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魄·爱国魂
2019-09-19岳静
岳静
“一出世便受到了奴役,襁褓中被钉上了镣铐。” 支离破碎的波兰让无数儿女悲恸,铁蹄下的断壁残垣撞击着多少绝望志士的心房,他们以血肉为盾、化灵魂为矛,在战火硝烟中砥砺前行,用生命发出最动人的呐喊:“无论这痛苦有多大,可还有更大的痛苦——人民的苦难,个人幸福之上还有更大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为了它才值得斗争,为了它才值得献出一切!” 它是密茨凯维支书写一生的家国情怀,是肖邦谱写一世的血色浪漫。
1830年11月7日,年仅20岁的弗雷德里克·肖邦迫于沙俄的威压,手捧老师埃斯内尔赠与的乡土流亡法国。同年12月,亚当·密茨凯维支参与策划的华沙起义震动了世界。得到讯息的肖邦在信中向朋友热烈地诉说着返回祖国的祈愿和复国成功的希翼。1831年 7月华沙革命被沙俄铁骑血腥镇压如千斤重锤般敲碎了肖邦的心房,他用尽全身力气挥笔写道:“神啊,请掀翻这片土地,吞灭那些罪人!在民族存亡之际,赤手空拳的我却不能为祖国民族而战,只有钢琴可以诉说我的灵魂,音乐可以吐露我的心声……波兰不会亡、绝不会亡!”悲愤的肖邦在1831-1842年之间创作了一组富有挑战性的钢琴作品——四首叙事曲,以第一叙事曲最为著名。这部作品用波兰爱国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的叙事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1828年创作)为脚本创作的瑰丽乐章,向世界奏响了波兰绝不灭亡的民族誓言。
《康拉德·华伦洛德》——立陶宛史诗,密茨凯维支最恢宏浩瀚的爱国主义诗作。讲述了公元十一世纪普鲁士“十字军”东征吞并立陶宛,王子康拉德·华伦洛德在年迈密使的扶持教导下,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希望,祭献出年轻生命和宝贵爱情复国成功的动人诗篇。交叉出现的两条家国与个人主线,在诗人巧妙地设计下构成整部作品最有张力与戏剧冲突的元素,為荡气回肠的悲剧结尾埋下伏笔,成就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丽史诗,它是无数波兰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精神食粮。
为了准确再现英雄史诗的血色浪漫与家国情怀,作曲以奏鸣曲式为蓝本将变奏与回旋技法融入音乐架构,用两条带有典型波兰民间音乐风格的旋律线呈现出矛盾又统一的音乐发展脉络,用精雕细琢的织体、富于明暗变化的和声进行、不断变换的(如6/8、6/4等复拍子)舞曲节奏和复调技法创作出极具音乐律动和自由抒情,兼具戏剧性元素和交响乐规模的大型单乐章器乐独奏体裁——叙事曲,无论在曲式结构的设置,文学内涵的表达,作曲技法的创新等方面都臻于完善,给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带来深远影响。
《第一叙事曲》g小调,OP.23,起草于1831年,完成于1835年。听!建立在降A大调主和弦第一转位:低沉压抑的上行分解那不勒斯和弦,犹如奔赴刑场时康拉德脚上直击心弦的声声镣铐。看!回望短暂人生路的康拉德,在这幅极具视觉冲击忧郁而炽烈的灰红色画面中缓缓仰首,舒缓而缱绻的下行级进音从空中倾泻而下,今日暂别的英雄这是为你吟唱的最后一曲,缓缓流淌的歌声啊,你将把立陶宛心爱的孩子推向何方?
具有较大规模的独立尾声是全曲的第二个高潮,4/4拍,收束三段式结构。采用全新的主题材料,将弱起节奏植入完全终止和声,如狂风巨浪般席卷而来的激情象征着大无畏英雄精神鼓舞下的民族风暴。急速的上下行音阶式走句用E—#F的特性和声,再现康拉德瓦解敌人内部势力赢得战争胜利的恢弘画面。收束部采用呈示部主部主题的双八度音调写法,用由慢到快同向反向交替出现的上下行双八度音阶行进,展现狂风暴雨的激情与悲喜交集的冲突,爆裂般的巨响象征着脉搏停止前英雄对祖国和同胞最后的眷恋,和嘴角那丝拼尽全力不曾再现的释然微笑。这首富有民族精神气质的英雄颂歌是为波兰民族斗争而谱写,这场康拉德用生命演绎的血色浪漫和爱国情怀,鼓舞所有波兰爱国志士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它是肖邦最为悲壮、最具戏剧力量的作品之一。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忆往昔,八年抗战,贫穷积弱的中国以血肉之躯和钢铁般意志,以气吞山河、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抗击侵略救亡图存,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这部作品表达的民族气魄和爱国情怀需要我们时刻谨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创作《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A·索洛甫磋夫. 肖邦的创作[ M] .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2]廖乃雄. 肖邦[ M] .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
[3]钱仁康,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雷吉娜·斯门江卡. 如何演奏肖邦[ M] .北京: 中国 文联出版社, 2003.
[5]爱德华·巴克斯特·培理著,钱仁康译.肖邦的叙事曲[J].音乐艺术,2006.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