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不再恨父亲的那条狗了
2019-09-20狐尾百合文
狐尾百合文
我和狗毛毛认识整整十年了。十年,对一只狗而言,差不多是一个甲子;对父亲而言,是退休生活的全部时光;可对我而言,则是一场父女相爱相杀、渐行渐远的歧途。从最初的崇拜仰望,到后来的厌弃躲避,这条路我走了整整十年。所有的枝枝蔓蔓都被一只狗看在眼里,直到它的眼里,全都写满了故事。
父亲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却生在了对知识分子而言最坏的时代:十几岁正读书时,赶上“文化大革命”小学刚毕业就被迫修水库,连本像样的书都找不到看;二十几岁正工作时,知识得不到重视,却因为读过几年小学,被安排去了偏远山区做民办教师,一个人负责全校六个年级二十多个孩子的全部课程,还要兼顾打铃、拾柴、挑水等杂活儿。
恢复高考后,80年代初,三十岁“高龄”的父亲,凭着借来的几本书,以文科几乎满分,数英几乎零分的成绩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年后,当了十几年民办教师的父親,终于名正言顺成为一名国家编制的高中语文老师。
记忆中的岁月总是停留在长满青葱野草的田间小路上。那时交通很不便利,回家乡小村庄的路泥泞又崎岖。没有公交车,没有的士,有的只是自己的双腿。金灿灿的夕阳将父亲的影子拉得清瘦而修长,而小小的我来不及喊累,只知道一个劲地问父亲:“爸爸你说,到底是清华好还是北大好?”
那时候的父亲总是滔滔不绝,从清华园讲到未名湖,从华罗庚讲到朱自清……那些发生在遥远地方的人和事,因为陌生而显得格外迷人。幼小的我被父亲牵着手,走在乡间开满野花的崎岖山路上,却因那些微弱而美好的“诗和远方”,无端地觉得自己的未来一定特别不一样。
后来,我上了初中,父亲为了照顾我的生活和学习,费了好大劲,从好不容易进的省城高中调回到了乡镇中学。好多次,我都听到有人在背后议论父亲,说他傻,人家都是往高处调动,就他,只知道往家里缩。那一刻,我第一次为拥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难堪,父亲的光辉形象也第一次有了阴影。
再后来,我上大学,离开了家,见过些许世面,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越发暗淡了。我渐渐发现,父亲的知识没小时候那么渊博了,除了语文,我其他的课业他几乎完全不懂。而父亲的眼界,也不如幼时记忆中那样开阔了。
对父亲的否定,随着工作能力的提升和阅历的渐长而一发不可收拾。我曾高山仰止的父亲,终于在大浪淘沙中变成了固执而落伍的学究——知识库一直停留在二十年前,拒绝进取,抵制更新,而脾气也执拗、无理到完全无法沟通的地步。
父亲整天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与那些泛黄了的旧书为伴。而那间用旧书铺满了整面墙的书房,也由童年时乐此不疲的知识宝库,变成了避之不及的荒漠。
父亲的脾气彻底失控,是在他退休回家那一年。也是那一年,狗毛毛正式成为我们家的一员。那时候,毛毛刚出生半个月,毛茸茸的,浑身金黄,是个十足的小可爱。父亲正好58岁,因为身体原因提前回家休息,拿着不多不少的退休金,回到那个他18岁便离开的小村庄。
58岁的年纪虽已不再年轻,可不服输的心让父亲自愿挑头张罗起了家乡的修路工程。可是很明显,坐在教室和书桌前太久的他,真的不擅长与只关注蝇头小利的村民们打交道。那几个月,他操碎了心,累变了形,却还是遭到了无数人的排挤和怨怼。一整颗心都扑在修路上,说过的好话超过他这辈子说过的总和,发过的烟、提过的酒是他这辈子吃喝过的全部,可事情依旧没能做到圆满。
村民们因为修路要占用他家田地,拆除他家猪圈,挤到他家厕所,而拼了命地抵制着。甚至有人仅仅因为修路要挪动他家门前的一块石头,便大放厥词扬言要打我的父亲。
形销骨立的父亲倒贴了两个月的工资,强撑着将宽阔的水泥路修好后便大病了一场。病好之后,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孤僻。他开始整日和狗毛毛做伴,去哪里都带着他的狗,不和任何人亲近。
