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会思考,生活更美好

2019-09-18侯瑞

信息化建设 2019年7期
关键词:杭州大脑系统

侯瑞

杭州“城市大脑”从治理交通拥堵入手,逐步扩大应用场景,现在建设已经步入了快车道

7月10日,杭州市政府在云栖小镇举办了“城市大脑”2019年中发布会,对杭州“城市大脑”建设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通报总结。

诞生于2016年4月的杭州“城市大脑”,从治理交通拥堵入手,逐步扩大应用场景。特别是在2018年,杭州市委召开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动员大会后,“城市大脑”的建设步入了快车道。经过200多天,29个专班、300余人的集中攻坚,如今的杭州“城市大脑”已经形成了11大系统、48个场景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城市会思考之“五位一体”的顶层设计

杭州“城市大脑”建设以“五位一体”为顶层架构,即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成为城市数字化的核心引擎。在五大领域之下,细分为各子板块。本次发布的11大应用系统,就是包括警务、交通、城管、文旅、卫健、房管、应急、市场监管、农业、环保、基层治理等。各子板块以信息化系统做支撑。同时,充分发挥全市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成效,并通过补齐短板、融合计算,形成一体化的“城市大脑”体系。

本次发布会上,杭州提出了“531”的逻辑体系架构。其中,“5”即“五个一”:打通“一张网”,一张确保数据无障碍流动的网,通过统一标准,支撑“城市大脑”的数据资源需求;做大“一朵云”,一朵将各类云资源连接在一起的“逻辑云”,当前其主体基于杭州市政务外网构建,既保障数据安全,又支持对外互联互通;汇聚“一个库”,将各部门、外部数据的“小水库”向“大水库”汇聚,形成城市级数据仓库,同时做好数据治理,确保数据鲜活、在线;建设“一个中枢”,作为数据、各系统互通互联的核心层,实施系统接入、数据融合、反馈执行,目前已初步建成;建强“一个大脑”,在全市实施统一架构、一体化实施,彻底打破各自为政的传统建设模式,实现市、区两级协同联动,防止重复建设。

“3”即“三个通”:第一个“通”是市、区、部门间互联互通。杭州的政府信息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不少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这些系统也存在着条块分割、自建自用的现象,甚至同一部门的系统内部都不互通,而这些问题正是“城市大脑”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第二个“通”是中枢、系统、平台、场景互联互通。杭州将以中枢为核心,系统贯穿全市,场景覆盖全域。目前的中枢系统已联通25个部门、17个区县(街道),接入公共服务提供商20家,接入系统61个。第三个“通”是政府与市场的互联互通。杭州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建设机制,当前已有50余家企业参与到“城市大脑”建设中,并成立了云栖“城市大脑”公司、“城市大脑”停车运营公司、“城市大脑”云医公司等,实施市场化运作。

“1”即“一个新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大脑”通过全面打通各类数据,接入各业务系统,实施融合计算,将为城市建设一个会思考、能迭代进化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未来,“城市大脑”将会随时为杭州市民、来杭游客提供服务,如同道路、水电一样,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生活更美好之就医“最多付一次”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围绕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把舒心就医的切入点之一放在减少付费环节上,推出舒心就医“最多付一次”服务,把原来的医生诊间、自助机多次付费减少到一次就诊就付一次费。继今年4月2日“先看病后付费”舒心就医在杭州11家市属医院上线后,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实施的“城市大脑·卫健系统”已陆续接入了全市245家公立医疗机构,包括38家区、县(市)级公立医院、19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家省级医院(省人民医院)。7月1日起,患者在这些公立医院就医,可以在就诊结束后在院内一次性自助付费,也可以回家通过手机支付医药费。

发布会上,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孙雍容介绍说:“在前期应用的基础上,我们对舒心就医的具体服务环节作了优化,并实现了多项新功能。”在服务优化方面,一是废除先签约后应用的环节,二是增加了开通服务和付费入口。同时实现了两大新功能,一是通过提升改造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了健康档案互联互通,让医患便捷查阅。6月底前,全市245家公立医院医生实现诊间调阅应用全覆盖,并通过手机向市民开放,不仅实现医生诊间看得见,而且让患者自己点点手机也能查看。二是核心数据实时在线,让管理更加科学。全市245家医疗机构在提供“舒心就医·最多付一次”服務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医疗数据的实时在线,管理者能通过实时在线数据掌握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当前医疗业务运行情况,并利用数据分析提前预警。

孙雍容表示,医院充分信任患者是实施“最多付一次”舒心就医的基础。一次就诊“只付一次费”,方便的是老百姓,改善的是医患关系。

生活更美好之旅行“多游一小时”

今年以来,杭州市文旅局聚焦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和市委主要领导关于深化“城市大脑”建设系列指示要求,针对民众反映最多的堵车、排队、等候等旅游治理“痛点”问题,以让游客“多游一小时”为重点应用场景,推出“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和“数字旅游专线”四大便民服务。

针对节假日住宿难问题,利用市场平台流量资源,开发推出“找空房”微信小程序。前端空房展示平台对接8561家酒店,实时显示酒店空房情况;后端库存管理系统对接PMS、OTA等平台。游客通过小程序或者拨打旅游咨询服务电话96123,10秒就能基于实时定位和价格偏好,找到适合自己的附近空房。

