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难写是精神
2019-09-19卢殿学
卢殿学
2019年6月10日上午,我和同事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送别了一位令人钦敬的老领导——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顾问,原黑龙江省顾问委员会常委霍方侠同志。省委对他一生的评价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獻的一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算法,享年99岁的老部长,今年已经是百岁老人了。可以说,“德高寿考”这句古语恰当地反映了老部长的世纪人生。
老部长是一位历经风雨、资历深厚的“老革命”。1920年,他出生在山东邹平。就读邹平乡村建设师范学校期间,年仅16岁的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爱国主义进步思想,并积极投身当地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和几名进步同学毅然辍学,奔赴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先后在安吴堡青训班、延安陕北公学、延安泽东青年干校和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同时从事青年工作、群众工作和抗日宣传工作,后来随部队转战华北战场。1946年5月,在党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令下,他和一批干部骨干奉调由延安来到东北。此后,在原嫩江省、原黑龙江省以及合并后的黑龙江省多地,他相继担任过区委书记、县长、县委书记,领导当地干部群众进行剿匪斗争,开展土地革命,为巩固解放区建设、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省直部门和不同市地担任主要领导,为黑龙江省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文革”期间,即便被作为“走资派”隔离审查、挨打批斗,他依然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更不中伤诬陷同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积极发挥参谋顾问作用,全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加强全省组织工作献计出力。离休后,他依然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注黑龙江的改革发展,经常到基层调研考察,发挥传帮带作用,多次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在干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我和老部长是1982年春天同时调入省委组织部的。当时,他担任副部长,我在省委党的生活杂志社做编辑工作。因工作需要,我曾有幸随老部长去基层调研。老部长深入实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深受教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83年年初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随老部长冒着摄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到林口县柳树公社进行农村改革情况调研。每到一处,老部长都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汇报,刨根问底,详细记录,并指示我尽快把这里的经验总结好宣传好,推动全省的农村改革。根据老部长的指示,我赶写出一篇调研类的长篇通讯《希望之光——林口县柳树公社纪实》,发表在1983年第4期《党的生活》杂志上。老部长听到读者的反馈后,对这篇报道提出表扬。此后,他经常根据形势需要给我们出题目,并带着杂志社的同志一起调研。所以,党的生活杂志社的同志对老部长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老部长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一贯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不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而且严格要求、身体力行。一次,省委组织部的一位领导要去某个大市任职,在部里召开的欢送会上,老部长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共产党人要多干实事,少搞形式主义,不要去当‘明星。”他说,当年自己参加革命时没掌握多少政治理论,但看到共产党员个个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所以就坚决要求入党。他和另一位老部长蒋国卿严肃批评了当时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特别提到当年一位中央主要领导到我省林区视察时,随身只有一位秘书长陪同的好作风。当时听了两位老革命的肺腑之言,我深受教育和感动。
老部长坚强的党性,也使我们深深敬佩。在他95岁那年,有一次,我在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处偶然遇到了老部长——他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步履蹒跚地到部里交党费,在场的同志无不深受感动、深受触动。2016年10月,时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杨汭同志代表省委前去看望老部长,为他送上并佩戴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老部长感慨地说,奖章和荣誉属于每一位战友,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东北抗联精神,让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祝愿伟大祖国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因为工作需要,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转到其他岗位工作。近年来在与《党的生活》老同志的交流中得知,老部长对《党的生活》杂志一直格外关注,每期必读,即便年事已高,还经常为刊物撰写稿件、提出建议、推荐文章。2001年,《党的生活》第7期刊发了老部长撰写的《弘扬革命传统坚持“三大作风”——为纪念建党八十周年而作》,着重阐释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2012年9月,《党的生活》编辑部根据老部长的来信建议,在第10期转载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树立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八条要求》一文;2013年1月,老部长在给省委组织部领导和老干部处的一份思想汇报中,对《党的生活》的办刊方向和办刊质量给予肯定,并希望《党的生活》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2014年,《党的生活》第8期以《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为题,刊发了老部长的来信,并根据他的推荐,转载了俄罗斯知名政论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撰写的《记住二战中的中国贡献》一文。
老部长的意志非常坚强。虽然晚年因患癌症做过两次手术,但仍然乐观向上,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电视,对国家所有重大时事都了然于胸。今年住院以前,他还一直坚持上午学习,下午打一会台球,展现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精神风貌。我退休之后,几次去看望老部长,虽然他讲话有些困难,但仍然兴致勃勃地谈往事、谈国事、谈学习、谈健康,每次说得最多的就是要坚持学习,并强调“学习使人清醒,学习使人健康”。2017年11月28日,我去看望老部长时向他许诺,一定要为他好好过个百岁寿诞。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愿望无法实现了。
虽然老部长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和同事们有一个强烈的共识:老部长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他就是我们身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典范,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怀念。
(作者为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退休干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