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级教师评选50问

2019-09-19同军咸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9年8期

同军咸,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陜西省中小学“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首席专家,陕西省基础教育成果孵化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荣获2014年和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2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教育部基础教育优秀成果2等奖1项,教育部优秀论文评选1等奖2项,陕西省基础教育成果1等奖9项。承担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主持省级重大招标课题10项。主编(著)书籍14册,参编教材教参37册,在《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36篇。近五年来在省内作报告一百多场,听众达两万多人次。送教下乡54个县(区),足迹遍布三秦大地。

1.特级教师制度是怎样产生的?

我国的特级教师制度初见端倪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但正式建立却是在1978年,其建立过程经历了一段曲折。1978年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发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下简称《暂行规定》),各地普遍开展了评选特级教师的工作,我国从此正式建立了特级教师制度。1993年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对《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颁布了《特级教师评选规定》(下简称《规定》),同时《暂行规定》废止。这就是今天特级教师评选工作的基本政策依据。王芳、蔡永红在《我国特级教师制度与特级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一文中,在追溯特级教师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基础上,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特级教师制度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特级教师”称号的内涵和定位不够清晰,导致特级教师评选中标准的混乱。另一方面,在实行特级教师制度的过程中,对特级教师的性质,各地认识不尽一致,这导致评选条件、待遇标准等方面的一些争议。

2.什么是特级教师?

教育部文件中提出: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3.特级教师待遇有哪些?

(1)评选出的特级教师由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特级教师”称号并颁发特级教师荣誉证书。

(2)陕西省特级教师享受特级教师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退休后继续享受特级教师津贴;特级教师调离中小学教育系统,其与称号有关的待遇即行中止。

(3)各级教育部门要关心特级教师身体健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应组织特级教师进行一次身体检查。

(4)建立特级教师定期交流考察制度。为增进教育教学交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每两年组织特级教师外出活动一次,所需费用由当地负责解决。

(5)为保证特级教师的知识更新,学校每年应给特级教师免费订阅相关学科报纸、杂志。

(6) 授予特级教师称号,颁发特级教师证书,在各省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进行。采用多种形式宣传特级教师的优秀事迹,推广特级教师的先进经验。

4.特级教师有哪些职责?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广大教师做出表率。

(2)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探索其规律,指导本地区教师开展课程教材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协助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推广优秀的教改实践经验,研究本地区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本地区教研、教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3)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学科专家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承担中青年教师培训任务,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年轻一代学科带头人。

(4)必须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应兼任一定数量的课外辅导工作,为广大教师做好示范。

(5)不断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经验,积极撰写具有独特见解的专著和论文,积极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6)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熟练掌握并有效运用教育技术,指导和带动所在学校的教师高效运用教育技术,有效帮助其提高教育技术能力。

(7)梳理个人教育思想(教学风格、理念、主张、艺术);建立工作网站,组建工作团队;承担重大课题,组织送教下乡;实施对口帮扶;完成精品课程;参与高层论坛等。

5.评选特级教师要解决什么问题?

起初,国家希望由工资待遇入手从而解决中小学教师“三低”(待遇低、地位低、质量低)问题,因此特级教师称号最初是与工资级别挂钩的,“特级”是待遇上的特级。《暂行规定》对待遇问题进行了调整,特级教师称号与工资级别脱钩,工资方面的待遇变为每月的津贴。特级教师称号从此仅作为一种荣誉称号,但是它与教师职级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特级教师不属于职级系列,但又超越职级之上。因为通常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才有资格入选,设立特级教师是对教师职级的一种象征性延伸和补充,“特级”可理解为教师级别上的特级。因此,特级教师往往被视为我国教师的最高荣誉,成为很多中小学教师的毕生追求。

现在,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表彰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有特殊贡献的教师,选拔造就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小学教师楷模和表率,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而选拔、评选、培养和命名特级教师。

6.评选的范围有哪些?