60岁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父亲退休的待遇又出了问题。省优秀教师和省劳模的证书都没能换得当初承诺的津贴,坚持教书育人四十年的父亲,心彻底凉了,性格也因此更加古怪。
狗毛毛开始和父亲同吃同睡,一日三餐都必须毛毛优先,给狗吃的东西备齐了,剩下的人才能吃。狗毛毛几乎成了父亲唯一的精神寄托,凌驾于任何人之上。
然而,好景不长,年关时,毛毛感染了细小病毒。由于第一次养狗,没有经验,三天后当父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毛毛已经奄奄一息。年迈的父亲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抱着毛毛流眼泪,嘴里一直念叨着:“我对不起毛毛,对不起毛毛。”
我永远记得,坐高铁赶回家看到这一幕时心里的感受,用鲁迅先生的话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满含怨气地抱起满身腥臭的毛毛,辗转两个小时终于在县城找到了一家宠物医院。说了半个小时好话,医生才答应死狗当活狗医。然后便是连续七天的步行,半小时汽车,一小时的往返路程。
在血清和吊瓶的作用下毛毛活过来了,父亲的脾气却越发不可捉摸了。他开始攻击身边的所有人,用他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语言,除了他的狗。家人每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却像一只苍老的刺猬,外人看来那么无力,却尖锐地刺痛着离他最近的亲人。
父亲变了,变得固执又懦弱,敏感又多疑。他逞强又蛮不讲理,他自卑又自大。他如同一台过时的机器一般,早已没了当年意气风发的神采。
我救了毛毛,却也恨透了毛毛。我恨它作为一条狗,却轻易凌驾于全家人之上;我恨它和父亲一样,古怪又暴躁,见人就咬,让我们家在村里成为社交绝缘体;我更恨它霸占着曾经那个温柔有力、博学多才的父亲,将他熬成了一个干枯偏执、暴戾古怪的刺猬。我甚至觉得,只要毛毛一死,那个鲜活明亮的父亲就能重新回来。
所以我开始盼着狗毛毛死,而且我知道,毛毛必须寿终正寝地死才能不刺激到脆弱多疑的父亲。可狗毛毛的运气很好,那次大病之后,它身强体壮,茁壮成长,一不小心长成了十岁的老狗毛毛。
百度上说,狗的平均寿命是15年,我时刻盼着老狗毛毛达不到平均值。直到有一天,离家太久的我风尘仆仆回家一趟,无意中看到冬日暖阳中老屋院落里正上演的一幕:
头发灰白的老父亲一个人坐在院中,一边给秋菊捉虫,一边看狗毛毛玩耍。秋菊在艳阳下开得正艳,狗毛毛在父亲脚边用早已不再矫健的步伐,追赶着自己的尾巴转圈圈。而父亲看向毛毛的眼神,温柔、宠溺又意味深长。和二十年前,父亲一边牵着我的手,一边讲着清华北大的辉煌校史一样。
那一刻,我突然热泪盈眶,泪水汹涌而出。
站在三十岁的门槛前,我终于用无数的误解和错误做代价,读懂了父亲这勤劳而艰辛的一生:
父亲在风华正茂的少年背井离乡,将满腔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改革开放初期最贫瘠的教育事业。将近四十年的教书生涯,父亲迈过了无数个教室门槛,迈上过数不清的三尺讲台,最后接纳他瘦小而苍老身躯的,却只有这个他离开了整整四十年的旧村庄。
他的孩子长大了,离他而去;
他的学生毕业了,离他而去;
他的乡亲人人为己了,离他而去;
他的事业后继有人了,离他而去……
只有他的狗毛毛,十年了,日夜相伴,不离不弃。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直到而立之年才读懂二十年前父亲的深情厚意:那抑扬顿挫、一步一句的“诗和远方”是陪伴;那自愿降级请调的“没出息”是陪伴;那贯穿整个童年、少年时代,每一个父母在身边的日夜都是陪伴。
而当父亲老了、累了、弱了、病了的时候,他想要的陪伴,又在哪里呢?
想到这里,我惭愧地落下泪来。生而为人,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活得还不如一条狗有情义。
我终于不再恨父亲的那条狗了。如果狗的平均寿命是15年,那我希望它能突破极限,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