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应用成效分析及建议
2019-09-18郑亚琳豆敬磊杨彦秋张婉婉
郑亚琳, 豆敬磊, 杨彦秋, 张婉婉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 郑州 450016)
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是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自2012年始,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统一开展了从成果、原始及实物地质资料的全过程汇交与监管,并在全国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都进行了应用。互联网信息手段的应用不但加强了地质资料的汇交监管,而且也使地质资料汇交信息从省、部级的行政主管部门与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实现共享,更好的服务于行政审批和管理。也使汇交流程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也促进了汇交单位的项目和地质成果管理的水平提升,提高了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在汇交和保管地质资料上的信息化服务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也发现监管平台存在着许多管理、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随着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职责定位更明确,地质资料汇交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迫切地需要进行研究和分析。
1 地质资料汇交的现状
1.1 地质资料汇交的内容
随着地质资料事业的发展,地质资料汇交已从单一的成果资料汇交转变为全面的成果、原始、实物资料汇交。目前地质资料的汇交内容具体包括:地质工作最终形成的文字、审批、附表、图件、音像、数据库等成果地质资料;野外地质工作形成的原始记录、野外地质观察、实验数据、检测数据等原始地质资料;岩矿心、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副样等实物地质资料[1]。
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保管的馆藏成果地质资料共计54.01万档(截至2018年底),各省馆使用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以来(以下简称“汇交监管平台”),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工作有了稳步提升,地质资料汇交监管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的网上监管体系。近年来全国地质资料汇交数量见图1[2]。
图1 全国地质资料汇交数量(2015—2018年)Fig.1 Quantity of national geological data submission from 2015 to 2018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目前保管的成果地质资料共有15 420档,涉及全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全部矿种,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环、物化遥、地质科研等多个资料类别。这些资料反映了河南省不同历史时期的地质工作成果,其中最早的是1916年的地质资料,并涉及汉、英、俄、日四种文字。近年来河南省地质资料汇交数量见图2。
1.2 地质资料汇交的方式
地质项目工作完成后就开始地质资料汇交,汇交人将完整的地质资料,包括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交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进行汇交。纸质资料整理齐全,电子版资料按照汇交格式要求通过汇交软件制作生成相关的电子文档,然后刻盘后进行汇交,同时上报给汇交监管平台。
图2 河南省地质资料汇交数量(2015—2018年)Fig.2 Quantity of geological data submission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8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对汇交来的地质资料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填写《汇交地质资料补充、修改通知书》,限期补充、修改;合格的,出具地质资料汇交凭证。其汇交流程见图3。
图3 地质资料汇交流程图Fig.3 Flow chart of geological data collection and exchange
1.3 地质资料汇交的监管
近年来,随着地质资料汇交范围和内容的逐步扩展,地质资料的汇交监管已成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2012年,原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在省部级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立统一的汇交监管模式,对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过程实行全程监管,实现汇交人依法依规地汇交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主要监管:依法取得探矿权、采矿权所形成的地质资料;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出资开展地质工作所形成的地质资料;《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规定应汇交的其他地质资料。
自2012年汇交监管平台开始运行以来,行政主管部门及馆藏机构积极投入使用,逐步将各省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纳入汇交监管平台中。2017年汇交监管平台升级后,馆藏机构又积极地推进汇交人子系统的使用。目前所有汇交的地质资料都在使用汇交监管平台进行流程操作。形成了汇交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主管部门汇交信息通畅、汇交监管流程清晰、线上目录数据传输、线下实物资料汇交并驱的汇交模式[3]。
馆藏机构每年定期会对汇交监管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清理,比如:对于逾期的矿权项目,进行核对、清理、查证;对于未汇交的矿权项目信息进行记录、进入异常名录、催交等工作(图4)。
图4 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管理机构主界面Fig.4 Main interface of national geological data exchange supervision platform management institution
