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精神在新时代青年思想教育中的意义

2019-09-19杨之慧史超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长征新时代

杨之慧 史超

[摘要]红军长征艰苦卓绝,不仅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也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转折点。长征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所产生的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长征路上,长征精神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鲜活教材,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杨之慧(1982-),女,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法学、高教管理。史超(1998-),男,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413[文獻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8-0054-03

长征精神是我党我军思想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长征精神具有穿越时空,弥久常新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所说:“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红军长征: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由于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加之国民党反动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初创的红军面临被剿灭的危险。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被迫进行了长征。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①。据军史资料统计,红军长征纵横14个省,三大主力的征战里程加在一起共有6.5万余里,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动情地讲道:“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

长征的伟大不仅在于它前无古人的艰苦卓绝,不仅在于它展现了一幅惊天地、泣鬼神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狭路相逢勇者胜,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威武雄壮的战争画卷,更主要的是它起到了一个历史转折作用。经过长征,党实现了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飞跃,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篇章。经过长征,红军一路宣传了党的主张,起到了播种机和宣传队的作用。经过长征,原来分散在南方多地的红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齐聚陕北,使各自为战、处于分散状态的红军主力实现了全军的高度团结和集中统一指挥。为之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做了军事上的准备。由此可见,长征不仅是军事意义上的战略转移,也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历史转折。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②。

二、长征精神:血与火中孕育和迸发出的民族伟大精神结晶

长征这一伟大壮举,不但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也震惊了国际社会。“80年来,世界范围内关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和研究层出不穷,慕名而来寻访长征路的人络绎不绝”③。人们既想亲眼目睹红军当年浴血战斗的地理环境和走过的路,更想处身红军曾经战斗的地方,触摸和感受已经远去的红军那撼人心魄的灵魂和精神。物质的东西终究会改变、消亡,精神却可以永恒。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将士绝大多数已离开人世,红军战斗经过的地方也都发生了沧桑巨变,唯有长征精神永远放射着不息的光芒。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作了精辟概括:“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

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积弱积贫,被西方列强任意宰割的历史,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其建立领导的人民军队立党建军的初心。为实现这个理想信念党领导红军浴血奋战,百折不挠。长征的胜利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胜利。两年的时间粉碎了百万敌军重重围追堵截,经历了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了难以计数的困难险阻,直至取得胜利。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红军队伍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长征精神的核心。

(二)不畏艰难困苦是长征精神的主题。

毋庸赘言,长征精神最直观、最突出的闪光点就是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愈挫愈勇,前赴后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回顾长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浩然正气扑面而来。不管是血战湘江,还是激战大渡河,不管是翻越雪山,还是穿越“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每向前一步,都需要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可以这样说,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的红军战士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用英勇和无畏上演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话剧,用智慧和高尚创造的气吞山河、激荡人心的人间奇迹。

(三)坚持实事求是是长征精神的内涵

党建立的初始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党的决策都要在很大程度上听命于苏联,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因而非“左”即右,给中国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就是掌握了红军指挥权的左倾教条主义领导,摒弃了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方针,不切实际地与敌人打阵地战。拒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以至于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为了摆脱危局,保存有生力量,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

在开始的几个月里,“左”倾冒险主义领导又表现为逃跑主义,在敌人重兵围追堵截下,指挥失措,步步被动,使红军不断受到重创。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朱德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三十多次高层会议,对错误路线进行了清算,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也初步确立了中国革命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原则。遵义会议之后,全军虽然面临更加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战场条件,但红军表现出了更加团结、更加坚强、更加灵活、更加具有战斗力的崭新风貌,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因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党的组织路线、思想路线的转变是红军长征最伟大的成果。它不仅保证了长征的胜利,也为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长征精神的内涵,也是我党思想路线的精髓。

(四)顾全大局、紧密团结是长征精神的鲜明特征

越是条件艰苦,越是环境恶劣,越是形势严峻,越需要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越需要严守纪律、紧密团结。在长征路上,红军队伍缺吃少穿,饥寒交迫,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但红军将士发扬了官兵一致,官兵团结的优良传统,一双草鞋,一把炒面,往往是班长送给战士,战士送给病号,饿毙路边的往往是把最后一口干粮让给别人的人。一有战斗任务,大家争先恐后积极报名参加敢死队、突击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红军队伍中这种高尚的人际关系、伟大的团结精神,必然产生打不垮,拖不烂、走不散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

