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都匀市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019-09-19吴颖林
吴颖林
[摘要]贵州省都匀市是一个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好地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都匀的城郊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旅游业的联动效益差、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档次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阻碍了都匀市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促进都匀市城郊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政府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改善和优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外部环境。
[关键词]都匀市;城郊乡村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都匀市是贵州省南部中心城市,2012年被评为全球绿色城市。全市现有总人口50万人,在2274km2的土地上聚居着苗族、布依族、水族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8.5%。是一个环境优美、民族特色浓郁、融山水园林、民族风情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天然花园城市。气候宜人,常年气温在20℃左右,最高气温不到34℃,最低气温为-4℃,是一个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好地方。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都匀市和周边县市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和破坏,形成了“真山、真水、真情”的最佳旅游区。省委、省政府把都匀市定位为贵州南部旅游中心城市、黔中经济圈支点城市,城市规划目标为面积100km2、人口100万的“双百”城市。市委、市政府也把旅游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来抓,举全市之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全力打造好贵州南部旅游集散中心,带动贵州南部旅游业的发展。
1 都匀市城郊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1.1 区位优势
都匀地理位置特殊,使其自古以来便是云贵川与湘鄂贵的联系纽带,有着贵州南大门之誉。早在1700年前,这里便成为黔南一个繁华驿站。都匀交通区位优越,贵新高速公路、黔桂快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四高”快速干道均从都匀境内通过,使都匀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南下北上、东进西联的大通道,成为西部出海出境最便捷的交通枢纽。都匀市距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100km,距平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0km,距江界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0km,全国水族文化中心三都县距离都匀市区不足一小时车程。此外,还有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翠泉国家森林公园等距都匀均在两小时车程内。
1.2 发展前景广阔
从表1可见,2015年都匀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249.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249.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全年旅游总收入1099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
从表2可见,2016年都匀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721.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7%。其中,接待外省旅游人数79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0%。全年旅游总收入1633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5%。
从表3可见,2017年都匀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303.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3%,其中,接待外省旅游人数1091.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43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2279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9.6%。
从表1、表2、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到,都匀市近几年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得益于整体的旅游业发展趋势,都匀市的乡村旅游前景广阔,未来大有可为。
1.3 分布情况
都匀市乡村旅游主要以城郊休闲度假游为主,从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小围寨至墨冲、沙包堡至斗篷山、甘塘至毛尖镇、归兰乡、绕河村、甲壤村珍稀古树群、沙寨乡凤啭河、墨冲镇良田坝、格多苗寨、包阳村十条线。
1.3.1 小围寨至墨冲线。小围寨主要体现在大河下寨等地,农民主要利用水资源,开设餐饮业。其中最大规模的是投资5000万元的桂花园度假村,接待能力较强。尧林溶洞由市供销社投资开发,后因诸多原因,目前处于停业状态。其他的经营户以家庭经营方式进行,規模较小。
1.3.2 沙包堡至斗篷山线。斗篷山温泉酒店是省州市领导重点关注的建设项目之一,是都匀市招商引资的项目之一,温泉出口水温在50℃左右,水质较好,硒含量较高,是省内比较有独特性的资源。同时充分利用原文武学校的建筑,集特色餐饮、养老健身、购物为一体。
1.3.3 甘塘至螺丝壳线。目前螺丝壳景区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建设。绿荫供销社茶场可以为团队游客提供茶园观光游产品,主要敬茶神、采茶青、制茶叶、观茶艺、购茶品、吃茶餐等组成,成为都匀市一个特色旅游产品。四方潭景区是私人投资建设的景区,集水体、瀑布、溶洞、绝壁等为一体,但景区内部设施较差,加之由于国家重点工程影响了景区进入性,目前由于安全考虑,已经关闭景区。
1.3.4 归兰线。归兰山景区位于东南部阳和水族乡境内,距离市区44km,深受广大徒步旅游者喜爱,2009年在国家地理“寻找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活动中入选为“贵州十大非著名山峰”。归兰水族乡开发了榔木水寨,榔木寨是一个世居的水族村寨,榔木水寨周边有梭水岩瀑布、阳和大峡谷和溶洞等自然景观。她以优美的自然风貌、古朴的民族习俗及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迎宾、祭祀、水书、剪纸、刺绣、歌舞、水族婚俗等体现出来的深厚的水族文化底蕴,使人难以忘怀。
1.3.5 绕河线。绕河村位于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东镇东部,因绕村河道弯弯曲曲,九里十八弯而得名。目前该区正以洛邦社区绕河村为中心,投资26.4亿元打造集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养生度假、商务休闲、特色农业为一体的“绕人谷”复合型生态文化旅游景区。饶河山地林木繁盛,植被多样,森林和天然草场覆盖率达60%以上。特色景点有珍珠泉、姊妹岩瀑布、龙化滩、炼银洞、倒鳞树、银杏树等,沿河的水车群和吊脚楼在山、水、园、林的映衬下,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绕河范围内绕家、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混居,长期的生长繁衍,各民族传统文化互相影响融汇,节日众多。
