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小少先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8江苏省南京市竹山小学德育教导谢海燕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小学德育教导 谢海燕
我校的少先队工作与我们“自由自觉自为”办学理念和“立体教科书”的校园文化建设一脉相承,是学校整体建设中神圣而独特的部分。
一、以队伍建设为抓手
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实行一岗双责管理。学校注重他们在少先队工作中教育智慧的生成和沟通能力的养成,实行考核上岗,青蓝结对,定期请进来走出去。同时,为辅导员搭建各类平台展示中队建设成果。我校辅导员队伍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教师,先后获评省、市优秀辅导员,区德育带头人,多名教师在市、区辅导员基本功大赛斩获佳绩,多篇少先队工作的案例、论文获奖。
树立“三友少年”榜样。我校提出要培养友好自己,友好他人,友好环境的“三友少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我们坚信每个队员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在少先队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始终让队员们比照“三友少年”对标找差,努力成长。我校格外重视中队委和大队委的竞选,让其有仪式感,有使命感,有光荣感。每年开学,学校都会先通过广播、告家长书等形式广泛宣传,认真开展队干部竞选活动,队员们各具特色的自我介绍,认真制作的竞选小报和精彩纷呈的才艺展示,在全校掀起争当竹小小主人的热潮,让队干部的选择由老师“让我当”变为“我要当”“同学选我当”。这样层层选拔后的大队委、中队委等佩戴好标志上岗。队干部们除了要对照自己的岗位各司其职,还要在学校和中队中承担起“志愿者”“管理者”等身份,以“三友少年”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辅导员每月进行中队或大队的总结会,中队干部需要自己组织进行每周总结会,大队干部不仅需要参加每周每月总结会,值日大队委还要每天早晚开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责任与荣誉并存,让年少的队员们在竹小的沃土上茁壮成长。我们的队干部也收获颇丰,迟屹恒等几十名同学获“江苏好少年”称号,王芝萱等十余名同学获“儒雅少年”称号。
“竹小志愿者”是学校最闪亮的一张名片。秉承“自由自觉自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学校创建了“我是竹小小主人志愿者之家”。每年召开“我是小小志愿者”的招募活动,队员们争先恐后想要加入志愿者大家庭,大队部更为校内外志愿活动提供平台。学校食堂的“食无语我监督”、拾金不昧的“丢丢小屋我来管”、关系队员文化生活的“队报、队刊我来发”等。队员们以竹小小主人翁的身份传承志愿精神。以身作则,带头示范,队干部和志愿者们为队员们树立了良好的“三友少年”榜样,让队员们在同伴的影响下见贤思齐。
积极发挥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学校义务校外辅导员模式,深受家长和队员们的喜爱。通过自主申报和评选,许多热心家长成为校外辅导员,既协助重大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也长期志愿服务护学岗,更时常走进少先队员的生活。我们充分调动家长和社会的力量支持少先队工作,利用校外辅导员的丰富资源,为小队活动提供了多元的、有教育性的校外活动。
二、以形式多样的少先队阵地为依托
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的小家务、小建设,是具有“磁场”效应的教育场。将少先队阵地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建好用好学校少先队队室、少先队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栏等阵地,发动队员人人参与自主建好中队角、中队园地。
集思广益,建设了多而全、专而精的特色阵地,组织教育阵地、宣传教育阵地、技能培训阵地、文体活动阵地、劳动实践阵地、社会服务阵地、综合教育阵地等。
依托阵地我们开展了“树立责任心 争做‘代言人’”“我是小小志愿者”“校园足球三级联赛”等活动,进一步贯彻了“自由自觉自为”的办学理念。后面还将依托校园“立体教科书”开拓竹小少科院活动阵地,让孩子亲历播种、成长、收获、分享的全过程,让探究之花在竹小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队员们的小主人意识大大增强,扩大了少先队管理工作的参与面。
三、以开展特色活动为主线
