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频穴位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踝背屈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2019-09-19王俊涛吕文亮刘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患侧踝关节中风

王俊涛,吕文亮,刘东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吉林 132000)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脑卒中后踝背屈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肌无力、肌张力增高及关节挛缩[1]。脑卒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失,引起下肢前肌群与外侧肌群全部或部分麻痹,导致踝关节背屈动作障碍。随着大脑神经中枢支配的高级运动功能障碍逐渐恢复,肢体开始发生反射性神经血管的萎缩,释放下级中枢的原始反射,导致下肢三头肌的肌张力发生异常增高,导致下肢持续性的痉挛及跟腱的挛缩,使踝背屈严重受限。目前关于偏瘫患者踝背屈障碍的研究表明除了高级中枢的损伤外,关节、肌腱、肌肉也具有密切关系[2]。对于中风后踝背屈障碍目前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该研究采用低频穴位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联合治疗促进中风后踝背屈功能障碍的恢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治疗组(n=40)。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中“中风”诊断标准[3]。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4-6]。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年龄(岁) 性别(例)男 女病程(d)对照组(n=40)治疗组(n=40)P值45.10±10.49 47.67±11.63 0.115 4 25 22 15 18 43.20±10.47 46.03±8.86 0.787 6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中风偏瘫患者;

(2)均为首次发病,病情稳定,神志清楚,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可接受动作指令。

(3)患者偏瘫侧步行时踝关节背屈不能,可伴有轻微的足内翻,无关节挛缩与变形。

(4)FAC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3级,能独立步行10 m 以上,步速>0.1 m/s;

(5)自愿参加该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患者存在沟通障碍,不能配合治疗。

(2)患者具有心、肺、肾功能障碍,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3)患者双下肢瘫痪、外周神经损伤等原因导致步行障碍。

1.5 剔除、中止、脱落标准

(1)患者没能依照试验方案接受治疗。

(2)患者没有完成本研究规定的治疗视为脱落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低频治疗:选取患侧足三里、阳陵泉,电刺激采用KWD-808I型脉冲针灸治疗仪 (英迪牌),采用断续波(断续波比 1:1)、频率为 50 Hz、10 min/次,1 次/d,治疗6 d,休息 1 d,持续 4周。

2.2 治疗组

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选取患侧足三里、阳陵泉;飞扬、昆仑,治疗用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仪,电刺激采用断续波(断续波比 1:1)、频率为 50 Hz、10 min/次,1次/d,治疗 6 d,休息 1 d,持续 4周。

康复训练:(1)诱发踝关节及足趾背屈运动的感觉。(2)通过姿势反射及联合反应诱发主动动作促进踝关节及足趾主动运动。(3)通过诱发患侧下肢踇长伸肌的收缩,强化踝部的运动。(4)增加胫骨前肌的抗阻训练,改善踝关节背屈障碍。每日训练1次,15 min/次,治疗6 d,休息1 d,持续4周。

3 评价方法

3.1 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测定

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能够客观体现踝关节主动背屈的活动度。操作方法:患者采用坐位,操作者将角度尺放在腓骨纵轴线与第五跖骨中线的交点处,固定臂为腓骨的纵轴线,第五跖骨长轴作为移动臂,记录患者踝关节背屈运动到最大限度的角度。

3.2 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下肢)

使用Fulg-Meyer评定量表(下肢)评评测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Fulg-Meyer量表将下肢运动功能测定分为17个项目,总分为34分,评分的高低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成反比。

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收集的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当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研究结果

5.1 两组治疗对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的影响

如表2所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对比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疗前具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疗后较疗前差异均非常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对比研究[(±s),°]

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对比研究[(±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对照组(n=40)治疗组(n=40)t值P值5.87±1.58 6.41±2.06-0.931 7 0.355 6 8.15±2.36 9.50±1.95-2.575 7 0.012 5 2.40±1.75 3.30±1.31-2.478 3 0.016 4

5.2 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患者Fulg-Meyer运动功能的影响

由表3数据分析提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lg-Meyer运动功能 (下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Fulg-Meyer运动功能(下肢)评分疗后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 Fulg-Meyer运动功能(下肢)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患者Fulg-Meyer评分对比研究[(±s),分]

表3 两组患者Fulg-Meyer评分对比研究[(±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对照组(n=40)治疗组(n=40)t值P值17.53±2.70 16.93±2.52 1.235 5 0.221 8 27.23±3.17 31.07±3.08-2.028 4 0.047 7 9.70±4.64 14.13±4.38-4.150 3 0.000 5

6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导致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是机体气血两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筋脉、关节、肌肉失于濡养。阳明经多气多血,激发阳明经气可使人体气血充盛,肢体筋脉得以濡养。临床中常用“治痿独取阳明”的思想指导临床关于痿病的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归为中医的痿病范畴,因此临床治疗多选择阳明经穴疏通经络,补气活血,调理气机。本研究选用患侧下肢阳陵泉,悬钟、承山、昆仑,四个穴位。阳陵泉为筋会,主膝伸不能屈……足筋挛,能够通调诸筋;悬钟穴具有调理气血、疏通筋脉的功效,《针灸大成》中“半身不遂、中风:绝骨……”;承山穴具有温补气血,舒筋活络之功效,善治下肢疾病,《十四经要穴主治歌》中“承山治寒冷转筋灵”;昆仑穴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中描述“昆仑……举步行不得”。

脑卒中导致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失去对下级神经系统运动、反射的控制,导致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出现肢体的功能障碍。经皮电刺激疗法是依据大脑的可塑性理论、运动控制理论的重要理论研究。针对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突出问题,刺激下肢的伸肌肌群与屈肌肌群的刺激模式;增加刺激强度,使屈肌肌群在刺激时达到强直收缩。该实验采用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与下肢Fulg-Meyer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不只是一个局部评价踝背屈的功能的指标,它能与患者的步行能力相联系。正常步行运动需要踝背屈一定的角度,踝背屈还会对行走时的摆动相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步行运动时的稳定性。Fulg-Meyer下肢功能评分是目前公认的、具有明确标准的评定下肢功能的方法,可以客观的反应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

低频穴位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能够对穴位周围关节、肌肉、神经、血管产生刺激,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肢体缺血状态,促进患侧肢体神经肌肉的康复,屈伸肌交替低频电刺激能够交替刺激患侧肢体的伸肌与屈肌达到强直收缩。诸穴合用共奏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人体四肢筋脉得以濡养,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及重建[7-8]。

猜你喜欢

患侧踝关节中风
更 正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