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探亲路
2019-09-19肖鲁平
本期《齐鲁周刊》,我们在“现场”版刊登了一篇对肖鲁平的专访,这位90后基层女干部、军嫂、年轻的母亲,在山东最北部的北隍城岛上燃放青春。她还是一位作家,诗歌《我愿意》之外,还写作大量散文。2017年,第一次远赴吉林边境,长途跋涉,走进军营探望丈夫。这期间,她写了散文《我的探亲路》,虽隔两地,唯爱久存。每次见面都是重逢,每次重逢都是两颗心的爱和永恒。
如果不是部队改革改到了自己的头上,我可能永远也不会体会探亲路上的艰辛,只能是嘴上说说军嫂探亲如何不易,却无法感同身受那份煎熬和祈盼。很幸运,因为有培训得以提前出岛,要不然正巧赶上大雾停航,我的探亲计划就要搁浅了。
我也有了充足的时间给大哥准备见面礼。感觉每一件都应该给他带上,恨不得我在的几天能把他掉下的十几斤肉给补上。从假期正式开始的那一刻,我的小心脏就已经飞走了,不知道具体的方向,只知道它不在我的身上了。
7月12日是出发的日子,一个月前就定好的机票被我查看了无数次,生怕有什么纰漏。早上的送机专车是机票的附属产品,质量却一点不马虎,五点半准时接上我,朝着机场的方向一往无前。本来还庆幸6点就到了机场,7点20的飞机绝对很充裕,不曾想,一进大厅我就傻眼了,排队的人乌泱乌泱的,怎么还不见动弹!我赶忙衡量了一下人数,祈祷自己占据了进程最快的那一列,可是,从我排上队以后,身边的人都移了移,为啥只有我和我身后的小伙伴杵在那儿,屹立不动呢……我感觉时间在一秒一秒飞过,心里想,这分分钟就到了登机的时间了,要是误了飞机我就在大厅里哭。刚想完,旁边又开了一个柜台,反应快的都去了那边,前面空了好多位置,我往前进了七八个位置,终于看到了柜台的工作人员温暖的笑容。看了看时间,6点45了,前面大姨手里一摞的身份证,推车上五六件托运的行李,我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来回踱着小步。
我的小箱子终于上了托运带,登机牌也打好了,工作人员露出标准的八颗牙,对我说:“您好,您的行李内有违禁物品,请到开包间确认下再过来领取登机牌。”啊,包里除了衣服就是各种吃的,还有啥是违禁品?对了,我把充电宝放里面了。穿过密密麻麻排队的人群,我小跑着到了开包间,以最快的速度拿出充电宝,拖着行李又挤过人群,回到了那个漂亮美女眼前,二次托运。
“请您稍等,确认无违禁品后给您登机牌。”美女又冲我露出了八颗牙,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温暖,我觉得热,火儿直冒的热。当她把登机牌递给我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这个动作太迷人了,但一点不留恋,径直拿着就往安检处跑。看看时间,已经6点50了。安检倒是还顺利,听着安检员训斥过了黄线的旅客,看着她紧皱着的眉头,我都替她热,这大热天,更容易上火。进入候机大厅,哪儿都是人,就连去卫生间都排队等了好几分钟。
东航的空乘服装挺雅致,深蓝色花纹短袖衬衫,墨蓝色一步裙,配上精致的妆容和酥掉骨头银铃般的问候,让我感受到了东航的标配。飞机轰鸣,快速升空,我也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久,被一阵香味勾起,饿了,本来打算下了飞机再解决,不曾想这般时分就饿了。揉了揉肚子,生怕旁人听到咕噜声笑话我。一人一个汉堡,闻着倒是挺香,可刚吃了一口我就吃不下了,鸡肉加上沙拉酱,这得多少热量啊,我好不容易掉的五斤肉可不能这么放纵。不吃,我又饿。一狠心,吃下了半个,好歹安抚下肚子,让它别叫就好。
