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触媒理论在逗留景观中的运用
——以宿迁“公园+”微更新计划为例

2019-09-18吴磊胡砚蒋东尼

园林 2019年5期
关键词:触媒宿迁空间

吴磊 胡砚 蒋东尼

“微更新”是一种从细小地方入手,能激活整片区域活力,让空间焕然一新的手法。这一理念的源头,是2012年2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分论坛“城市的使命与未来”上,提出的“重建微循环”理论,即不要迷恋巨型城市,要树立“小就是美,小就是生态”的观点。在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改造已经成为日渐热门的话题。但老建筑和老公园的改造过程,像一场考古挖掘,随时有新问题和新亮点呈现。老城区大拆大建容易伤筋动骨,因此改造更要“温柔细心”。本文在宿迁“公园+”微更新计划的基础上总结三种可逗留公共空间,来阐述如何通过“微更新”,用小而美的方法改造城市景观。

1

1. 宿迁微更新计划框架

1 城市触媒及微更新理论研究

1.1 城市触媒

城市触媒是指能够对城市发展和建设产生影响,激发或抑制城市某一特定片区建设进程的政策或项目。

城市设计触媒效应从城市触媒效应的角度说明:城市设计项目不仅是一项最终产品,而且是一个可以刺激和引导后续开发的重要要素。如果把一个城市设计项目的整体作为触媒点的话,由于每个城市设计项目的地段形状不同,其作用点的形状体现也会发生差异,主要表现为点触媒、线触媒和面触媒三种形式,宿迁微更新计划就涉及这三种情况(图1)。

城市触媒的具体操作方式,体现为“微”概念向城市建设方向的延伸。微更新理念最早被运用于老城区个别建筑的更新上,但随着这种模式的普及,有些专业团队开始将微更新理念扩展至社区乃至城市层面。微更新理念继承了城市有机更新理论[1],在整体保护老城城市肌理和风貌的基础上,强调通过自下而上的动员和居民参与,尊重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把握地区各系统的核心问题,并采用适当规模和合理尺度,对局部小地块进行更新,以形成老城自主更新的连锁效应,创造出有影响力、具归属感、享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空间形态。

1.2 微更新模式

与传统的城市更新模式相比,微更新模式弱化了开发商与政府的作用,强调自下而上的更新机制,具体包括以下特性。

1.2.1 资金来源

传统城市更新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补贴与开发商投资;而在微更新模式下,除了以上两种方式,还可以利用小额信贷、社区基金等新型平台,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

1.2.2 开发模式

传统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流程简单,基本流程顺序为:划出开发区—居民获得赔偿后搬迁—区域夷平重建—注入商业或配套住宅办公,整个过程颇为“粗暴”;而微更新模式强调尊重开发地区的固有特质,对老城进行有机更新,不是推倒重建,而是注重“肌理修复”,以人为本,由居民自主选择是否搬迁,仅在节点地区考虑进行大规模开发,注重城市更新在时间上的延续性。邻里进行填充、有机更新来使传统邻里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在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达到新与旧的完美融合。

1.2.3 社区培育

传统城市社区是围绕政府相关部门形成的,向心力弱,感知度不高;而微更新模式强调自下而上的新型社区培育,围绕居民形成新社区,形成自主更新机制。

在一些西方国家,以小型的社区公共空间为主体改造对象的局部微更新方式,已经成为带动社区活力、提升社区空间品质的新举措,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德国柏林近10年就有3 000多个“邻里管理”项目,充分体现了柏林社区微更新类型的多样性,社区微更新成果有“家长学校”“青年创意工坊”“联盟球场”等多种项目类型[2]。国内一些城市中心城区的老式里弄内,为提高空间利用率方便居民生活,采用“共享模式”对社区进行微更新改造,如共享客厅、共享书房、共享洗衣间、共享晾衣场、共享充电墙等。

1.2.4 组织架构

传统城市更新模式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商实施、设计师参与,公众则是游离于体系之外。而微更新模式将公众放到核心地位,整个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体系之中,由设计师提供专业建议,由政府部门主导,研究制定相应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实施管控以维护公众权利,从而实现多方服务,保障公众利益。宿迁市园林局曾经就“宿迁公园+微更新”计划进行民意调研,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民众普遍对于公园的参与性、功能型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要求。公众参与则能更有效改善和实现居住环境的“社区微更新”项目,并得以推广和应用。

