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兴传统工艺的路径选择(1927-1937)
——以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为中心的考察

2019-09-18武晓媛

关键词:手工业传统工艺手工艺

高 策,武晓媛

(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传统工艺作为中国珍贵的传统技术经济资源,是研究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当前,针对传统工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不同程度地研究和探讨。其中,彭南生对近代手工业的经济、技术定位的中间经济理论和技术进步、市场导向的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的半工业化理论影响较大。[1],[2]本文聚焦于中国工业化早期的南京国民政府,围绕“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问题,以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为支撑,以南京实业部为考察对象,着重探讨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思想和行动策略。

一 理论支撑: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一)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引入

传统工艺的工业化与现代化问题究其本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谈到,“手工业”是一个把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混淆起来的统称,它通常包括了家庭手工业和手艺开始到很大的手工工场的雇佣劳动为止的所有一切工业形式。[3]410-411列宁界定了手艺的定位,它实际上是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需要借鉴、吸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该问题的研究。若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形来思考传统工艺问题,其实质则是传统农业国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与传统工艺为代表的传统技术经济资源关系的问题,这正是发展经济学的基本问题,需要引入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4]

直至二战之后,发展经济学才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新兴学科,从西方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1)关于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认为是美国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Ragnar Nurkse)的Problem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1953年);一种认为是中国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1945&1949年)。若从影响力上衡量,拉格纳·纳克斯之作胜过张培刚;若从应用效果上衡量,考察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近几十年成功的工业化,张培刚的理论无疑是发展经济学的基础。张培刚著《农业与工业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就提出了指导战后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发展理论,即以资本积累为唯一决定因素的唯资本论、以进,口替代工业化为途径的唯工业化论和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手段的唯计划化论[5],但却忽略市场与制度两个重要因素(2)事实上,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才改变了之前过度主张国家计划管理,重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迈入政治经济制度分析时期,注重用制度分析法剖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此外,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出的上述理论,脱离了发展中国家实际的经济情形,故用它们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为此,引入中国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

从理论本身看,它既立足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发展现实,又着眼于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一次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如何走上工业化道路[6]1;从时间上看,该理论提出的时间与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同步,甚至更早。尽管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但思想上的酝酿,却早在30年代初便已开始[6]序言;从认识上看,农业国工业化理论较西方经济发展理论更早地认识并主张要以竞争和市场机制为基础。针对中国的情形,特别指出社会制度是中国工业化开始和实现的推动力量。[6]260

(二)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本主题的关系

首先,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强调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实现路径,不只是单纯地发展机器制造业,还要推动包括手艺或手工业在内的传统技术经济资源的工业化演进。[6]268因此,手艺和手工业作为机器工业的技术补充乃至直接技术基础,具有专门讨论的空间。其次,张培刚认为农业国工业化是一个动态演进和发展过程,强调历史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厘清农业国的技术经济发展史,找到其落后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再次,张培刚还较早地对农业国的工业化发动因素问题做出过开创性的探讨,指出生产技术是发动工业化的核心要素却不是唯一要素,认为除技术外,制度、人才、资金、组织、外贸以及劳动力等都是发动并定型工业化的重要因素,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良性互动、合力推进。[6]32-45最后,张培刚强调政府在农业国工业化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应担负的责任,特别指出在农业国工业化初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性,政府实施积极干预的必要性。[7]568,575

鉴于此,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为本文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复兴传统工艺的思想和行动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把它作为理论支撑来指导当时实业部组织下传统工艺工业现代化探索的历史研究。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期间,南京实业部遵循“先知而后行”的基本思路,采取“专家论证+政府审核”的政策制定方式,以1930年全国工商会议、1935-1937年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契机,组织过两次关于传统工艺工业现代化问题的集中讨论,制定并次第执行许多行之有效的行动策略,以期最高效、最迅速地实现传统工艺复兴。