汇交人利用汇交监管平台,上传项目的实物资料清单,定期查阅项目汇交信息,了解每个项目的汇交进展,督促本单位的汇交工作(图5)。
图5 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汇交人主界面Fig.5 Main interface of national geological data exchange and supervision platform converter
2 汇交监管平台的应用成效
2.1 实现地质资料汇交信息的公开共享
以往地质资料汇交工作是传统的线下实物汇交,汇交人除了来馆汇交以外,还需要电话询问或网上QQ群中查看资料验收情况,汇交流程不公开,效率低。使用汇交监管平台后,汇交人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或新增本单位承担的矿权、项目的汇交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查看汇交的逾期、催交、汇交状态、发放汇交凭证等信息。汇交监管平台的使用,把线下实物汇交与网络上报相结合,推动汇交服务质量的提升,提高办事效率。
2.2 提升地质资料汇交率
根据原国土资源部的安排,部、省两级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定期把其主管部门批准的探矿权、采矿权信息,以及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其他形式投资的地质工作项目信息按统一格式导入监管平台数据库,大大提升了地质资料汇交的监管范围。用这些数据作为基础,馆藏机构可以对汇交监管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清理核对,查出逾期未汇交的矿权项目。通过列入异常名录、催交等监管手段,实现应收尽收,提高地质资料汇交率。截至2019年4月底,河南省汇交监管平台共监管各类地质项目数据3 852条,其中矿权记录2 496条,项目记录1 356条。发放汇交凭证2 884份,发放限期汇交地质资料通知书350份,发放无Ⅰ类、Ⅱ类实物地质资料回执2 372份,发放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28份,汇交率达到85%。
2.3 为地质资料主管部门的汇交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以往地质资料主管部门对于汇交监管没有一个统一、清晰的系统作为支撑。汇交监管平台的建立,为矿权、项目从设立之初,到评审验收,再到资料汇交提供了一个全面地监管平台,为地质资料主管部门汇交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地质资料汇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对地质资料汇交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
地质资料汇交工作是地质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很多项目是在工作全部完成后才开始进行资料汇交。有些汇交人没有意识到应依法、依规地汇交地质资料,认为只要把资料交上就可以了,不了解地质资料汇交的时限和格式要求。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汇交人重项目实施及评审、轻地质资料汇交的观念,是旧的地质工作方式长期形成的结果。今后一个时期,汇交人对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需有待提高。
3.2 成果地质资料质量不稳定
地勘行业近年来青年同志的增多,给地质行业带来了活力,但同时青年人工作频繁地变动,不太熟悉地质汇交工作的行业和国家的标准。而部分单位的汇交资料还得由各项目组人员完成,就容易造成汇交来的成果地质资料不符合汇交要求,例如:成果报告源文件转换成存档文件后,插图丢失;成果附图的符号、颜色纸电不一致;缺少数据库文件等。这些问题资料很多就会退回原单位修改,造成整体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质量不高。
3.3 原始资料汇交不够齐全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号)要求,2017年以后评审的地质资料,需汇交全部的原始地质资料。但是各类矿权、项目产生的原始地质资料之前一直都保存在地勘单位或汇交人手中,并未向馆藏机构汇交。所以根据文件要求开始汇交原始资料后,就发现存在着较多问题,一是,原始地质资料的整理分类不合要求,存在分类不准确、标识不清晰、重要数据未着墨、保管不当等问题;二是,原始资料的汇交不完整,存在汇交人漏填、隐瞒原始资料归档目录、不想将重要原始地质资料汇交至馆藏机构的问题;三是,汇交人保存的原始地质资料大多是以纸质为载体保存,到汇交时才想起来进行扫描数字化,且数字化质量不高,有扫描件不清晰、不整饰扫描件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原始地质资料完整性不够,质量不高。
3.4 实物地质资料保存的不够完整
中国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由于前些年的粗放式管理,地质工作所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有些汇交人不注意保管,在野外验收完就将岩心等实物资料随意处置了。在实际工作中,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基本都是在项目结束且成果资料评审完成后才开始进行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没有参与到野外验收实物资料中,汇交人往往在汇交时才开始重新整理。存在有岩心、标本、样品(副样)、光片、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保存不善的问题,特别是矿区的岩心在项目完成后,不经过汇交筛选,就随意掩埋、丢弃、露天存放或存放在简易民房中,这样很容易就会造成实物地质资料的风化严重、岩心丢失等问题。
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填写不完整。根据2008年原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通知,实物地质资料也要进行汇交筛选工作。2016年原国土资源部又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加强了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工作[4]。近些年,汇交监管平台的使用,需要汇交人在汇交地质资料时将实物资料目录清单上报至平台。由于汇交人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的不熟悉、不重视,存在着清单中岩心、样品(副样)等信息填写不完整、不准确的问题;总进尺、取心数填写总数与分钻孔不对照的问题;主要的工作简述中没有重点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筛选的流程,进而导致整体资料的汇交时限加长。
3.5 汇交监管力度不够