本规定适用于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师范学校、盲聋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教学研究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

7.评选的条件有哪些?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符合《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学历,具有相应的高级教师职务,教龄在十五年以上或教龄不满十五年但获得三次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已达法定退休年龄者不参加评选。

(3)在所教学科领域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及时把握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本学科的学术动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4)教学态度认真,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效果显著;教学方法灵活,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能够研究、理解、尊重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曾在市级以上本专业教研交流中执教或指导过较高水平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示范课。具有相应学科要求的普通话水平。

(5)正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书育人,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突出的贡献和丰富的经验。有五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历,并取得显著成绩。

(6)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尤其在教学方法研究和课程建设工作中刻苦钻研,成绩卓著;在课程改革活动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效果显著,并对提高本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近几年,正式出版或发表过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著1~2册,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专业文章不少于3篇。

(7)具有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帮助培训教师提高思想政治、文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上尽职尽责。

(8)能熟练掌握并有效运用教育技术。

(9)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

8.评选的比例是多少?

评选特级教师工作应有计划、经常性地进行。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我省在职特级教师总数一般控制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总数的千分之一点五以内。评选特级教师工作应有计划、经常性地进行,原则上全省每三年评选一次,每一批提前一年培养;特级教师的总数一般控制在全省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5‰以内,评选的重点是在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应不少于80%,校(园长)不超过10%。

9.报送材料有哪些要求?

(1)各市(区、县)关于本地区特级教师推荐工作的总结报告一式3份。

(2)《陕西省第十一批特級教师推荐人选一览表(样表)》一式5份。

(3)每位特级教师推荐人选的申报材料,要求一人一袋,封面附材料清单,材料内容包括:

第一,《陕西省特级教师审批表》一式5份;

第二,学历证书、任职资格证书、职务聘书和获奖证书扫描件。要求单独装订成册,加盖所在单位公章;

第三,正式出版的教育专著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业文章扫描件。要求编印目录,并附含有刊物、著作的封面、标题、姓名等内容的复印件,单独装订成册,封面和目录加盖单位公章;

第四,一节课堂实录,要求制作成DVD或VCD光盘,并附封面标签,注明隶属、姓名和工作单位。

凡上报材料中的扫描件或复印件,请各市(区、县)教育、人社行政部门务必加盖公章确认属实。各地上报的工作总结、特级教师评审表请用Word文档保存,推荐人选一览表用Excel表保存。各地应将上述材料(所有材料以纸质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同时报送)及光盘和《陕西省特级教师工作考核表》一式5份按时报送陕西省教育厅。

10.在陕西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评选中各市推荐名额如何分配?

11.如何填写审批表?

主要包括:

(1)教师简况

(2)学习(高中以上)、进修、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主要简历

(3)获奖情况(获得奖项由高到低依次填写)

(4)近三年来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5)主要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及成绩

(6)学校意见

12.评选的工作流程有哪些?

(1)公布条件: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人事部门在本辖区内所有教师中公布特级教师评选条件及评选办法。

(2)推荐人选:各基层学校或单位负责推荐人选。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拟推荐人选要根据“特级教师评选条件”,认真在被推荐人所在单位教师和职工中开展民主测评,并广泛征求学生和同行专家的意见,在民主集中后,形成推荐人选的测评材料,上报市特级教师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组织评审:市特级教师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特级教师评选条件,认真审查各县(市、区)推荐的特级教师人选资格。通过差额、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确定向省上推荐的人选,经市特级教师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并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无异议后上报省特级教师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确定人选:省特级教师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市推荐的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并通过包括申报材料、上微型课(个人特色展示)、答辩等环节,按照个人得分情况,由高到低按比例确定特级教师培养对象人选,经过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培养期为一年。

(5)一年期满后,省教育厅、人社厅根据特级教师培养对象整体表现情况,经专家组评审后,领导小组确定正式人选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13.评审程序有哪些?