二 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设计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传统工艺在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重振传统工艺的技术经济优势、推动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仍然是破解国家技术经济困局的主要任务。然而,现实是手工艺因技术上、管理上未能改进而日见衰退,尤其是1929-1933年西方工业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并渗透到中国广大农村,更加剧了国内手工艺的衰落,手工艺亟须复苏和救济。实业部强调在振兴民族基本工业的前提下,“指导人民改良固有之特种产业,如丝茶瓷器纸张之类,而于工业之保护奖励提倡调查诸端,同时更予以深切之注意”。[8]序二为此,国民政府依托中央实业部(3)国民政府实业部是1930年末由工商、农矿两部合并改组成立的,它是当时管理全国实业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包括林垦署、总务司、农业司、工业司、商业司、渔牧司、矿业司、劳工司、合作司。关于手工业改良事项是实业部工业司管理的主要事务之一。韩君玲《中华民国法规大全(1912-1949)》(点校本)第10卷补编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以全国工商会议为契机(4)1930年11月1日至8日,南京实业部组织召开了国民政府首届全国工商会议,此次工商会议较先前北洋政府举办的全国临时工商会议,规模更大、影响更深。仅参会代表就多达220人,其中以工商业界著名工商业者及经济学术专家为主体,并含海外华侨、中央各部会、各省市政府代表及实业部主管人员。本次会议共提交议案412件。《全国工商会议汇编》[G].南京:实业部总务司编辑科,1931。,目的是“厉行工商政策、促进生产事业、发展对外贸易、增益国民经济”[9]6,组织工商政学界人士进行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重要问题的讨论,其中手工艺和手工业成为一项重要议题。

图1 全国工商会议会场图[9]

(一)思想层面:关于传统工艺价值的探讨

经济动机支配着工商政学界对传统工艺的价值进行重新思考。出席本次全国工商会议的代表出于发展国家工商实业的直接目的,重申了手工艺和手工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价值。

一是主张中国走一条渐进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强调传统手工业是现代机器工业基础的技术价值。代表们阐释传统工艺是机器技术的补充,应当进行提倡和保护,逐渐地由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周钟歧结合当时中国农村正遭遇工具粗劣、方法迟钝、获利极微、农民贫困、无法购用机器或与机器竞争的实际生产情况,倡议发展新式工业的同时也要顾及固有的家庭手工业,以手艺之长补机器之短。他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缓急,把工业种类详细分别等级,定出发展先后程序。第一步便是设法进行手工工具、技术改良及方法改善,限制同类机械制造工业。这样既保护手工业在新工业中的地位,又避免国家工业的畸形发展。[9]388周星堂、刘秉义主张国人尽全力发展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制作能力,以发达国货经济。他们指出提倡手工业的方法是要着重工商之间的配合,制造改良与销路推广同时推进,实现生产方式由手工而渐进于机制,庶足以抵外货而挽利权不惟。[9]452

一是从实施社会救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代表们指出发展手工业的重要意义。广东潮梅国货工商业联合会强调手工业不只是辅助机器工业的良伴,更是一项养活平民生命的唯一出路,因而绝不可忽视。建议中央政府“分别调查全国究有手工业出品若干,按照各地情形分别减免出口货原料税则,提高手工业地位,奖励生产,设所贷款,普利贫民,稳定社会治安”。[9]251工商部汉口商品检验局局长吴健谈到“鄙见以为即此青黄不接、金银陡涨,大规模之工厂兴办尤难之时期,宜迅速提倡与改良手工业,使一般人民各有自谋生活能力,为社会谋安宁之根本办法”[9]433,并要求政府必须对手工业或小工业施以相当的保护,振兴改良手工艺。进一步探索和挖掘传统手工艺服务于经济、技术和社会的生产潜能。

(二)行动层面:构建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框架

为重新唤起并发挥手工艺在国家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功能和价值,实业部充分吸收、借鉴全国工商会议的不同工艺主张及工艺思想,使许多工艺策略成为正式的技术经济法规颁布出台,尝试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框架,以期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对中国手工艺事业做出统一规划和安排。

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手工艺调查。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和整理工作是政府制定科学工艺政策的前提和依据。实业部呼吁借助政府力量,对各地特有的原料、手艺及制成品进行调查和统计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工艺行动方案。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部就提议设立专门的工业品调查会,规定酌量缓急调查含手工艺品在内的必须统一的品类及制造法、材料,并试验方法、形状、大小等。[9]295-2991932年,实业部便开始制定全国实业调查计划,规定对包括手工业、农村副业及特种农村产品在内的各类实业展开为期四年的调查[10],先后编写了江苏(1933年)、浙江(1933年)、山东(1934年)、湖南(1935年)、山西(1936年)五省实业调查报告——《中国实业志》。

