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09-19贾梦茹
贾梦茹
数千年悠久的中华文化积淀与传承下来的古诗词,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高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该学段教学的重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兴趣低、读不懂、鉴赏能力差等现象一直存在,这是传统单篇形式古诗词教学的弊病。在单篇形式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抓住诗词中的重点字词段落去讲解,深入挖掘一首诗词中作者的情感态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品味古诗词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学习古诗词的热情难以被激发。而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为高中古诗词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学生围绕一个议题进行多篇文本的阅读,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品,由此达到阅读的目的。
下面,笔者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易安词中的花意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为例,探析群文阅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拓宽议论空间,匠心凝练议题
议题即选择群文阅读文本的依据,可以是人文主题,也可以是作家、体裁、写作风格、表达方式、阅读策略等。简单来说,议题就是将多个文本串连起来的线,群文阅读教学始终是围绕议题展开的。在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议题”的设置需要遵循两个原则:首先,“议题”必须具备“议论性”,有可议论的空间,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其次,“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可从不同角度议论,要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笔者将议题定为“品析易安词中的花意象”,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为“易安词”,二为“花意象”。一方面,南宋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词清新明爽,婉丽多姿,语多浅近,读来令人既通达畅快又饶有回味。她的词作多次被选入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如《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等名篇,可见其教学价值。另一方面,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诗歌意象是外在事物形象与诗人内在情意的交融,在教学中有必要关注诗词中的意象。花,是李清照词作中反复使用的意象之一,对其词中的花意象进行品读与探究,有助于解读词人在不同时期的心境与情感。
二.统合教材内外,悉心组合文本
群文阅读是相对于单篇阅读而言的,在有限时间内学生要阅读多个文本。首先,这些文本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要遵循“互文性”原则。法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克里斯蒂娃指出:“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镶嵌品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单个文本的意义是不完整的,是在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交涉、参照中变得充分与完整的,这也是选择多首古诗词进行教学的原因所在。其次,想要确定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注意文本的选择不能脱离教材体系,在关注教材文本的同时,拓展到教材以外的篇目,使教材内外的文本得到统整。
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易安词中的花意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笔者选择李清照八首含有“花意象”的词作,分为四组。一方面,从这四组词中可以看到李清照人生际遇及思想情感的转变,具有代表性(详见表1)。四组词作的选择代表李清照少女时期、婚后时期、南渡时期与晚年时期四个不同时期的人生际遇,反应出词人不同的心境。每首词都含有花意象,使得四组词之间的互文性大大增强,品读这四组词,会对词人不同人生阶段的遭遇与情感有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声声慢》一词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中的篇目,《醉花阴》一词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篇目,供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文本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做到了有机结合,能保证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不脱离高中语文课程要求与教材体系,从而确保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交流过程,精心设置问题
确定议题、选准文本后,教师要精心设置群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即学生在阅读后要完成的学习活动,这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不向学生强行灌输知识,而是将时间花在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与展示上,重视学生的交流过程,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颠覆传统单篇形式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结构。另一方面,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设置的问题决定着学生思考的方向,第一,设置的问题是对多篇文章共同发问,学生依据教师的问题进行发现与探索,在求同比异中自主获得知识,尽量少设置标准答案;第二,教师可尝试通过简洁清晰的阅读单来呈现所设置的问题,利用图表梳理与整合问题,可有效避免提问过杂。
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易安词中的花意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笔者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活动一:初读诗词——找“花”
这四组词是李清照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作,巧的是都写到了“花”,特别的意象一定蕴含着词人特别的情感。请找出词中的“花”意象,根据教师提供的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将四组词与作者四个人生阶段对应起来。
第一组,少女时期作品,其中包含“荷花”、“海棠”;
第二组,婚后时期作品,其中包含“梅花”、“菊花”;
第三组,南渡时期作品,其中包含“梅花”、“菊花”;
第四组,晚年时期作品,其中包含“菊花”、“梅花”。
活动二:品读诗词——懂“花”
“花”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但在命运多舛的李清照的眼中,却有不一样情感。对比四个不同时期的四组词,体味其中蕴含着词人怎样的心境?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阅读单(详见表2),将作者的人生际遇、所见之花与内心情感填入表格中。注:表格中的答案仅供参考,不是标准答案。
活动三:比读诗词——悟“花”
梅花和菊花是词人偏爱的意象,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从四组词中任意选取包含同一种花意象的两首词对比阅读,品味同一种花蕴含着词人怎样不同的感情,将自己的感悟以文字形式呈现。
教师示范:一种黄花两种愁绪——比读《醉花阴》与《声声慢》中的“黄花”
“黄花”的清丽孤高,落寞哀怨,寄托了词人不同生命境遇下的心绪与情怀。
《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将帘外黄花与帘内佳人相比,不言相思,思情跃然纸上;不直言愁绪,而愁情毕现,以清新俏丽之笔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抒发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深情。
《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在西风中憔悴,在风雨中凋零。昔日佳人如今孤苦无依,眼前的黄花徒增物是人非的伤感。借菊花凋残暗写年华已逝的锥心之痛。
高中阶段,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量有了一定的积累,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鉴赏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能够整合学生以往学习过的古诗词并且能够拓展延伸到课外古诗词的鉴赏,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会有进一步的提升。然而,群文阅读教学不是一种形式,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潜心设计与深刻反思,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开发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