由材料评审、汇报展示和评审表决三部分组成。

(1)材料评审。由评委按照《陕西省特级教师评选与管理办法》(陕教规范〔2015〕7号)和《关于做好第十一批陕西省特级教师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陕教〔2018〕205号)精神,根据各市申报人选提供的评审材料,对申报人的师德师风、教学实绩、科研能力、校本研修等进行资料打分。

(2)汇报展示。包括上微型课15分钟(非省级骨干教师,不安排学生)、陈述与答辩10分钟两个环节。采用先抽课题签然后进行60分钟备课;陈述近五年以来的特色与亮点,作为特级教师培养对象的工作设想(5分钟),随后进行答辩(5分钟)。上课课题签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答辩命题本着便于直接交流,有利于考核答辩者业绩能力、学术水平的原则由评委根据申报人的评审材料进行命题。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评审表决。评委在独立思考、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对申报人业绩能力进行客观评价,进行表决,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按照综合分数排序,将评审结果人选上报省特级教师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14.教师参评时应注意些什么?

(1)微型课免测范围: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含工作室、工作坊主持人)及正高级教师。

(2)微型课教材范围及年级。微型课按照教育部新颁各科《课程标准》执行,参照使用主要教材版本命题,确定使用高一年级必修、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教材。教材由会务组提供,其中特殊教育和职业中学教材由申报人自带(教材干净整洁,不得有笔记和批注)。

15.专家组评选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坚持条件、确保质量、严格考核、宁缺毋滥。

(2)思想条件与业务条件并重,教书与育人并重。

(3)自愿报名、民主测评、社会监督、逐级审查。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开”是对教育厅、人社厅的要求,其最重要的价值是建立透明政府、廉洁政府,保障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防止腐败。“公平”是对所有参评人而言的,公平最重要的价值是保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和机会均等,避免歧视对待。“公正”是相对于行政机关和评审组而言的,它维护正义和中立,防止徇私舞弊。“公开、公平、公正”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16.参评教师要经过哪些流程?

(1)网抽:教育厅指定网址上抽节次签;

(2)现场抽课题签(必须携带身份证);

(3)备课60分钟;

(4)非骨干上微型课15分钟,答辯5分钟;

(5)省级骨干个人展示5分钟,答辩5分钟;

(6)离场。

17.怎样抽课题签?

继续使用陕西省教学能手评选抽签系统,先填写本人的身份证号,再填写身份证后八位号码。题库打开后,按学段、学科、版本随机抽题。

18.有示范性教案吗?

19.怎样说课?

(1)说荣誉: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奖励,教研、电教、教师培训机构授予称号;

(2)说成果:科研、教研、培训、教学、论文等,以代表作为主;

(3)说亮点:自己所独有的教育教学特色,占有的资源等;

(4)说规划:教育思想和扎根一线教学决心;对组建团队、课题研究、精准帮扶、搭建平台、精品课程、校本研修的规划。

20.为什么要裸赛上课?

2011年省教育厅、人社厅启动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就明确提出了“裸赛上课”,特级教师必须是“师德的楷模,教学的能手,育人的专家”,教学能手是基础。因此,大量的课要评选,费时费力。为此,教育厅推出微型课,既有甄别功能,又节省时间。要求参评教师不能携带任何教学资料和电子设备进入赛场,切断互联网,这就预示着每一位参评教师必须熟悉课程标准,摸透教材;精通教法了解学生;限时撰写教案,回答有关问题,上好微型课。要做到这一切,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和不断地学习,具有真才实学才能有“裸赛”成功的基础。

21.微型课负面清单有哪些?

(1)阅读教材的多,理解课标的少;

(2)死记硬背的多,融会贯通的少;

(3)关注教学的多,渗透教育的少;

(4)单项特长的多,一专多能的少;

(5)重视上课形式,轻视教学效果;

(6)重视个人表演,轻视教学实效。

22.为什么每年要在学段内更换上课年级?

评选出来的特级教师,不仅是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的特级教师,而是基础教育的特级教师,至少应掌握本学科整个学段课标、教材、教法、手段,熟悉和掌握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因此,为了引导参评教师全面学习和掌握所在学段的课程、教材、教法,每一批特级教师评选都要更换评选年级。

23.备课程序有哪些?

(1)填写课题与自己参评号;

(2)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资源利用;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

(4)教学重点难点;

(5)教学过程;

(6)教法与学法;

(7)课后作业,板书设计。

24.今年评选特级教师工作有哪些新特点?