调整和改变手工艺的生产组织方式。改变传统分散的家庭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工厂、公司或合作社形式把各业手艺人集中起来,统一生产,提高效率。实业部主张改进旧小工业使其成为有系统的工厂,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工艺改良。[9]390为提升国内土丝和生漆的市场竞争力,一面令各产丝省设立大规模缫丝场[9]452,一面要求组织成立华漆公司,集合全国漆商资力,从事漆艺改良研究。[9]318此外,实业部还于各省提倡创办家庭工业合作社,鼓励各家成员,不论年龄、性别,都致力于从事家庭工业生产,所制手工业(艺)品全由公共营业社统一出售。[9]415这样既有助于维持生活,又有助于提倡国货。

制定改进手工艺技术的具体方法。为增强手工与机器配合的程度,实业部在参酌全国工商会议提案基础上,鼓励手工生产技术改良。一方面,同意设立专门的工艺生产指导机构,施以生产经济辅助和技术指导,包括农民副业工艺指导部、特产工艺改良部和时代工艺制作部等,并充分发挥它“以工程与艺术连贯之学识,计划工艺迅速之发展,使一般当业者受科学及美术之训练,其出品自然进步,可与外货相争竞”[9]422的职能优势。另一方面,鼓励由政府组织对特有手工业进行专门技术指导,针对传统漆器业、蚕桑业、制茶业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改良办法。

推广工艺教育,策进手工艺专门人才的培养。工艺教育的目的在培养专门的手工艺人才。实业部坚持以普通教育为基础,实行专门化工艺教育。[11]122主张采取由中央创办工艺专门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或工业学校设手工专科等方式,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以工艺教育来谋求技术的发达。它审查通过了全国工商会议上“请工商部咨教育部或由工商业集款创立设备完全的工艺专门学校以培养人才”的提案,明确在南京和北平教育中心地设立工艺专科学校并附实习工场、参考图书;在校内设研究科,培养创造发明的人才;附设甲种学校和补习学校,普及工艺教育;暂定学科为窑业、色染、印刷、金工、木漆工、精密机械、图案等。[9]424

加强宣传与推广,拓宽手工艺品销路。实业部延续前政府的工艺推广策略,继续设立商品陈列馆、举办工艺展览会,认为这是推广工艺品的最佳途径。规定征集各类工艺品,于三年或五年举行一次展览会,通过互相观摩,促进技术改良和式样翻新,并视展览会中各类商品的性质分别陈列于各地方、各同业公会或工会内,且一并采集陈列同类洋货,通过参考对比,促进本国工艺技术的进步。[9]390同时,又主张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手工业品的销售,聘请经验宏富的专家专司其事以扩大国产手工制品的销路。[9]309另外,鼓励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指出“张贴广告、映放影片、游行演讲、散布传单、使用说明书、改良装潢等应有尽有无不极其能事,是宜采用此法以利推销”。[9]390

颁布奖励与保护传统工艺的法规。实业部在工艺奖励、减免税收以及金融扶助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就政策奖励而言,1931年,实业部颁行《小工业及手工艺奖励规则》及《小工业及手工艺奖励规则给奖细则》[12],明确了奖励对象、奖励内容、奖励方式、奖励程序等事项,极大地激发和调动手艺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地呈请给予奖励制造品迅猛增加。就税收减免来看,极力主张迅速对特有手工业品实行裁厘减税,其直接行动是会同财政部重新制定关于手工土布免税的五项新标准。[13]关于金融扶助,则要求对手工生产活动实行银行信贷补贴,强调“经济能力与实在资本能否周转干运,实为提倡振兴手工业与小工业之先觉问题”[9]222,鼓励由它统辖的国货银行先行试办,进而再设立工商银行、农民银行及各类专门银行,以低利率贷款给手工业者,扶持手工艺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业部制定的以手工艺调查为开端,强调从包括组织方式、技术改良、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的内部环境,以及包括奖励、税收和金融的外部环境两方面共同努力,彼此协调、相互配合,创建了一个规范化、系统化工艺振兴体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政策框架。

三 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模式探索

实业部对手工艺的认知经历了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从早期在工商实业的范畴内讨论手工艺,发展到把手工艺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经济门类进行研究。1935年国民政府发起了一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不再采用工商业的笼统提法,独立地强调农村副业和手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地位[14]50,要求“对各地方工农副业及特殊产品,加以扶植与奖励”[15]。可见,复兴手工艺成为国民政府专项自觉行动,且上升为国家经济政策之一。1937年实业部统计处编辑出版了《农村副业与手工业》专刊,企盼以学者的思想才力配合政府的工艺政策,就传统工艺的工业化问题出谋划策,集中呈现国民政府复兴手工艺的新思路和新举措。[14]

图2 全国不同地区的传统工艺品[14]

