胸怀和满满的自信中,努力攀登通往文学殿堂的天梯,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人民立传,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创作出无愧于良知、名垂青史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