今年特级教师培养对象139位,在参评过程中,校级领导少了,年纪更轻了;教育教学理念新了,参评教师的基本功更扎实了;薄弱学科教师多了,三级三类骨干成主力军了。

(1)立德树人。立是树立,德是德业,树立德业,树人是培养人才。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为落实党中央号召,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2)严进严出。改革过去“松进严出”为严进严出,以减少培养成本,减少情感伤害,减轻培养对象负担;

(3)四不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形势下人才评价工作的重视。笔者认为,做好人才评价是保证人才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为更好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四不唯”“四唯”。

第一,做到不唯学历,唯能力。学历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通常情况下,学历和能力呈正比关系,但是也不排除个别情况,有的人学历不是很高,但却善于总结经验,也能在某一领域成为高手、骨干。

第二,做到不唯职称,唯经验。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符号。一个人的职称高,其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但是,现实工作中也有特殊情况,有的人职称虽高,但不能把知识、技术很好地结合,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我们应做到不唯职称,唯经验。真正做到让帅才就帅位,让将才登将台。

第三,做到不唯资历,唯成绩。我们经常能听到“某某同志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强”这样的评价,只是因为他资历长、经历和社会经验多。但什么事都应正反两方面看待,不能将资历、经历绝对化,因为有资历的人有时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能再创佳绩。基于此,我们要做到不唯资历,唯成绩,为成绩突出者多提供舞台。

第四,做到不唯身份,唯水平。身份,是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不一定所有身份高的人,都水平高,都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相反,也有很多人,他们只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因此,在人才评价工作中,我们要着力提倡不唯身份,唯水平。

25.为什么要聚焦课堂?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为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从课堂的战略地位出发,确定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課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因此,陈宝生部长发出课堂革命的号角。从现实课堂的问题出发,确定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模式基本决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现在的课堂,也就是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6.今年参评特级教师有哪些突出问题?

第一,整体情况。缺乏思想,盲目苦干;优劣悬殊,水平不一;特色不特,亮点不亮;答非所问,东拉西扯;仓促上场,手忙脚乱。

第二,微型课。目标不清,任务不明;重点不重,难点不难;教法太多,学法太少;过程随意,自我陶醉。

第三,专著。考试汇编,教案汇编,资料汇编,杂文汇编。

第四,论文。质量差,数量少;出版社,等级低;选题旧,内容空;论点乱,论据弱;关键词,不关键;不检索,白忙活;定性多,定量少。

第五,申报表。删增栏目,版面混乱;字体不一,主次不明;荣誉杂乱,佐证不实;获奖证书,滥竽充数。

27.陕西省特级教师取得哪些主要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6月,近十年来陕省特级教师达两千多人,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1)马俊、蔺治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吴积军等成长为全国名校长、名园长。兀静等为优秀教师、道德模范、劳动模范;

(2)乔丰年等30多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待遇;

(3)杨筱冰、郭富斌等18人入选2017年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4)兀静等20多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5)蔺治萍等30多位教师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优秀干部称号;

(6)在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中8人次荣获二等奖;

(7)参与制定了国家、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和教育厅政策咨询与起草督导、评选等,参与国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的制定。

28.现任特级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思想。一些特级教师不缺教学缺教育,新任特级教师思想活跃、思路开阔,他们大多受过很好的教育,理论水平较高。不少特级教师长时间“宅”在学科教学里,或“浮”于文山会海,与宏观教育渐行渐远,很难跳出本学科去面向多学科,很难从教学走向教育。

(2)缺少情怀。一些特级教师的情感更多的是个人化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情绪,情怀则是更高层面的一种自觉性的理想抱负和追求。一些特级教师个人忙于事务性工作,忙于中考或高考,少了一些“家国情怀”,人生站位不高,思想立意不深。“家国情怀”的淡化和缺失,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的淡化和缺失,也是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精神的淡化和缺失。