(一)复兴传统工艺的新思路

1.手工业工业化与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实业部通过当时中国技术经济状况的整体把握,强调工业化进程中提倡手工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由此引发了学者对手工业工业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这些学者的认识极具前瞻性,他们不仅反对当时社会中流行的提倡手工业会打击现代化观念,而且认为手工业的复兴关系中国工业化的未来。[14]55经济学家方显廷指出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低度工业化国家,故主张“中国所亟应创办者为轻工业而非重工业,为小工业而非为大工业,为城市与乡村并重之工业,而非仅偏重于城市之工业”(5)方显廷认为的“轻工业、小工业以及乡村工业”是以利用小资本经营、机器少而手工多、利用中国已有的天然物产为主要特征。方显廷《吾人对于工业化应有之认识》[J].交易所周刊,1935(5):3。。[16]实业部统计长罗敦伟强调现代化是中国的发展目标,而手工业品在生产、消费和外贸方面的价值也很值得重视,有切实提倡的必要。[17]中央工业试验所所长顾毓瑔认为手工业是整个工业生产的要素,现代化的手工业无疑可与现代工业并存,至少可以辅助现代工业的生产。[18]马寅初则直接从技术和文化视角反观手工业工业化问题。基于“机器化异为同,手工产生新异”的认识,他指出“手工生产决不能因机器生产之兴起而消灭,且有相反之趋势,手工生产实因机器生产之愈见发达而愈见重要”。[19]313他们都主张用手工业来协助大工业的不足,由此确定了手工业在当时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位置。

2.强化了社会对农村手工业的认同

20世纪30年代,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经济占主导的落后国家,农村手工业仍然是社会生产的主要经济技术部门。而且随着工业化的演进,城镇手工业开始逐渐被机器大工业替代,造成手工业由城市向农村萎缩,农村手工业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对象。谋求农村手工业的技术、组织、经营、运销方面的革新和改进成为救济中国农村经济的切要之途。

顾毓瑔指出手工艺在中国工业生产特别是农村经济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张运用研究、试验的方法,改善和解决农村手工艺中存在的缺乏科学基础和组织不健全等问题,振兴农村手工艺,实现中国农村经济的繁荣。[20]植物学家胡先啸认为提倡小工业是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他着重强调挖掘农村中女性的生产潜能,倡导用发展一切可用的小工业来救济农村。[21]实业部合作司长章元善亦强调农村手工业,即农村副业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倡议发挥政府的号召和引导作用,对农民手工艺品样式、颜色、质料等进行技术改良,把不受欢迎的产品改变成受人欢迎的产品,以推广销路,复兴农村。[14]3-6曹博如专门以太湖沿岸的手工业为中心,指出在不妨碍农民耕作主业的前提下,竭力推广太湖沿岸农村的一般手工业。主张“由各地方的学术研究团体,加以设法研究而谋改良”。[14]170张觉人则从提升手工艺品的外贸优势方面阐释了复苏农村手工业的必要性。他就三十一种农村手工业品的外贸形势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果没有农村手工业品来维持输出数值,就无法避免入超持续扩大的结论。强调农村手工业品在当时中国,实有赓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4]84专家学者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的视角阐释了农村手工艺的重要性,提升和强化了社会对农村手工艺的认同感。

(二)复兴传统工艺的新举措

“政策引导—思想认知—行动策略”构成了实业部复兴传统工艺的完整逻辑链条。在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实业部组织专家学者对传统工艺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证并指出重点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了复兴传统工艺的行动策略。

1.手工艺工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是改变国人对待手工艺的态度和观念。针对当时国人中普遍存在“以为手工艺是旧时代的残骸必然淘汰”的社会心理,具有前瞻意识的专家学者强调手工艺与机器工艺同属不同生产方式,并不因机器工业的发达而必然淘汰[18]173,相反还可以弥补机器工业的不足。故有学者建议以新的管理手段和进步工具促进手工业品精良,使与机械化生产无逊色,鼓励建立手工业与机器工业结成一元化的紧联工业体系。[14]65

二是加强手工业的制度建设。曹立瀛从手工业统计研究出发,认为制度同技术一样对手工业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却是关于技术各方零碎的叙述还有,而关于手工业制度的研究却极少[14]41,倡导工艺制度与技术改进同时进行。经济学家关星三亦认为制度的缺陷造成手工业的病态,尤其是商人雇主制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故主张采行手工业合作制度,指出它是彻底清除对手工业敌人和防御的唯一武器。[14]68-69此外,他还倡议政府辅助以专利特许制度,税收减免制度以及出口奖励制度等,弥补手工艺的制度性缺陷。[14]74-76

