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 0岁老战友:近在咫尺不识面《银潮》牵线喜相见

2019-09-20杨安张永胜

银潮 2019年9期
关键词:涟水春生见面会

文>>>本刊记者 杨安 张永胜

8月1日,肖延余、王春生在跨越73年的老战友见面会握手。杨安/摄

“1946年,17岁的肖延余和16岁的王春生成为华中野战军6纵48团1营的战友,为了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73年后的今天,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八一’建军节,两位老战友再次相聚。”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住院部11楼会议室内,《银潮》杂志社总编辑陆洪标的开场白,启动了一场跨越73年的老战友见面会。

今年90周岁的老兵肖延余在江苏省军区常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安度晚年。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他撰写的长篇稿件《90岁老兵70年前日记——渡江战役中的我们连》,在《银潮》杂志2019年第6、7期分两期连载。稿件发表后,引发众多读者的共鸣。

家住无锡市梁溪区的老兵王春生,离休后经常翻看相关的报刊资料。7月25日,他一字一句地读着这篇稿件。当读到作者经历两次涟水保卫战时,他一下子激动起来:“我确定肖延余就是我的战友!”

分别73年,他多么想和老战友肖延余通个信,或打个电话!他立即提笔写了一封信,准备寄往《银潮》杂志社编辑部,希望能得到帮助,取得肖延余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但他又觉得写信太慢,就和无锡市梁溪区委老干部局电话联系,诉说了这个心愿……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八一”建军节这天,在《银潮》杂志社和无锡、常州两地军地部门的热心牵线下,他和老战友见了面!

《银潮》当“媒人”

“老同志您慢慢讲,我来记录。”无锡市梁溪区委老干部局办公室科员李物接到电话时,感到电话那头情绪激动。了解到王春生请求联系老战友的意愿后,前年才从部队转业的李物十分理解这位老同志的心情,他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无锡和常州离得这么近,完全可以见见面呀!他马上向领导作了汇报。

区委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吴新云非常支持他的想法,要求尽快和《银潮》杂志社取得联系。

吴新云告诉记者:“梁溪区委老干部局服务管理的离休干部有251名。今年89周岁的王春生从国营无锡市仪表阀门厂离休后,始终保持着一名老党员老战士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热爱学习,非常令人钦佩,让人敬仰。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老同志,正是老干部工作者的职责。”

“无锡梁溪区和常州市相距不过50公里,这两位73年没有见面的老战友近在咫尺却互不照面。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节日,他俩因《银潮》而有缘再次见面,很有意义。”杂志社决定为肖延余、王春生两位老战士的相聚搭一座桥。在省委老干部局综合处支持下,记者调阅相关档案,核实情况,初步确认肖延余就是王春生当年在华中野战军6纵16师48团1营的战友。

无锡市委老干部局、常州市委老干部局和肖延余所在的江苏省军区常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收到《银潮》杂志社请求协调组织老战友见面会的消息后,都感到这样的见面会实属难得、机会珍贵,表示积极组织相关人员配合《银潮》杂志社为两位老战友见面做好保障工作。梁溪区委老干部局在车辆保障、行车路线、接洽地点、家属陪同、医生随行等细节上都细致考虑、周密安排。

7月31日,《银潮》杂志社总编辑陆洪标、副总编潘玉琴带队分赴常州、无锡,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现代快报》、常州电视台记者闻讯而动,一同期待并见证这次不同寻常的老战友见面会。

一个担任文书、一个担任司号员

下午3点,位于常州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病房里,肖延余接过陆洪标献上的鲜花,开心地说:“感谢,太感谢了!”他的老伴王文琴告诉记者,收到发表有他文章的《银潮》杂志后,他捧着杂志看了一遍又一遍,兴奋不已,反复说:“想不到杂志刊发了我的文章,还连载了。”

肖延余的儿子肖宏告诉记者:“当初父亲写了一万多字的文稿,我说,你写这么长,恐怕没有杂志会发表的。父亲坚持让我发给《银潮》编辑部,没有想到竟然被刊登了,他非常开心。”

肖延余回忆,他的家在涟淮公路边,距淮阴45里,距涟水23里。日本投降后,涟水中学招考,肖延余报考入学,自备粮食在同学亲戚家吃饭,三个月后因穷苦的家里无法续供粮食而辍学。生得白净的他开始经常在乡下演一些反封建的进步戏。在共产党员的介绍下,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8月,他成为华中野战军6纵16师48团1营1连文书。

此刻,吴新云正协同潘玉琴一行前往王春生家中采访。

“没想到,没想到!”王春生接过潘玉琴献上的鲜花,激动得老泪纵横,“我本想和老战友能通个信、打个电话,没想到还惊动大家给我们俩安排见面!太感谢了!”

王春生在阅读《银潮》。杨安/摄

1930年出生的王春生是江苏南通人。“日本鬼子侵略上海、南通,父亲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我随母亲躲到乡下,后来母亲病死了。”王春生告诉记者,他14岁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人家告诉我,干革命有饭吃,新四军的部队往那个方向去了,我就边讨饭,边找到队伍。”因他年龄太小,新四军当初不肯收他,但看他家破人亡,没办法生存,就收下了他。经过考核、实习,王春生终于穿上军装,当了一名司号员。

解放战争爆发后,王春生被编入华中野战军6纵队48团1营1连。

王春生和肖延余是一个连的战友,一个担任文书、一个担任司号员!

