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电商精准扶贫创新体系的构建

2019-09-18申瑀琴

时代人物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精准社交

申瑀琴

以电商平台为主要扶贫渠道的经济形式是现代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通过完善的基站建设,在贫困地区铺设互联网络,不仅可以为社交网络的全覆盖奠定基础,同时,能够进一步实现以电商平台带动特色产品销售的目的,推进区域产业规模化、集成化,全面落实新时期减贫、扶贫的规划目标。

当前阶段以社交电商为基础开展精准扶贫项目面临的管理问题

扶贫区域的产品特色不明确。在以社交平台为渠道开展电商扶贫工作时,部分地区由于产品缺少特色,使得产品的销量达不到预期。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通常存在品种点一、生产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等方面的问题。在复杂的产业竞争环境下,缺乏综合竞争实力,使得电商扶贫项目的推广难度提升。一些农业种植、养殖户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逐步将经营、生产的重点从特色产品转移到热销产品上,放弃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引发羊群效应,使得热销产品供过于求,出现滞销现象。

扶贫资金的配置不科学。为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的成效,地方政府往往会为电商扶贫项目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地方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经济产业的联动发展等提供必要的保障。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前大部分扶持资金由地方财政管理部门把控,对于电商项目投资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使得扶贫资金的整体利用效率不高,资金分配不合理、与扶贫建设项目规划不配套,降低了地方扶贫的有效性与精准性。

社交电商的人才储备不充分。以社交平台为主要渠道进行扶贫工作,需要参与农户、个体等具备一定的电商知识,对电商网络带来的销售效益有着准确的认知,并以现代销售、管理、生产理念为指导进行具体改革,转变传统小农思想,突破生产规模、形式、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局限性。然而,当前阶段,贫困地区的电商人才储备不足、农户对电商销售形式不了解,进一步限制了精准扶贫的全面开展。除此之外,农户面临技术性问题缺乏有效的反馈渠道、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也成为制约电商平台建设的关键要素。

以社交电商为着眼点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实现市场信息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线上销售,通过电商平台提升特色产品、当地农产品的经营、生产效益,是现阶段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向,不仅可以打破信息壁垒,缓解贫困地区信息孤岛现象,实现市场与产品的有效对接,还能通过动态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生产、经营规划,最大限度的降低市场风险对种植、养殖个体的不利影响。现阶段,部分贫困地区的经营活动仍旧是依照原有的生产经验进行指导,对市场动向把握不精确,供需结构不合理。利用电商平台可以进一步把控供需形式,找准市场定位,借助互联网经济强大的销售网络,完善产品销售产业链。

多角度实现扶贫目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式较为落后,这种落后不仅包括收入、生产方面的了落后,还包括消费、医疗、教育、通讯、交通等基础民生建设方面的落后。依托社交网络,构建多元化、多角度的扶贫机制,通过对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的深入开发,农户可以有效把握销售产品的主导权,从教育、资金、信息等角度出发,多角度的开展扶贫工作,最终落实多维扶贫的目标。

拓展扶贫地区产品销售渠道。搭建贫困区域电商平台,为商贸服务功能的完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奠定了基础。贫困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大部分是农业相关产业,但大部分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由于基础设施问题,使得市场对接渠道相对单一,产品价格过低,种植户的经营效益很难得到保障。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打破了原有市场渠道单一的局面,在农业种植的過程中融入了先进技术理念,交通体系的建设更加完善,实现了供给的平衡,从而让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摆脱弱势困境。

利用社交电商推进精准扶贫进程的有效对策

积极发挥政府引导职能,科学规划考核目标。为确保社交电商平台的实际利用效率,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的整体目标,需要政府积极发挥引导、协调、保障、管理方面的职能,制定科学的扶贫规划,在提升电商扶贫项目效益性的同时,遵照可持续管理的原则,充分考虑产业竞争形势与市场不确定影响因素,预留弹性管理空间,调整精准扶贫的实际目标。除此之外,由于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因此,应该设立动态、严格的问责机制,实现统一的考核,建立第一责任监督体系,对参与扶贫的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进行全过程监督,结合考核目标,对扶贫任务的实际完成度进行评估,依照评估结果实行奖惩。

发挥特色产品的优势作用,推进社交电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地方政府应以地方产业资源优势、生产环境优势与经济特征、市场条件为基础,积极推动产业规模化、集成化发展,如加强贫困户对农业生产规划了解,扩大群众基础;推动贫困地区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优势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产业结构科学、具备鲜明特色的经济发展体系。在特色农业的建设方面,应在注重区域林下经济、养殖项目、生物能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的同时,以可持续原则为指导,平衡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发挥特色产品的品牌作用,进一步提升贫困区域社交电商体系的建设进程,为精准扶贫阶段性规划目标的落实夯实基础。

加大对电商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投入,为电商扶贫项目提供专业人才。电商人才是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以电商平台为主要途径完成精准扶贫任务的重要人力资源。在培养贫困地区电商人才队伍时,应合理发掘职业教育资源的价值,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为新型电商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缓解贫困地区产品产量低、销售难的问题。在电商人才的引进方面,政府部门应设立合理的激励指标,聘请优秀的职业教师下乡扶贫,开展专业的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培训,如面向贫困群众教导开办网上店铺、店铺布置、产品发布、营销活动以及内容推广等。采用网络教学与现场指导等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对区域农业生产、销售进行技术指导,为电商平台在贫困地区的有效推广提供教育保障。

完善贫困地区交通体系,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全面建设提供物流基础。在搭建社交电商平台、推进精准扶贫进程的过程中,应该依照统筹资源、协调建设的原则,完善区域交通体系的建设,为后续通讯、教育、医疗等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奠定基础。同时,完善的交通系统也可以带动电商销售的发展,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推进互联网络的铺设工程,实现建设无线城市的目标。具体来讲,在完善网络设施建设阶段,应该针对贫困区域的主要城市、网络需求相对较高的乡镇等进行无线网络大范围铺设。与此同时,在物流网络的建设方面,应该适当融合智能管理理念,搭建智能物流管理体系,提升配送服务的效率与质量,逐步建立起集智慧物流、专业配送、仓储服务、产品展览、线上销售、配套管理、金融结算、信息共享于一体的创新扶贫产业体系,实现扶贫资源的高效、科学整合,搭建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现代管理平台。

针对当前阶段以电商平台为基础的精准扶贫实践问题,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主导、指引作用,鼓励农户将生产、经营重点集中到特色产品上,合理分配扶贫资金,大力培养、引进复合型电商人才,打造服务更健全、信息更准确、产品与市场对接更合理的社交电商平台,为新时期的精准扶贫提供更多元化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李占强.平台电商的颠覆性创新研究——以淘宝网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6);

[2]周彬彬.新时期社交网络下的市场营销现状及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No.306(06);

[3]李巧丹.基于大数据的特色农产品精准营销创新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6);

[4]黎星池.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商论,2019,782(07).

(作者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精准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比亚迪集团扶贫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