1.3 微更新理念操作步骤

1.3.1 结合城市触媒理论,甄选更新触媒

1989年,美国学者韦恩·奥图(Wayne Atton)和唐·洛干(Donn Logan)在《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中提出“城市触媒”(Urban Catalysts)的概念[3]。触媒并非单一的最终产品,而是一个可以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的元素,目的是促使城市结构持续与渐进地发展。同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首先进行更新改造的地段便有可能成为触媒点,进而促进周边土地的更新改造。其难点在于对触媒地段的选择以及如何定位地段,从而激发地段成为触媒点。

行动规划是将静态规划转变为动态规划,将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实施、城市建设行动相结合的过程,以期从目标到策略、从方案到实施,为城市政府提供一揽子城市空间建设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弹性设置,寻求出最适宜城市发展的现实路径,尤其是可以为决策者和开发组织者提供全程解决方案。而微更新模式无法像传统更新模式那样一步到位,但它具有很强的弹性与时间延续性,在具体的空间落实过程中,应按照实际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时对分期实施计划进行调整(图2)。

2

2. 宿迁城市“公园+”生长网络

3. 树与廊有机结合

4. 近、中、远空间关系的处理

1.3.3 构建更新机制

微更新理念的更新机制包括实施机制与保障机制两方面内容。实施机制主要是对具体实施计划中每一步的开发模式、资金来源和担责主体进行说明;保障机制主要是在节点开发结束后,通过自下而上的手段构建自主更新机制,保证地段的可持续发展。

2 城市触媒理论在逗留景观中的实践

2.1折纸花廊——逗留空间的界面效应

细节设计对于在公共空间中创造驻足和逗留的条件,进而带来场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催化剂”作用。如果空间荒寂而空旷,没有座凳、柱廊、植物、树木之类的东西;如果立面缺乏有趣的细部,如凹处、门洞、出入口、台阶等,人们就很难找地方停下来。相反,适于户外逗留的最佳空间大都具有无规律的立面,并且拥有各种各样的支持物。当空间的界面具有了吸引点,就有可能引起公众的注意,使其停下来感受空间所带来的愉悦。

折纸花廊的所在位置原道路过于宽敞,仍然保留着之前公园主干道的特点,并且由于两旁缺乏引人驻足的景观内容而显得十分沉闷。它似乎成为一处车行和人行道路之间的过渡空间,存在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引导路人快速通向下一个区域,而并没有为那些外出散步的人群增添任何乐趣。

有研究结果表明,C-S-H凝胶对Pb2+有吸附作用,对于掺杂Pb2+的C-S-H凝胶,可能发生如式(1)和式(2)所示[8]:

设计后的花廊形成了独立的金属片材表面。除了有趣的外形外,这种设计结构还带来很大的静强度,在常温条件下除了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外,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刚度)和在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应力分布、变形形状、屈曲模态等)特性也有所增加,不再需要任何其他支持性次级建筑。这些轻型金属外观元素的重复使用和仔细排布创造了一种持续的光影闪变效果,给予这座花廊以丰富多变的景观外貌。具有艺术气息和充满活力的界面总是会吸引人们自主或不自主地驻足观看,而驻足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可能有潜在事情或活动的发生。

花廊座椅的设计也颇具用心,鉴于公众都不希望自己的歇息“领域”受到他人“侵犯”,但又不喜欢独自孤坐的情况,座椅的设计安排符合“臂长原则”,花廊借助花坛错位的手法,使相邻座位的间距保持在一臂左右,以满足人们对“自我领域”的心理需要。

2.2 周末书场——线性树廊中的“壁龛效应”

近年来,宿迁市宿城区每逢双休日在市区黄河公园开设周末书场,邀请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市民表演传统和新编剧目,深受宿迁市民喜爱。周末书场选址在宿迁黄河公园滨水的树阵边,场地原为树阵广场,年久失修,缺少可逗留的文化活动空间。