(3)缺少韧劲。一些特级教师大都有激情、有干劲,但凡事业心、责任感强的都想趁年轻多干事、干成事,有火一般的热情和很强的冲劲。但是也要看到有些特级教师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碰到困难,一旦受到委屈、陷入困境时,则很容易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心理承受力和抗压力较差,缺乏一种坚持和坚守,缺乏一以贯之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气概。

(4)缺少文化。特级教师的知识层次高、知识面广,有的说起新名词、新概念头头是道,但近年来一些特级教师缺少文化素养,不能做到有学识、有见识、有胆识,那么虽有知识,也走不远、飞不高。

(5)缺少实干。一些特级教师在培养期内讲思路一套又一套,可谓振振有词,但是,正式命名后,如何将这些思路和想法既与职责对标,又与教育教学实际对接,则显得束手无策。

(6)缺少魅力。一些特级教师很能干,但却很难让人亲近,很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缺少一点气场。究其原因是人格魅力不够,换句话说是个人品格、形象作风包括性格有缺损,而这恰恰是一个人最好的本钱,是有没有底气的重要资本。

(7)缺少定力。特级教师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一个群体。然而,他们又往往容易分心走神,内心的坚强和笃定不够,往往容易被干扰、受影响。在涉及个人名利问题上少了“定海神针”,显得心浮气躁,缺乏一种从容和淡定,特别是在个人遭受委屈、不公时,缺乏一种忍耐、忍让和忍受。

29.什么是“特级教师培养对象”

“特级教师培养对象”是特级教师的预备期称号,是我省改革特级教师评选方式的重大举措。通过层层选拔,省级培训、使用和评选认定,使其中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特级教师。通过为期一年的对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对培训、试讲、撰写论文等环节进行跟踪,对师德、学识、经验和研究能力施加因素影响的测评,建立陕西省培养特级教师的三维模型,以促进行政手段的有效干预和后备特级教师的健康成长。

30.特级教师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有哪些?

(1)总目标: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能手、科研的专家。

(2)指导思想:以培养一批陕派领航特级教师,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3)建设目标: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9年4月启动,到2019年7月中旬命名;

第二阶段:2019年7月建成陕西省特级教师工作室并承担相应工作。

(4)阶段目标:2019年7月培养一批省内有影响的特级教师。到2020年造就数十位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能参与国际教育交流的教育家。

31.培养目标内涵有哪些?

(3)教學的能手:扎实的理论知识、创新的育人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受学生的爱戴、教学效果显著。

(4)科研的专家: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善于引导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善于突破问题。

32.培养任务是什么?

教育思想(主张、风格、艺术)。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

33.培养对象要有哪些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主要以微型课来体现,具有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要根据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4.什么是微型课?

微型课是按照课程标准内容,上课时间短、教学容量小的课, 它的功能是甄别教师教学能力,其作用是中小学教师评职、晋级、评选、荣誉、网课方面等。特点是短、全、小、精。

36.特级教师关注的重大课题有哪些?

(1)立德树人;

(2)实施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意见;

(3)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教育;

(4)中考和高考改革;

(5)择校热、入(托)难与减负难;

(6)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

(7)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8)教师教学能力测试。

37.为什么要集中优质资源,解决基础教育重大课题?

开展基础教育领域重大课题研究,是省教育厅为进一步破解陕西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难题、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基础教育治理能力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我省基础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一方面,由于我省特级教师奇缺且都忙于日常教学,因而很少有人进行课题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平台、研究经费、研究团队等保障机制不完善,特级教师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普通课题,更不要说省级重大课题。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来解决困扰基础教育的重大课题势在必行。

40.到2022年特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目标任务有哪些?

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老少边穷地区为重点,国家示范,地方为主,整合资源,协同推进,因地制宜开展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培训,探索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通过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教育,提升校长、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

41.到2022年特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推进数字校园、智慧学校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并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及教师培训计划。

(2)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推动教师研训。在工作室的指导下,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

(3)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采用与中小学校“牵手”合作的模式,对口帮扶学校,打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示范校,提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提升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通过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采用专题研修、分类培训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模式,以县区为重点开展培训团队专项培训,推动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5)创新信息素养培训资源建设机制。以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精准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重点,创新机制,建设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资源。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支持的实物情景与实训室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及一线优秀教师参与研发的微课、慕课、直播课等视频培训课程资源,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42.为什么要“先培养、后命名”?