创新升旗仪式,深入开展仪式教育。2016年开始,我校升旗仪式由各个中队在学校主题框架之下,自主申报,个性发挥。少先队提前一学期招募,中标的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按照学校少先队的总体计划,再计划、撰稿、编排、呈现。辅导员们、队员们、任课教师们、家长们都有机会积极参与其中,他们在活动中乐此不疲。每周一的最终呈现都别具一格,形式多样,不囿于说话,涵盖快板、情景剧、舞蹈等,注重仪式感,意蕴深刻。底下的师生爱听,参与升旗任务的队员们在参与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实践体验,又展现了每个别样的中队风采,更增强了中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如开学第一课的升旗仪式把新同学、新老师、新希望“三个新”串成一条线,让人眼前一亮,让新学期的的“新”在队员们、老师们心里生根发芽。十月份的采摘节期间,张凤云老师带着队员们精彩演绎了桂花树下读书、摇桂花以及品尝桂花粥的美好回忆,家长代表更借着升旗仪式表达了对老师、对竹小的深深谢意。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不再枯燥单调,注重仪式感,变得有盼头。此项改革创新举措获得了南京市德育创新奖。
依托“立体教科书”,创生实践活动。我校把校园建成一本“立体教科书”,让每一处所在,都会说话、都可传情、都能参与,为生活其中的少先队员们,提供丰富的、全面的、综合的“生活”和“经验”。为此,我们的少先队工作作了很多尝试:参加教育部“研学旅行”课题的研究;坚持开展“行走江宁”“行走南京”系列活动,寻访这方土地上的大江大河、古民居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保护项目、新兴产业等。做校园更做课程,现今的竹小,有自然的山坡池塘,有大片的泥土草地,上百种植物,有丰富的参与环境的活动项目设计。
我校借着校园空间重构契机,建设了“立体教科书”特色文化,把活动促进少先队员全面发展作为工作主线,形成特色活动——“采摘节”。大队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队员们自觉地去爱护树木,爱护校园,爱护环境。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入队之前必须经过一项考验,那就是认养教学楼前的沿阶草,只有沿阶草长得旺盛,才算达标。辅导员利用队课带领队员认识、了解树木。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进行了“美丽校园画中行”的绘画比赛,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校园一角通过彩铅、蜡笔、水墨甚至手工的方式展现出来。
校园教学楼前后桂花飘香,西南角有五棵刺槐,中庭一处果园,栽种有桃、李、石榴、无花果等。美丽的校园生活环境催生出生活化、实践化的少先队活动:上半年,“走,一起看槐花”“来,一起采枇杷”;下半年,秋分时节,“丹桂香”“石榴甜”“橘子红”……校园里一派“丰收”景象。优秀队员代表参与采摘,与全校师生分享鲜花或果实。首届采摘节,每个队员仅分到十几粒石榴籽,但大家都格外激动和珍惜,有的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有的聚精会神地端详,还有的索性用面纸包了起来攥在手心里。原来这个队员舍不得吃,想回家和父母一同分享这“绝世美味”。
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使队员们离开课桌,迈出教室,贴近生活,走进自然。队员们丰收了美景、美食,更丰收了美的品行,使得他们更加热爱校园,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塑造美的行为、美的品性、美的人生。
丰富假日小队活动,打造活动品牌。我校的假日小队除了传统的寒暑假活动外,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可谓“活动不放假”。长期生病,不能到校学习的队员,会由对应中队的假日小队成员义务补课和暖心慰问。我们和骆村社区有志愿服务合作,每个月,都有假日小队的成员前去慰问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共度周末。此外,我们还根据重大节日,开展“红色基因”系列活动,其中假日小队实录《飘扬红领巾》获全国电视节目一等奖。“向阳小队”受邀请参加国家公祭日分会场现场公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现场讲话。假日小队,让队员们走出校园,体验先锋,服务社会,既是让队员们大开眼界,认识生活的好方式,也是队员们进行自我教育的一条好路径,更打造了我校少先队的品牌。
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我校多年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抓手。我们与常熟剪纸特色学校手拉手,聘请国家级剪纸大师陈耀老师来校担任校外辅导员,教授红领巾小社团的队员们各种剪纸技巧。队员们的剪纸作品刊发在《世博会特刊》、《南京晨报》等报刊杂志上,也获得了省市级多个奖项。近年,队员们给来校交流的美国普渡大学师生和澳大利亚研学团队表演的中国剪纸,令交流方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小小的剪纸,让队员们感受到智慧和快乐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