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为乡村孩子筑梦

2019-09-19杨雪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浩小亮梦想

杨雪

2019年6月1日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

当五星红旗伴着雄壮的国歌冉冉升起时,在数以千计的人群里,有十名佩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郑重地向国旗敬上少先队队礼。

火红的国旗、嘹亮的军乐、朦胧的晨曦,孩子们激动的小脸上挂着泪花……

一个月前,吴松做出一个决定:自费一万元,选十名学生代表到首都过一个特别的儿童节。

一个普通教师,把自己几个月的工资花在学生身上,这样做值得吗?有人不解。

对吴松而言,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拥有精彩的童年,他的付出已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2008年,从哈尔滨学院毕业的吴松成为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和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作为一所乡镇学校,香和小学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远不如城区的学校,而最让吴松感到痛心的是,学生们的脸上总是笼罩着他们这个年龄本不该有的忧郁。

当时,班里一个叫小华的学生经常旷课,为了了解详细情况,吴松辗转找到他家进行家访。

推开小华家低矮的房门,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小华看到吴松,立刻一脸窘迫,急促地把他往门外推:“老师,您快走吧!我……我明天一定去上课!”

原来,小华的母亲存在智力障碍,经常“炕拉炕尿”,因为要照顾母亲,小华不得已才旷课。

吴松明白,小华的自尊心强,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嘱咐他几句便离开了。

走在没有路灯的村路上,吴松的心和夜色一样暗了下来。班级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留守家庭,因为家庭负担重,随时可能辍学。吴松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他太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意义了。于是,他在心里为自己设了一条从教底线——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从此,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吴松踏上了漫漫家访路。学生买不起书本,吴松自掏腰包垫付;学生功课跟不上,吴松便放弃休息日义务辅导……10年间,吴松跑遍了每个学生的家,光自行车就骑坏了3辆。他以执着的努力和耐心的说服,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将一个个濒临辍学的孩子拉回校园。

然而,学生找齐了,吴松却“消失”了。

2012年6月5日,吴松收到一条短信:“老师,我是小亮。我在火车站,好几天没吃饭了,救救我吧!”看到短信内容,吴松喜忧参半。一个多月前,小亮突然失踪,吴松找遍了他可能去的地方,但都无功而返。这条“救命短信”是唯一的线索,可是吴松回拨电话时却无人接听。情急之下,吴松从学校“消失”了,到哈尔滨市各个火车站寻找小亮。

吴松的反常举动引起校长赵承的关注。在了解此事的原委后,他发动全校老师帮助吴松一起找人,最终在阿城火车站找到了衣衫不整、与患病父亲一起乞讨的小亮。

“当时,还有一个多星期这个班的学生就要毕业离校了,吴老师本可以不管小亮,但是他坚持要‘让一个班整整齐齐地拍一张毕业照。”回忆起和吴松一起寻找小亮的过程,赵承感慨万千。

为了让小亮拥有第一张毕业照,也为了让他不只有这一张毕业照,吴松又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把装修婚房的材料全部换成廉价的,省出一万元钱作为小亮的后续教育费用。

这些年,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轴”,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吴松的这份执着源于一个信念——那个雪夜里,当他深一脚浅一脚地从小华家走回来时,他就已经决定,要成为一支燃烧的红烛,照亮孩子们的前行之路。

捕捉每一个“闪光点”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爱在我手中跟我来。”第一次听到学生用清澈的嗓音唱出《最好的未来》这首歌时,吴松的心都不禁为之一震——是啊,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应该是多彩的,虽然孩子们的出身无法改变,但教育的力量可以把他们变成出色的人。

让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有自己的精彩,成为吴松为之努力的一个新目标。

2012年9月,送走了毕业班,吴松又开始了新的循环——当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

第一天上课时,吴松注意到班里一个叫小浩的学生很“特别”:时常“哇哇”乱叫,控制不住自己满地乱跑……看似正常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怪异的举止?吴松带着疑问来到小浩家。刚说明来意,小浩的奶奶突然跪下:“吴老师,求求你别赶我孙子走,把他留在你班里吧!”

吳松忙把老人扶起,细问才知道,小浩不满周岁时父母便离异,由奶奶独自把他带大。因为生计需要,老人要出去打工,怕孩子在外乱跑不安全,不得不将小浩整天锁在屋里,小浩因此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直到八岁才张口说了第一句话。

由于性格怪异、行动力差,到了学龄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小浩的奶奶听人说吴松老师有爱心,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将小浩送到吴松的班里,希望孙子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听完小浩的情况,吴松流着泪答应老人:一定会照顾好小浩。但是,课堂里,小浩的一系列“扰民”举动总是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家长的抗议,他的表现也让科任老师无奈。吴松想了很多解决方法,比如,让小浩的奶奶来课堂监督他,让班里的同学与他结成互助对子,但都收效甚微。

一天,有学生找吴松告状:“老师,小浩又在墙上乱涂乱画,你管管他呀!”