扬·盖尔在有关停留空间设计理论中提到,当建筑物的墙体由柱子或墙垛构成“凹”型空间时,这些空间往往很受欢迎,常常是人们愿意驻足和停留的空间,因为它可以满足人们寻找依靠的心理并给人以安全感。与此相似,立柱、雕塑或一棵树也可以成为人们依靠的对象,使其产生与壁龛相类似的心理效应[4]。根据这个理论,设计师利用场地里原有的树阵花坛,对其进行优化以及功能的叠加,从而形成一个线性树廊(图3)。

3

4

树廊意境的体现关键在近、中、远空间关系的处理(图4)。树廊下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延伸感,这种深远感受增加了空间的静谧体验,与树廊旁的河流景观相得益彰。树廊空间越长,空间尽头的聚焦性越差,模糊性与深远性越强。树廊形成的空间是一种拱形廊道,给人安全静谧的体验,容易使人产生驻足停留的想法(图5)。

这次改造的目标是为城市提供以往缺失的空间,同时挖掘其作为一个滨水公园的原始特色。通过减少广场表面特定交通空间的冗余,以及将“更多绿色空间”和“更多表演空间”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要求完美融合,使得该项目成为一个成功的改造修复范例。

2.3 鸣凤漙公园“水湾桥”——视野景观的营造

域开始部署规划,纳入宿迁“公园+微更新”计划里,对场地进行局部分阶段更新,其中最重要部分,便是对其道路的改造。

设计重点体现“变废为宝”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原有废弃鱼塘、古黄河堤坝,通过设计“水湾桥”这个景观触媒将地块串联,使运动、科普、观光、休闲等功能融为一体。作为在混凝土城市下的宁静之所,设计师希望通过设计将人群引至溪水边(图7),将匆匆的路人从繁华与喧嚣中抽离出来,亲近水源,享受美景所带来的宁静。

5

6

7

鸣凤漙公园位于宿迁市宿城区的闹市区,占地面积约25 000 m2,地块紧邻古黄河故道,周边主要为住宅及文教用地(图6)。最初的场地是一片水塘,周边地块开发后,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常常有市民将此处当成生活垃圾倾倒之地。2015年初,宿迁市政府对这块区

触媒“水湾桥”的创意灵感来源于黄河“九曲十八弯”之形,似桥非桥,兼具交通、休闲、观赏、生态观察等多种功能,形成城市生态绿岛。水湾桥穿行其间,桥两侧种植池杉、水杉等乡土树木,形成“人在桥上走,树在水中留”的奇美景象。作为景观触媒,大大增加了人群在此区域内的逗留时间。

盖尔在斯德哥尔摩所做的研究中发现,城市中座位质量与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综合质量较差空间内的座椅常常被闲置,使用率仅为7%~12%;而综合质量较高的空间座椅则很少闲置,使用率可达70%左右[5]。就座位的使用而言,盖尔认为这样的情形是一种最佳的状态。当座位本身的属性达到要求之后,让人们能坐下来,就需要在空间中设置一定的“吸引点”,以丰富人们的视野,吸引他们停留和参与(图8)。因此,在一个高品质的空间内,有了理想的座椅,就如同梧桐引凤凰一般,能够吸引行人停留和坐歇,也就为激发或激活潜在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可能,从而有助于增添公共空间活力,也有助于丰富公共生活内容(图9)。

8

9

8. 给人安全静谧的体验

9. 融入场地的水湾桥

10. 水湾桥将人引到水边

11. 视野极佳的停留空间

12. 高品质的活动空间

3 结语

面对国际大都市的建设目标和土地资源紧张的新条件,“微更新”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以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为对象,在不涉及用地性质、容积率等指标调整的前提下,摸索出一个切实改善居民日常生活、易操作易实施的更新方法。看似小修小补的微更新,相比起大拆大建是更先进的一种城市改造模式。社区“微更新”、环境“大提升”,城市存在衰老的一面,微更新是“抗衰老”的良药,为城市增添更多高品质的逗留空间。

猜你喜欢

触媒宿迁空间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空间是什么?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姑娘登上珠穆朗玛峰
创享空间
低汞触媒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
电石法聚氯乙烯氯化汞触媒消耗评估方法
电石法聚氯乙烯中低汞触媒的应用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
低汞触媒试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