(五)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是长征精神的根本

紧紧依靠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红军的一切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红军在离开中央苏区,踏上茫茫长征路时,苏区人民不仅把仅有的粮食衣物送给红军,还把儿女送到队伍上,壮大红军力量。红军不管经过哪里,包括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地区,人烟稀少的雪山草地,都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和军队纪律,绝不祸害百姓。既使有些地方的群众僧侣,因为国民党反动宣传,对红军有误解,或躲到深山密林,或兵戎相向,红军照样买卖公平,把院子扫干净,把水缸挑满水,把应付的银元放在挖走地瓜的土坑里或佛龛上。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了这样一个生动事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半条给老人留下。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长征精神的根本所在,在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发扬军民团结,军民一致的光荣传统,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三、新长征:青年精神世界构建中长征精神的重大意义

回忆长征,研究长征,纪念长征,不仅是对老一辈革命者的追思和缅怀,更主要的是从长征中受到启迪,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新长征队伍中的主力军,青年学生更是祖国的明天和未来,是新长征队伍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抓好他们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和北大师生的座谈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④长征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最鲜活的教材,最生动的体现,最具说服力的历史事件。在对广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中,长征精神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理念,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新时代青年思想教育的首要课题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胜利,只有像红军那样,革命理想高于天,才能完成长征这一人類历史上艰苦卓绝的伟大壮举。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那些不愿看到中国崛起、中华民族振兴的各方势力,会从方方面面向人们射来明枪暗箭:时而有“中国崩溃论”,时而有“中国威胁论”,时而攻击“集权专政”,时而又泼来“侵犯人权”的污水,时而打贸易战,时而挥起“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大棒,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改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遏制中国的崛起。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因所谓“橙色革命”而陷入政治动乱、经济停滞甚至长期战乱。因而必须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课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红军长征的革命实践,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知,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方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切实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管出现任何风浪,都能够坚定不移跟党走,在民族振兴的伟业中,做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二)不畏艰难困苦,是新时代青年必备的基本素质

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相当一部分人过上了可以称之为富裕的生活。今天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相比,在物质条件上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苦性、复杂性的事业。今天的长征,仍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革中的利益调整、科技创新中的攻关、老年社会的应对、国际上日益尖锐的斗争等等。青年人必须树立艰苦奋斗,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是一个民族能够振兴,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性格特征和文化属性。从《易经象辞上传》中乾卦第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长征精神,都体现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物质丰富到什么程度,青年一代都不可贪图享受,丧失锐气,这是民族振兴对一代代青年人的基本要求。青年一代只有继承和发扬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像当年红军长征那样凝聚起一往无前的浩然正气,中华崛起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青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想遵循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主要的就是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改造世界,从而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有较深刻的理解,并在行动中坚决执行和自觉遵守;就会在各种言论充分表达的互联网时代,对这样那样的非议攻击,做到心明眼亮,立场坚定;就会逐渐去掉青年人身上难免的虚浮之气和人云亦云的跟风习惯,代之而起的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有理想、善思考、重实际的青年一代,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四)顾大局,讲团结是新时代青年的重要品格。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需要几代中国人共同努力奋斗的伟大事業,长期的内部团结稳定,一心一意谋发展,是完成这一伟业的前提条件。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和谐,包容理念和大局观作为重要内容,学习红军长征中表现出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培养青年顾大局、讲团结的优秀品格。这不仅是个人品质修养问题,也是关乎全社会、全民族能不能团结和谐的大事情。青年一代承上启下,他们中的每一个体如果明礼重义,就会促成全社会、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局面,实现中国梦。

(五)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是新时代青年思想教育的根本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党成立近百年来取得的一切胜利和成就的根本原因所在。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都是人民的胜利。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同样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是需要永远吸取的反面例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牢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历史遗训,永远坚守人民立场,聆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学生虽未真正涉足社会,但不管今后做何职业选择,同样要有爱民、为民的情怀。从古至今凡是有所作为的志士仁人,无一不是从青年时代起,就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因而要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坚持人民立场、群众观点作为重要内容,使他们认识到青年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对党的历史有清醒认识,对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有深刻理解,才能把个人理想和人民事业融为一体,看问题做事情才能有大格局。

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推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⑤长征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组成了共产党人的思想宝库,是取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资源。在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要重视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既是传统的,又是鲜活的,既是源自战争的又具有普适性的红军长征精神的学习教育,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传承,也将激励和鼓励青年一代奋发图强,写出新长征路上可以告慰先辈的华美篇章。

[注释]

①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021/c64094-28798445.html.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150页.

③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021/c64094-28798445.html.

④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2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11页.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长征新时代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