准点到达沈阳,漫长等候,行李姗姗来迟。到了大厅排队买大巴票,幸亏工作人员业务熟练,避免我买错方向,提醒我在中途站点下车。
大巴车上,我旁边是位抹得漂白漂白的姐姐,带着呆萌的小小子,一听这嗓门和浓重的口音,烟台人无疑,一聊才知道,这也是位军嫂,带着娃娃探亲去。我还推荐人家去锦州吃烧烤,殊不知人家相公在那儿已经多年,怎会不知道哪儿正宗地道?不过都没带孩子去过军事纪念馆,确实说不过去。姐姐说,只有假期才像个家。听着挺心酸的。我想,有多少军嫂和我一样踏上了探亲的路,穿过山,漂过海,跨越地图上的界线,奔赴丈夫的战场。
告别军嫂姐姐,拖着行李开始找寻下一个目的地,幸而时间还充裕,这点交通拥堵还不足以让我误了汽车。不愧是省会大城市,啥时候也不能痛痛快快开车。司机师傅倒是健谈,告诉我五爱客运站挺正规,专跑小地方。究竟这地方有多小?不至于赶不上长岛吧。
取票后才十点半,12点发车,还有一个半小时,怎么办?拖着行李出门遛了一圈,我又回到了候车大厅,怕自己走丢了……半年没用过的美团可有用武之地了,果断买了份吉野家外卖,牛肉饭、蔬菜沙拉、辣白菜、关东煮,不要问我能不能吃完,这是粮食储备,晚上还不知道几点到呢!慢悠悠地吃着饭,感觉身边的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正是出门在外才不能亏待自己呢,一路颠簸,想想都心疼自己三秒钟。看着大屏幕上的信息变化,终于到了检票时间,按照座位号坐好,就等着时间快点过,汽车快点跑,让我快点到。
靠窗的位置阳光太好,脖子上的汗怎么擦也擦不净,倚在小优上倒还舒服些。希望自己睡得久一些,这样时间过得就快一点,不用眼巴巴望着窗外,心焦难耐。窗外风景变化,从高楼林立到低矮农家,看到了通化的牌子,又看到了白山的企业,离临江越来越近。当司机说终点站到了时,我有些诧异,没有汽车站,车停在一个小巷内,两边是小商铺,路面并不平整,被压烂的路面上,一堆一堆的小沙粒在车轮下不停地挪动着位置。到了,这个看着还不如长岛大的小地方。
值得高兴的是,不必按照原计划在临江熬一晚上,不必浪费七分之一的探亲时间。从临江到十三道沟据说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盘算着八点多就能见到大哥,还是激动不已的,沿着越来越窄的道路前行,窗外是流动的江水和茂密浓绿的山林。沿着鸭绿江上游,看着对岸的房子和农田一路前行。一段距离就会看到一个村落,炊烟升起,斜斜的变浅变淡,却并不好奇是何等的晚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山,没有走过这么多弯的路。
不巧,车子停了下来,前面还有好多辆车。前面修路,不知道多久能通车,司機师傅也很着急,安抚我,不管几点都会把你安全送到。江水并不汹涌,潺潺而过,带着傍晚的一丝凉爽,衬着山头的那抹晚霞。
路上的车越来越少,天黑透了时,只有我们一辆车还在不知疲惫地行驶。好累,腰要断了,脖子已经僵了,可我还在用最后一口仙气儿支撑着。十二道沟,十二道湾,十三道湾,十三道沟。要了命了,终于到了。大哥在路旁等着,我以为见到我会给个大大的拥抱,可是,人家就是这么冷静,硬是和每天都会见面似的,“你拿着轻的,走。”
看看表,9点15分,从早上5点半开始,汽车、飞机、大巴、出租车、大客、出租车,我漂洋过海,翻山越岭,来到了你的身边。黑炭似的,瘦了一大圈。才两个月没见,却好像过了两年。
黑漆漆的山沟沟里,山林压抑着笼罩,但你牵着我的手就没有那么害怕。狗在叫,我在笑,如果一直在一起该多好。
2017.7.13
写于老公训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