1.3.6 甲壤村珍稀古树群线。甲壤村地处都匀市西南部,距都匀市区64.5km。甲壤村属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多为深山峡谷,珍稀植物较多,“金丝楠木古树群”景点千年古树有108棵,直径2m以上6棵,其中最大金丝楠木矗立于塘榜大寨最前端,直径约3m,高80多m,树干胸围18m,主干似擎天之柱,经林业专家实地考察估计树龄达1600余年,树叶四季常青,属皇家贵室棺木和家具专用树种,一年四季有外来游客到此取景观光,当地布依族民众每年“七月半”都在此举行“七月半香花节”,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在树下载歌载舞,着实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该景点有较大的旅游价值待开发。
1.3.7 沙寨乡凤啭河线。沙寨乡位于都匀市南部,距市区51km,全乡少数民族占97.8%,是典型的布依族聚居地。乡内有7.8km长的凤啭河漂流和省级保护文物遇仙桥,少见的天然猿猴场及国家剑江风景名胜区——凤啭河景区,万亩森林和星光溶洞群。沙寨乡旅游资源集山、水、洞、桥、宫、瀑、林为一体分成两大板块。东有凤啭河天生桥景区,西有龙宫、溶洞景区。
1.3.8 墨冲镇良田坝线。近年来,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良田坝依托布依新村建设,整合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浓郁的布依民族风情,建成1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新建布依风情寨门、中心广场、布依风雨桥和环良田坝自行车道等景观。改造之后的良田坝环境优、产业兴,青花玉盘美如画。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布依村寨为特色,实现当地布依文化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良亩村计划利用现有果林及河流资源,将良亩村打造成“山上有花果、山下有蔬菜、水里游鱼虾”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
1.3.9 格多苗寨线。“格多”是苗语音,直译为大寨子。格多苗寨位于都匀市东南面,距都匀城有35km,2013年经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委员会认定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获得国家民委命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7年被评为首届黔南州最美村寨。格多苗寨有着厚重的苗族气息, 98%为苗族。6个自然苗寨都保存着较好的苗族服饰、语言、习俗和杆栏式古建筑。民族节日有“四月八” “六月六” “七月半” “吃新节”“戏鱼节” “苗年” “迎雷节”。
1.3.10 包阳村线。包阳位于小围寨办事处南部,距都匀市区17km。包阳村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全市最大的农业示范区,主要以蔬菜种植、畜禽养殖、运输和外出务工为增收致富渠道。包阳村2014年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对74户80栋农房进行布依族风格外立面改造;新建布依风格寨门,建成布依风格长廊、表演舞台、布依风格背带广场。2016年,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建成布依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体验园、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现已形成初见成效的“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园”。
2 都匀市城郊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业的联动效益差
近几年,都匀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近郊农村特色经济,拓宽致富门路,盘活地方资源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自发增长期的乡村旅游尚存在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特色不显、内容不丰、规范不力、服务不周、规模不大、品牌不响等诸多问题。涉旅企业均未形成品牌影响及规模,对餐饮、住宿、娱乐等产业的带动力较弱。
2.2 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游内部交通较为落后,通往景区的一些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停车难,停车场也缺乏安全保卫人员和措施,交通指示牌不够健全,旅游者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条件滞后,降低了人们前往某个景点的意愿,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2.3 接待档次和服务水平不高
农村建筑缺乏特色,许多民居外立面形态已趋同于普通的城市建筑,贴着瓷砖的多层楼房随处可见。村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远离农耕时代,与人们“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的愿望相差甚远。乡村旅游仍然处在“吃农家、住农家”这样一个基础的接待服务阶段,本地文化没有得到挖掘,服务形式单一。良好的环境卫生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基本条件,但在乡村的一些道路和田地里,垃圾的处理和堆放缺乏规范管理,乡村住宿和餐饮条件一般,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和档次,影响给人的印象和旅游的体验感。
2.4 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規划
目前,都匀市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开发大都基于业主自己的想法,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服务水平偏低,并且观念比较落后,没有统筹安排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致使管理较混乱,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服务“短腿现象”日渐凸现。没有按照科学的规范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致使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等布局不合理。
2.5 旅游要素配备不齐
一是特色美食文化缺乏,景区内常常是随意的摆摊设点,缺乏有档次的餐饮服务;二是未有具规模的酒店,难以支撑都匀市作为旅游集散地的需要;三是旅游商品开发不足,除毛尖茶等知名产品外,其他旅游商品几乎为空白,基本是以观光为主,缺乏特色休闲度假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同时缺乏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游客营销购物中心。四是没有具备地方少数民族特色且相对固定的表演氛围,景区游览感受不深,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2.6 旅游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乡村旅游需要有创新开拓的思想和观念才能实现有效的经营和管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但是目前都匀乡村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尚未形成体系和规模,尤其缺乏旅游经营和市场开拓的专门人才。景区对人才的吸纳的吸引力不足,很多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有的经过短暂的培训就上岗,有的甚至没有经过培训,从业素质亟待提高。
3 发展都匀市城郊乡村旅游业的政策思考
3.1 转变发展方向,创造更多更好的乡村旅游项目