游客到景点打开支付宝,在闸机上扫付款码直接入园,免去窗口排队购票,实现20秒入园。线上游客只需网上预订门票时输入相关信息,线下即可直接扫码入园。基于支付宝、深大智能连接中枢系统,数据互通再造服务流程,缩减了游客窗口购票环节,每次入园时间从原先一分半钟缩减到20秒。当前全市已完成22个景点闸机改造。

通过在酒店大堂设置自助入住机,打通酒店PMS、公安登记、门禁、收单交易、OTA预订、酒店直销等六大系统,游客仅需“扫描身份、人证对比”“查找订单、确认入住”和“制作房卡”三步操作,即可自助快速办理入住和退房。全程自助办理仅需30秒,为每个房间办理入住平均节省约4分钟,既提升游客入住体验,缩短游客办理入住排队时间,又提升酒店前台服务效率,通过“机器换人”节省前台人员。当前全市已完成75家酒店自助升级。

与公交集团、微巴士等企业合作,利用双休日1000多辆闲置车辆资源,在火车东站、富阳、桐庐、建德和千岛湖等高铁站以及武林广场、湖滨步行街等商业中心,开通直达景点及酒店的数字旅游专线。同時通过“杭州数字旅游专线”微信小程序,提供线路信息、景点资讯以及在线预订等服务,游客一站直达目的地,提高游览转场效率。依托游客轨迹、铁路预订、公交运行等各类数据汇聚“城市大脑”,进行关联分析与运算,科学规划专线路线,动态调度班次时间,探索形成数据匹配资源与市场化运营的旅游交通服务新模式。当前全市已开通22条数字旅游专线。

6月25日,杭州数字公园卡全面试行。依托“城市大脑”强大算力和数据支撑,西湖风景名胜区以原有票务系统为基础,充分融合公安、市民卡、支付宝、景区数据中心等数据,实现了线上开卡,“城市大脑”系统自动同步完成信息比对和身份证关联,实体卡变身数字卡,让杭州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办卡。

生活更美好之泊车“先离场后付费”

近几个月,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专班以“便捷泊车”为核心宗旨,深入推进停车系统首个便民服务——“便捷泊车·先离场后付费”工作。与传统的停车付费模式相比,“先离场后付费”的车主,无需任何行为即可快速离开停车场,为车主节省离场时间。同时,车主一次绑定,全城通停,停车系统为市民提供了“全市一个停车场”的便民体验。在支付方面,“先离场后付费”目前已经开通了支付宝、银联的支付渠道,并在不断增加微信、市民卡等其他渠道,让市民停车支付可自由选择。

目前,“先离场后付费”已实现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景区、钱塘、余杭等区域的覆盖,其中包括各城区几个主要商业综合体、医院等大型停车场,如上城区湖滨银泰、下城区嘉里中心、江干区杭州大厦501等。系统开通场库1859个,覆盖泊位263637个。同时,停车专班还在积极探索抬杆工作,在政府投资的75个停车场率先落实抬杆,在量的基础上加速质的提升。

不仅在泊车支付环节能够提供便利,杭州“城市大脑·停车”专班还将提供违停提醒、无杆出入、停车数据全接入等服务,让广大市民预定停车位、室内引导寻车、缴费不排队,真正实现停车无忧。目前,这几项功能已经在云栖小镇实现。云栖小镇全域22个停车场6495个停车位,能通过计算,实现全域停车位实时调度。

生活更美好之“非浙A急事通”

为方便市外群众来杭办事需要,6月28日,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通告,推出“非浙A急事通”便民利民措施。该项便民措施一经推出,广大群众普遍点赞。

据了解,此项便民措施之所以能出台,除了杭州市委、市政府和公安交警部门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背后更有杭州“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和“城市大脑”建设的强力支撑。经过“城市大脑”的“数据治堵”,杭州交通拥堵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杭城交通的承受度提升,为便民措施的实施提供了通行空间。同时,“城市大脑”“数出”了早晚高峰,杭州主城区有30万辆车在路上跑,这为“非浙A急事通”便民措施的推出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此外,“城市大脑”实现了对入杭的非浙A车辆的“精准画像”,可以准确识别临时来杭、时常来杭、长期在杭等车辆的类别,为一个自然年度内允许通行的次数不超过12 次、每个自然月不超过3次的通行规则制定提供精准测算。

生活更美好之“一键护航”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今年 6月2日,“城市大脑萧山平台·一键护航”功能正式上线。其目的便是使救护车在不闯红灯、不影响社会车辆的前提下,安全、快速、顺利地通过每一个路口,打通全自动绿色通道。

萧山区启动的“一键护航”,针对一定等级交通事件,需派遣特种车辆到现场进行紧急救援,通过系统设置及运算,可开辟救援的交通“绿色通道”,为伤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救治时间。据统计,“一键护航”启动后,实战救援平均提速50%,平均节省时间30%,平均控灯率90%以上。

除了以上的便民服务应用场景,本次发布会上还发布了两项指数——“街区治理·停车指数”和道路延误指数。“街区治理·停车指数”现在主要应用于杭州市上城区市一医院周边,通过对市一医院及其周边泊位进行盘点,实时掌握空余泊位数,实现了停车资源从散点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快速知道“停哪里”,进而改变行为模式,用“软文明”取代“硬隔离”,让城市更顺畅。道路延误指数则由余杭区政府发布。在未来科技城,48个主要路口宛如在一个智慧大脑的控制下,智能地根据实时路况,随时调整信号灯,疏通各个拥堵痛点。由道路延误指数为基础构建而成的智慧蓝图,已经雏形初现。

猜你喜欢

杭州大脑系统
杭州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