三是着重手工业技术改进和组织调整。从技术改进上看,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和教育方法,强化技术训练和技术指导,提高手艺人的智识水平,促进手工业的技术革新和工具改进。从组织方式上看,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组织模式。一方面要求以实业部为枢纽,成立一个中心指导设计改进机构,统一管理全国手工艺事业[14]69-70;另一方面,借鉴工业发达国家经验,将大工业采用分散方式化成小规模的手工业,达到“由小而大”逐步促进手工业的科学化和现代化。[18]173

四是制定全面系统的手工业复兴计划。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顾及整个生产设计的改进工作,“如仅顾局部的调整或枝节问题之解决,恐必徒劳而效微”[14]65。关星三强调既要充实手工业内部本质,又要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指出手工业改进“非狭义的只在技术上刻进,乃是一并在广义多方面求手工业本质的改进,与行为上的销路扩张,且进解决一切联属各问题”[14]70,涉及原料、技术、组织、资金、人才、运输等社会要素共同推进。

2.以“合作社”为中心的农村手工业发展计划

农村手工业作为农村副业的主体,在农村社会内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能。就经济效能言,它可以利用农闲增加农民收入;可以调动妇女的生产潜能;可以使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资本额小,易于筹集;可以增加都市资金和外国资金的流入;可以树立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可以适合近代个性化的物质文明需求;可以补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社会效能言,既能克服机器工业的弊病又能获得对机器认识和使用;可以改造农民的身心;可以增强社会的稳定性。[22]因此,复兴农村手工业成为国民政府时期繁荣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推动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那么,应该如何复兴农村手工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呢?实业部采取的办法是建立一种能够改善农村手工业组织和技术的新的集体经营组织——合作社[14]68,认为农村手工业之发展问题,可谓为农村合作社之组织与经营的问题。[23]

实业部于1936年拟定“合作行政设施原则十五条”,这十五条原则基本代表国民政府认定的合作途径,核心是坚持政府提倡合作引导人民自动组织。[24]在此影响下,确定多方力量配合的农村手工业合作实施纲要,具体包括进行生产工具合作、工厂合作、信用合作、运销合作、购买合作和贮藏合作等内容。首先,由合作社吸纳银行资金投资于手工业,使手工业获得有力的资金通融力;然后,技术家、企业家共同参与,使手工业者获得来自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指导;最后,促进合作知识大众化、平民化,使手工业者了解合作的必要性与一切应有的实际知识,培养和训练手工业人才。[14]72-74从而达到生产共同进行,原料统一供给,机械设备及生产工具共同使用,手工业品统一运销,所获利益共同分配的效果,促进手工业与机器工业共同繁荣。

四 结语

以“官学互动”谋求传统工艺复兴在国民政府与专家学者之间达成共识,换言之,专家学者先行论证是南京实业部制定工艺策略的依据。就学者而言,强烈的忧患意识及精英意识成为他们参与手工艺价值评判和发展出路研究的动力;就政府而言,迫切需要学者提供科学的工艺方案直接用来指导社会生产,因此,“观念先行、政策跟进”成为实业部复兴传统工艺的基本思路。沿着这一思路,实业部构建了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框架,确立了手工艺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以及寻求到重振农村手工业的合理路径,为传统工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出路。而且经过分析发现,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历史策略符合且印证了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它表明手工艺与机器工艺作为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是和谐共存决非完全替代的关系。工业化的实现从技术形态上看虽然是一个机器替代手工的过程,但也要视机器在不同时空的发展程度来思考手工艺的存续,并强调手工艺的复兴需要社会全要素的配合,而不是仅就技术单一方面着力。不过,由学者构思进而提出的工艺策略蕴含着理想的成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出当时社会的技术经济发展现实,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工艺政策落实的难度。所以,尽管国民政府在工艺策略的制定过程中非常用心,但仅止于政策设计、止于学者讨论的层面,执行落实的效果并不理想。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仍需继续研究和思考。

致 谢:文章在完成过程中,得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姚雅欣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她不仅在文章写作思路上给予作者极大地启发,而且耐心、细致地对全文进行过多次修改,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向姚雅欣副教授辛勤、无私地付出,表达作者最诚挚的感谢!

猜你喜欢

手工业传统工艺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与图案设计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嘎玛:扎曲河畔的手工艺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