一方面,“特级教师”作为我国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幼教师的荣誉称号,因其兼有先进性和专业性双重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上享有较高认可度,对我国中小幼教师队伍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自特级教师制度建立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侧重特级教师的“评选”,而对其“培养”和作用的发挥缺乏机制上的重视。如何把特级教师“培养”“评审”“认定”和“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等过程整合起来,实现“特级教师”个人成长与教师群体发展的协同创新,是新时期特级教师制度建设和研究工作的重点所在。“先培养、后命名”是制度创新。经过一年培养、使用、考核、评选、审批等环节后,先命名特级教师,然后授予“特级教师工作室”。这是教育厅和人社厅的一项制度创新,既可以均衡教育资源,全面、客观、准确地选拔人才,还能搭建引领带动骨干教师的平台,提供教师施展才华的机会,培养与增强未来名师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好的制度仍需要实践的检验,其后取得的经验也将进一步推动制度的完善,形成良性循环。

43.为什么特级教师要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

全国基础教育发达省市拥有不少“教学名师”“人民教育家”等,这些教育专家不仅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而且引领了一大批骨干教师的成长,而这恰好是我省基础教育方面的短板。大批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 教学能手在获得职称和命名后容易进入专业成长的瓶颈期,缺少自己的教育思想,难以形成教学风格,因此,在我省培养一批具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的领军人才迫在眉睫。

44.为什么要建立特级教师工作室?

“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带头人工作坊”“能手工作站”的建立,是我省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既有利于自身成员的锻炼成长,也有利于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大数据交流,也推进了跨区域的教育教学业务互动沟通和拔尖人才间的思想碰撞。

45.为什么要送教下乡?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然而,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名师大多集中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形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状态,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难以满足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一边是农村教师看不到特级教师,没机会学习;另一边是我省评选了两千多名特级教师,他们德才兼备,业务精湛,有送教下乡的意愿,但此前缺少平台与长效机制的支撑,使得薄弱学校与薄弱教师得不到帮扶,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46.为特级教师发挥作用创造哪些条件?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要积极为特级教师的学习提高和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方便。可为年龄较大、教育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特级教师选派有事业心、肯钻研的年轻教师做助手,协助他们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帮助他们总结、整理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特级教师一般不宜兼任过多的社会职务,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47.成为特级教师后是如何管理的?

(1)特级教师由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分级管理。学校或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特级教师进行一次考核,与其他教师年度考核同步进行,并建立特级教师考核档案;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每三年考核一次,考核应坚持政治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的原则,考核细则与办法由各市拟定。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向省教育厅报告。省教育厅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特级教师的管理工作。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特级教师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定期召开特级教师座谈会或研讨会,经常听取特级教师对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支持特级教师参加学术交流、课改咨询、教师培训、教材建设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大力支持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尽可能地为他们的生活、学习、进修和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方便。

(3)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尽量减少特级教师担任过多的社会职务和从事社会活动,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4)特级教师调离教育教学岗位,须报省教育厅备案。

48.特级教师违反有关规定如何处理?

特级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须经市级教育、人事部门核查,报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最后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其特级教师称号:

(1)在评选特级教师过程中弄虚作假,不符合特级教师条件者;

(2)违反国家法律并受到刑事处罚者;

(3)在市、县(区)教育部门和所在学校的年度考核中不合格者;

(4)擅自离开教师工作岗位者;

(5)违背《教师法》相关规定者;

(6)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酿成事故,造成恶劣影响者。

49.学习哪些重要文件?

(1)《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办〔2018〕4号);

(3)《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教师〔2018〕2号);

(4)《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

(5)《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

(6)《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

(7)《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陕发〔2019〕5号);

(8)《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教师〔2018〕16号);

(9)《教育部關于开展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18〕3号);

(10)《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教学)〉等3个文件的通知》(教师厅〔2017〕10号);

(1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行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12号);

(1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