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下南洋”,阿里、腾讯发展如何?
2019-09-18林芊芊蓝锦
林芊芊 蓝锦
在泰国,不论是市中心的大型商超,还是市郊的街边小摊,各式各样的移动收付款码随处可见。这是东南亚移动支付市场群雄割据的缩影。
将时间指针拨回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掀起出海热潮。中国电商狂奔近20年,作为基础设施的移动支付日趋完善。但同时,用户渗透率贴近天花板,为寻求强有力的增长点,阿里巴巴和腾讯以支付宝、微信为开山石,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进入东南亚移动支付战场。
在瞬息万变的金融科技市场,两年时间对于阿里和腾讯的出海之路意味着什么?两者选择了怎样的增长之路,收效如何,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呢?
以“出海造船”新模式谋求新发展
阿里和腾讯在鏖战东南亚移动支付市场时采取三管齐下的方式,即在推广自身APP(支付宝、微信)的同时,通过投资入股和技术赋能的方式以关键少数的股权结构来经营当地公司。蚂蚁金服将此投资入股和技术赋能的方式称为“出海造船”。
与传统制造业出海直接贩卖商品不同,金融企业出海首先依托的是国内用户的海外消费行为。利用在国内沉淀的海量用户基础和中国出境游客购买热潮,支付宝和微信首先在中国游客出行的热门旅游地区和城市打开突破口,建立跨境支付网络的同时,提升国内用户的支付体验和粘性。根据2019年1月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Nielsen)与支付宝合作发布项目调查显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3/4的超市和便利店已接受中国版移动支付,大约71%的免税商店和奢侈品商店也采用了这样的支付方式。提供此移動支付服务的两家占领导地位的服务商分别是支付宝和微信。
尽管中国用户在海外消费中表现亮眼,但当支付宝和微信下沉东南亚本土时,却不尽如人意。移动应用和数字内容数据分析领导者App Annie 对马来西亚Google play中财务类产品的下载量统计,微信支付跌出前100名。与此同时,根据App Annie对泰国同类统计中,支付宝排名77 ,对比排名第一的本土产品TrueMoney而言相差甚远。
但推广自有APP只是阿里、腾讯布局东南亚的举措之一,接下来重要的是通过投资入股和技术赋能的方式,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渗透率。通过投资入股和技术赋能,蚂蚁金服已在东南亚地区落地了9个给当地人使用的“支付宝”。区别于做贴牌代工的“借船出海”1.0时代和购买影视公司的“买船出海”2.0时代,蚂蚁金服此番 “出海造船”,代表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进入3.0时代。
技术赋能方面,在无现金支付平台交易额达21亿美元的潜力市场印尼,蚂蚁金服与印尼媒体集团Emtek于2018年合作上线数字钱包DANA。DANA现已与多家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印尼第二大聊天工具BBM以及印尼C2C在线交易平台Bukalapak,扩大了用户群和服务案例。在印尼多方“混战”的支付格局之中,DANA在Google play 的下载量稍逊印尼移动支付软件OVO,稳定地居于前两名。
在入股方面,阿里、腾讯在泰国支付市场的渗透率极高,如泰国本土移动支付产品TrueMoney,阿里对其持股20%。针对泰国热门移动支付软件airpay的母公司Garena,腾讯则持股39.7%。
移动支付和电商相互依存,布局电商是阿里、腾讯等巨头出海的必然之举。目前在东南亚地区,阿里与腾讯各掌一隅。阿里增资40亿美元,控股东南亚知名电商平台Lazada,腾讯投资移动电商Shopee,持股39.7%成为最大股东。这种布局,既能获得商业利益,又能安全稳妥地在东南亚市场落地,加速平台发展以及深化其与生态系统的融合,从而达到长远目标。
逆风航海,还有多少硬骨头要啃?
金融体系不完善、电商发展滞后、基础建设不全、用户的支付习惯依旧传统等问题在东南亚移动支付市场一直存在。
然而出海道路之难远不止于此。采取“出海造船”模式的腾讯和阿里还将翻过牌照审批、财团竞合关系、海外员工融合三座大山。
采用技术赋能、投资入股的方式落地本土支付工具,必然需要面对支付牌照审批难题。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过程缓慢而煎熬。在东南亚当地拿到执照的企业大部分有一定背景或者本身隶属于大财团,其中还有很多本地大公司历时多年都没有申请到当地牌照。据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的负责人透露,他们耗时两年才最终申请到牌照。
除了牌照申请困难外,东南亚国家的电子钱包监管政策严格,甚至一些国家有缩紧之势。以越南为例,越南国家银行SVB要求电子钱包账户必须与该用户个人名下的银行账户绑定,也就是说,如消费者在越南没有银行账户,就无法享受电子钱包服务。而截至2017年,只有40%的越南成年人开设有银行账户。此外,2018年越南政府加大了对匿名数字钱包相关的非法赌博行为的打击力度,这方面的监管规定更是进一步收紧,移动支付平台的短期发展必定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除此之外,与海外员工的融合对中国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难题。蚂蚁全球本地化菲律宾负责人沈奕飞透露,快乐、随性的菲律宾年轻人不理解中国同行“拼”字打头的工作理念,在团队建设上,他花费了许多时间。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腾讯的海外管理中。
同时,在与当地财团合作的过程中,怎样维持一种健康的竞合关系,也需要重新思考。当地财团一方面看到了阿里和腾讯在移动支付方面的成功经验,也认可移动支付会给本国商业生态带来巨大好处,但同时财团并不希望这一领域的绝对控制权不在自己手中。
目前东南亚移动支付市场局面尚不明朗,但可以推测,随着全球移动支付全面崛起,一些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将会在各方的推动下被解决。虽然当前东南亚移动支付市场入局者甚多,但所谓分久必合,再胶着的“战况”也终有明朗的一天。在未来市场升级洗牌的过程中,必定存在强者通过收购合并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益的可能性。
此外,出于各国需对金融命脉予以把控的现实,海外移动支付垄断者几乎不可能出现。以印尼为例,印尼电信、曼迪利银行、印尼人民银行、印尼国家银行和国家储蓄银行将整合各自的移动支付服务,推出名为LinkAjia的数字支付平台,旨在制衡海外移动支付金融公司。
目前中国众多金融公司进入东南亚移动支付市场力求“分一杯羹”,在此过程中需要汲取前人经验,融入当地市场环境,尊重当地政府监管。
未来,作为中国移动支付领头羊的阿里和腾讯是否能够荣膺战果而归?我们拭目以待。
·联系编辑:13059694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