文书的武器是纸和笔,司号员的武器是军号。“连部文书、司号员包括卫生员都不配备枪弹,有时发几颗手榴弹背着,别的就是背包、米袋、搪瓷碗。”王春生回忆,当时战争局势比较紧张,尽管在同一个连队,但由于分工不同,他和肖延余之间接触很少。

算起来,王春生小肖延余1岁,却比肖延余早两年参军!

见面会上的敬礼

8月1日晨。无锡梁溪。

“起来啦,和老战友见面啦!”一大早,老伴陆根娣就叫醒王春生。这些年,因老伴身体不好,出不了门,王春生除了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一直在家照顾老伴。陆根娣知道他对老战友的消息特别上心,也很支持他。

“其实我早就醒了。这几天比平时醒得早。”王春生告诉记者,他反复想着见到老战友要说的话。

区委老干部局来接他的车到了,吴新云、李物他们早已做好了前往常州的各项准备。出发!

常州。

人逢喜事精神爽。住在病房的肖延余期待着今天和老战友王春生见面。

8月1日,跨越73年的老战友见面会上,肖延余、王春生互相敬礼 张永胜/摄

“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战友都是九死一生,今天能见到还活着的战友,我太激动了。”在老伴的帮助下,肖延余边穿军装边说。

他不停地问老伴:“来了没有啊?来了没有啊?”

无锡梁溪区和常州市相距的这50公里,对于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来说,用不了多久。

9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会议室。由《银潮》杂志社、常州市委老干部局、无锡市委老干部局、江苏省军区常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无锡市梁溪区委老干部局举办的老战友见面会在这里举行。

王春生跨进见面会现场,大步流星,走向了这位想了好几天的老战友。两人同时伸出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银潮》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杨安、企划部副主任陆闻莺代表杂志社全体职工向两位老战友献上鲜花。

肖延余激动地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俩相逢是个缘分,是通过《银潮》杂志社牵线搭桥,才让我们这70多年前的老战友在‘八一’建军92周年这个光辉节日见面得以实现!”

王春生回应道:“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祖国江山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不能忘掉英雄战友,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场的人无一不为他们的见面深受感染:

“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江苏省军区常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所长尹建村说。

“血与火的战斗生涯铸造了他们钢铁般的坚强意志,生与死的艰苦历程磨练了他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苦与乐的峥嵘岁月凝结了他们情深意厚的战友之情。”无锡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章雷说。

“我们一定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所有离退休干部的需求作为我们的第一追求,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常州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老干部局副局长蒋顺青说。

两个老战友抑制住内心的激动,面对而立,像73年前一样,按照部队的习惯互敬军礼!

这一幕让现场很多人都颇受感动。一位名为查华忠的老人,因母亲在此住院而带着小孙子前来探望,获悉后也全程参与了这次见面会。他告诉记者:“两位老战友的见面让我们很受教育,这是一次现场教学,我们接受了一次信仰教育。”

随后,两位老战友一起回顾当年的战争岁月,谈到动情处,还一起唱响当时部队流行的歌曲。

涟水保卫战

说到他俩一起参加的涟水保卫战,肖延余双眼挂泪:“惨啊,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

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苏皖解放区大举进攻,张灵甫率74师沿运河直入淮阴。淮阴是苏皖解放区的首府,战略地位重要,得失事关全局。解放军山东、华中野战军紧急驰援,但两淮已被敌人占领,不得不撤至涟水附近,作保卫涟水之准备。

1946年10月22日,敌74师集中全师炮火,对涟水城的南门渡口发起撼天动地的炮击,奉命北过废黄河、盐河、六塘河去打宿迁的我部星夜火速赶回保卫涟水。当靠近涟水还有十来里地时,就听机关枪、步枪像放鞭炮似的响个不停,两人都第一次看到曳光弹在天空飞舞乱窜。涟水保卫战第一回合,持续了14个昼夜。敌又连续发动八次突击,未能突破防线。一个月后,敌再犯涟水。肖延余回忆:

我们连火速渡过盐河,跨过废黄河构筑工事,接着又移至王口、大小湾、赵墩一线,阻击来犯之敌。敌人向守在王口的48团进攻,此时已是入冬季节,地里没有高秆农作物,地形开阔,我三营伤亡很大,只见有部分负伤战士,一瘸一拐向我们连阵地前艰难地走来,紧随其后的是黑压压一大片的敌人,分兵几路纵队,齐头并进向我们阵地扑来。我们团迫击炮连几个人扛着两门八二迫击炮,隐蔽在一堵矮墙后面,连打了几发炮弹,落在敌人那里爆炸了。敌先头部队离我们连前沿阵地一二百米时,进入步兵武器有效射击范围内,连长一声令下“打”,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战士们步枪瞄准一个打一个,敌人猝不及防,乱成一团。两天后,奉命支援74师的敌军赶到,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占压倒性优势。

“指导员,咱们走吧。”当时和指导员在一起的王春生说完这句话时,发现指导员的头部不动了。指导员才二十七八岁,王春生心里非常难过,16岁的他根本拖不动指导员,马上向其他人报告。“我们连队都是硬骨头,碰到硬仗都想上,120人只剩下不到50人。”王春生告诉记者。

涟水保卫战后,肖延余随部参加莱芜战役,王春生调往华东军区警卫3旅3团2营,两位战友就此各奔征程……

猜你喜欢

涟水春生见面会
血与火的拼搏——涟水保卫战
涟水之子
曹春生作品
《绿洲》读者见面会在山东枣庄、临沂举办
县委书记一年调整百名干部
不认账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
脚踏实地再创辉煌
城市雕塑之几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