看到墙上的涂鸦,吴松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讶异于小浩的色彩搭配意识和构图创意能力。

“小浩有绘画天赋!”吴松终于找到了突破口,鼓励小浩学习绘画,带他参加各项比赛。在热情的鼓励与赞扬声中,小浩在绘画、功课等方面都有了巨大进步。渐渐地,他不再捣乱,而是积极维护课堂秩序;开始有了责任感,经常主动帮助同学。看到曾经的“问题儿童”变成“三好学生”,吴松更加坚信,撒下的“花种”一定会有绽放的一天。

五年的时间里,吴松悉心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他知道,有些行为和变化虽然可能是“昙花一现”,但只要耐心引导,终能创造奇迹。

学生大龙患有多动症,学习起来很吃力,吴松便引导他将活泼好动的优势发挥在足球场上,让他在激烈的比赛中磨炼意志,建立自信;留守儿童杨杨性情怯懦、敏感,吴松发现她特别喜欢音乐,就默默资助她学习唱歌,让杨杨在学校少年合唱团中找回了自信,性情变得陽光开朗……

2016年,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鞠萍感动于吴松悉心关爱学生们成长的故事,邀请他和8名学生飞赴天津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看到学生们丝毫不怯场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吴松感到非常欣慰——他用爱浇灌的七彩花开始绽放了。

筑梦人也是“追梦人”

吴松和学生们的故事不仅让很多人深受感动,也让香和小学的教师深受感染。过去,香和小学留不住年轻教师,新招来的老师不是考到市区里的学校,就是被其他部门挖走。吴松本来也有两次可以调走的机会,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完成学业、改变命运,他选择了继续坚守。

看到吴松为了学生付出的真心与耐心,让学生打开心门、放飞梦想,许多老师将吴松作为榜样,努力为学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018年8月,在新生报名现场,出现了一个“翻版”的小浩——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报名的队伍中格外显眼。

“让这个孩子来我的班级吧。”还没等分配班级,宋淑琴老师便主动向校领导请缨,接收这个特殊学生。

而令人感慨的是,当初在吴松坚持收下小浩时,宋老师曾多次劝他“别冲动,好好想想”。出现这样的反转,宋老师坦言,是吴松的大爱情怀激发了她的责任意识。

在学校,吴松成了“明星”,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在做毕业生回访时,吴松得知,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毕业后没能继续升学。吴松翻看着学生们写下的未来梦想:“以后我想成为像吴老师一样的好老师”“我的梦想是让自己的画获得一等奖”……一想到学生们这些简单的梦想可能永远无法实现,吴松便当起了学生的“筑梦人”。

课余时间,吴松积极联络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将自己与学生们的故事讲出来,希望获得社会的资助,让学生们能够接续梦想。一次,一位爱心人士告诉吴松,可以通过在公益宣讲团上讲述自己和学生的故事进行筹款。吴松立即答应下来,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他哑着嗓子一连宣讲了三天,为三名学生争取到了基金会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1000元的资助。

这些年,吴松先后与爱久基金、哈尔滨助学志愿者协会达成资助协议,让超过10名贫困学生得到长期资助。2018年1月,吴松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并获得奖金10万元。面对双双而至的名与利,吴松没有迷失,他在为学生筑梦的同时,也勾画出自己的梦想——成立专门的基金会,用自己的奖金与爱心人士的捐款,让更多的学生实现梦想、展翅飞翔。为此,吴松不断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有梦想,就有希望。

2019年年初,已升入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大军通过电话高兴地告诉吴松,自己入选了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青年选拔赛,即将启程参加选拔。听到这个消息,吴松忍不住哽咽了,他常听的那首《我相信》的旋律不禁在脑海中盘旋——“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

一束阳光穿过玻璃投到地面上,形成了一道彩虹。吴松觉得,那像是他和学生们的七色梦想照进了现实。

(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文中所涉及学生均为化名)

人物档案:

吴松,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和小学教师,先后获得黑龙江省中小学优秀党员教师、黑龙江省模范教师、2017年度马云乡村教师奖等荣誉,其所教班级曾获得2015—2016年度哈尔滨市优秀班集体。

猜你喜欢

小浩小亮梦想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小亮归来
送猪肉
我的爸爸是谁
一个被妈妈厌恶的小孩
梦想
梦想
给小亮打电话
100分
三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