汇交监管平台数据更新工作有待提升,目前已建立了汇交监管平台数据更新机制。矿权信息由自然资源部统一导入更新。省内的项目数据,由各省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一起沟通协调,并收集数据,然后再将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导入更新。由于省级项目数据的收集涉及行政主管部门的多个处室,这些收集到的数据都需要省级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将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后才能进入汇交监管平台,尚不能达到主动监管、数据实时更新,缺少地质资料汇交的监管制度。
3.6 汇交范围不够全面
目前地质资料的汇交范围,主要是以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环、物化探、地质科研等项目的资料汇交。部分农业地质资料也已纳入汇交范围,而城市工程勘察等资料尚不需要汇交,汇交范围不够全面。
4 新形势下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建议
4.1 重视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
行政主管部门与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要加强对汇交单位的沟通联系,宣传地质资料汇交政策,举办地质资料汇交培训,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对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汇交软件、监管平台等进行讲解,提高汇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对汇交政策的重视。汇交单位也应当充分认识到地质资料汇交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汇交相关业务,建立单位内部的专人专责的资料汇交初审制度,一定要去除重项目的实施及评审,轻地质资料汇交的观念,认真对待地质资料汇交工作。
4.2 加强汇交监管的力度
充分利用汇交监管平台加强监管,完善行政主管部门、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汇交人之间的沟通联系。充分收集各类有效矿权和项目信息,并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对汇交人上报数据的审核,避免错误数据进入监管流程,确保汇交监管平台的稳定运行。利用好催交通知书发放、列入异常名录等方式,监督管理好各类矿权、项目的汇交情况。
4.3 汇交监管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形成统一细化、操作性强的制度。保障监管数据操作灵活和实时更新,充分发挥汇交监管平台作用,切实地做好汇交监管工作,确保汇交率的进一步提升。
4.4 汇交监管延伸至野外验收
馆藏机构接收汇交资料的人员,要参与到项目的野外验收中去,对原始、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审查,并按要求让汇交人将原始、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好,已便于完成最终的汇交筛选工作。
4.5 地质资料汇交的范围类型应扩展
随着自然资源部职能的转变,自然资源事业又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近期推进“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的工作主题。为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相继开展了“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沿黄经济带”等项目。河南省馆藏地质资料的类型,已不能满足现今为自然资源事业服务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扩展地质资料汇交的范围类型,将农业地质、山水林田湖资料、城市工程勘察资料等也纳入到汇交范围内。
4.6 建设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地质数据共享
将地质资料数据平台整合,形成全国统一、动态更新、多级联动、权威发布的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体系。
目前,为了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及资源整合共享,强化地质资料的公开利用和共享,围绕地质资料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以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为目标,以整合共享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自然资源部已开始构建全国统一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为全面实现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公开化。
近年来,河南省开展了河南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开展了河南省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基础数据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基础电子数据。今后应加强服务系统的建设,充实系统的基础数据,实现汇交、服务等业务数据的及时更新。建议将制作汇交电子文档的软件和重要钻孔数据库相结合,让汇交人填写一个系统软件,勿需重复填写。
4.7 地质资料汇交监管职能延伸
建立市、县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通过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将市、县的地质资料纳入到统一的管理系统中来,延伸汇交监管职能。
4.8 逐步实现网络化汇交
在保证地质资料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利用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将公开的电子版地质资料,通过专网等形式,逐步地开展网上汇交。通过直接汇交、存储电子数据,全流程网络汇交监管,实现无纸化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地质资料汇交是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环节。虽然在汇交监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是实现了统一汇交、集中监管的管理模式。通过汇交收集到大量、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地质资料数据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仍需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开发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为自然资源事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