3.1.1 依托景区发展实现规模经济,依靠项目质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乡村发展旅游要么依托自身资源的吸引力,自身没有资源的只有依靠附近的景区进行联合品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同时,项目质量对于项目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行业虽然很多时候接待的是从未到过的游客,但是旅游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要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讲求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提高服务意识,这样才能给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和愉悦的感受,才能有更好的口碑,口碑就是一笔无形资产,能起到极大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3.1.2 乡村旅游从自发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乡村旅游的自发发展是初期市场主导下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被动反映,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自发的旅游供给状态将不再适应旅游者的需求,乡村旅游必须以规范化的姿态主动出击,找到与市场的契合点,这是市场化的必然。这就决定了旅游行业不能完全放任自流,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相结合,需要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规划,对资源进行整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先决必备条件。
3.1.3 乡村旅游发展与观光农业相结合。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于“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向着内容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发展,即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这种“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旅游,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3.2 创造和优化发展城郊乡村旅游的条件
3.2.1 改善外部环境。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具备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符合人们驾车出行的心理,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基础。近年来,都匀市对外交通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虽然大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但是通往乡村旅游景点的道路还需加大力度进行完善。
3.2.2 改善内部环境。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文明整洁的村容村貌就需要规范垃圾的堆放和处理。其次要具备舒适便捷的硬件环境,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村内公用设施比较健全,有公共活动场所、娱乐设施、公厕、平整的路面等;二是从业户自身硬件设施比较到位,包括良好舒适的购物、住宿、饮食环境等。如果分散化经营,缺乏规范化管理,农户拘于资金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势必难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发展水平需要政府牵头,引进项目,对基础环境进行改造和规范化管理。
3.3 给予更多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发展乡村旅游,因为个人和社会资金分散,实力较弱,风险较大,难以实现长期良性循环发展,社会资本往往投入不足,就需要政府下大力气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创新招商模式,开拓新时期招商工作新局面,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加大“走出去”招商;促进“请进来”考察,让更多企业家和潜在投资客商关注、了解、投资都匀的乡村旅游。可以利用中国茶文化博览园等会展平台,抓好重要节会招商。争取更多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乡村旅游景点项目纳入国家财政、省级财政支持的PPP招商项目库,推动相关项目快速落地。
3.4 引进和培养专业旅游人才
通過多种渠道引进专业旅游人才,提高待遇吸引具备创新精神的旅游项目设计和规划、景区运营和管理的人才,实现景区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技能和服务水平。经常组织外出交流和实地考察,从而吸取经验,引进发展乡村旅游的新观念,不断反思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办法,思考和挖掘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组织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团队,对景区的布局、建筑设计、园林规划、具地方特色的菜品、旅游产品、民俗表演、酒店服务进行综合整体的规划,使景点具备更多的艺术和观赏价值,通过集团化管理合理分工协作,依靠团队的力量实现规范化管理和运营。
3.5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旅游推广
发展旅游,应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除旅游景点本身的规模和影响力之外,对景点的宣传和推广非常必要,扩大知名度,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流,可通过制作宣传片、和影视剧组合作拍摄影视剧、组织各种交流会议或者活动、到外地举办旅游推介会、招商引资合作项目等方式,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4 总结
乡村旅游不仅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板块,而且是旅游业反哺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都匀市城郊乡村旅游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思考,通过转变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引进和创造更多更好的乡村旅游项目,创造和优化发展城郊乡村旅游的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景点宣传力度吸引人气,给予更多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等方式促进都匀市城郊乡村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眉,杨绍先.论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09):42-47.
[2] 熊俊. 乡村旅游开辟贵州村寨致富路[N].中国建设报,2013-03-22.
[3] 孙华平.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02): 105-106.
[4] 陈宇.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12):210-215.
[5] 段会利.结合日本经验论我国乡村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2017(09):37-39.
[6] 尹莹.农业观光旅游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袁家村观光旅游村规划为例[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