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中暑的预防及治疗

2019-09-18贾秀珍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农业农村局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卫生条件鸡体防暑降温

文│贾秀珍(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农业农村局)

申惠敏(山西省长治市畜牧兽医检验检测中心)

夏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鸡舍温度也在逐步升高,鸡只应该注意防暑降温,鸡没有汗腺,体表散热有限,呼吸散热是主要的散热方式,热应激时只能通过“喘息”调节体温。养鸡场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应该高度重视鸡舍降温工作。如果不注意鸡舍的防暑降温,极易发生鸡热衰竭类疾病发生。热源主要源于太阳直接照射,鸡舍环境温度升高、湿度过大,造成鸡体热量散发不出去,导致的鸡脏器衰竭类疾病统称为中暑。

鸡中暑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张口喘气、张开或下垂两翅进行散热;鸡冠、肉髯先充血鲜红,后发绀(蓝紫色),有的苍白,嗉囊内充满液体;有的肛门凸出,甚至泄殖腔外翻,产蛋减少、蛋重减轻,软壳蛋、破壳蛋增加,鸡蛋打开后可见蛋内变稀;鸡体温升高,触之烫手;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增多,严重的不饮水;站立不稳或蹲伏地上,排白色或黄色水样粪便,严重时精神萎靡、活动减少、昏睡、倒地抽搐、虚脱而死。死亡多发生在下午和前半夜,笼养鸡比平养鸡严重,上层鸡死亡多于下层鸡,部分鸡卧于笼底。看上去体格健壮、身体较肥胖的鸡往往最先死亡。

剖检可见胸肌水煮样病变,腺胃变薄、乳头变小、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肝脏针尖状出血、肝脏肿大、质脆易烂;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心外膜及腹腔器官表面有稀薄的血液;肠壁变薄,肠腔胀气;肺部淤血水肿;卵泡充血;口腔内积有大量黏液;肺因呼吸衰竭颜色发深充血、水肿,气管潮红;脑膜充血出血。

一、预防措施

鸡中暑属于条件应激性疾病,属于高温、高湿、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或鸡舍温度调节控制设备没能发挥作用导致的热应激类疾病。

1.鸡舍建造方面。建鸡舍考虑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夏季的通风降温,鸡舍应该通透、便于空气对流,鸡舍跨度与窗户大小和挑高相关,鸡舍顶选择隔热性好的材料,不用彩钢瓦、塑料棚等材料,悬挂遮阳网等降低太阳直射,阻隔辐射热进入舍内。在窗上搭遮阳棚,阻挡阳光直射。搞好绿化,通过鸡舍外围植树不仅可以遮挡阳光,还可以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热量,降低热辐射,调节区域环境温度。

2.增加通风。加强对流等气体交换,注意喷洒、湿帘等降温导致的湿度增加,严防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发生。也可加大换气扇的功率,改横向通风为纵向通风,使流经鸡体的风速加大,及时带走鸡体产生的热量,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夏季随着气温升高,环境温度超过了鸡体的温度,鸡自身通过一定的代谢途径及调节作用维持体温恒定,从而避免组织器官受到损伤。另外,在进风口处设置水帘,能显著降低舍内温度。也可以每天中午12点以后,用高压喷雾器将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进行空间喷雾,可视舍内温度情况每隔2~4小时喷雾一次,一般可使舍内温度降低4~7℃,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蛋鸡中暑症状,还可以提高产蛋率。

3.加强饲养管理。

(1)调整日粮配比,增强体温调节能力。饲料中拌入维生素C、碳酸氢钠,提高鸡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夏季高温,鸡食欲降低,采食量下降,适当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比例,减少脂肪含量,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饲喂,增喂西瓜皮等降温饲料以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增强体温调节能力。

(2)降低鸡群密度。气温超过30℃,鸡群密度过高,自身产热很多,会增加鸡舍环境温度;鸡只活动减少,拥挤在一起,不利于散热。鸡群密度过大、鸡体偏肥胖、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的鸡群易发生中暑。下午气温较高,鸡只体温调节功能已经发挥到极致,体温随后升高至休克的临界值,容易发生中暑。在下午和前半夜是鸡群中暑死亡的高峰时间。

(3)调整喂料和清粪时间,改善鸡舍卫生条件等。夏季来临,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喂料尽量安排在清晨和晚上气温下降后,清粪选择在早晨气温不高时,每日清粪,降低舍内湿度,保持空气新鲜,降低鸡舍内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

(4)保证饮水充足。夏季饮水极其重要,饮水是动物正常生理及其代谢技能的基础保障,更是鸡只解暑降温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鸡舍内要有足够的水槽,保证每天不间断的供应清洁卫生的饮水,水温控制在15℃左右,同时必须确保水质达标且无污染。在保证充足饮水的条件下,可将西瓜皮切碎,每日每只鸡50克左右,分3次饲喂,中午单独喂,早晚拌入饲料中喂食,也可将黄豆、石膏粉按各100克、加水10千克的比例浸泡24小时,取浸液给鸡饮水。也可以在饮水中增加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确保鸡群安全度过高温高湿的夏季。

(5)另外,合理安排免疫、转群、输精等时间,减少其他应激的发生。尽量避免免疫、转群、输精等易造成鸡只产生应激,避免应激叠加。实在无法避免时,要采取预防性投药等方式减少影响,免疫、转群、输精等尽量在早晨气温不高时进行,减少高温应激的发生。

二、治疗

鸡中暑是可以通过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的。一旦发生,对生产会造成极大影响,鸡的一些脏器变化或生产性能指标往往会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所以预防比治疗重要,发现鸡只中暑,应立即将鸡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在鸡冠、翅翼部扎针放血,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C 0.1克,灌服十滴水1~2滴、仁丹3~4粒。一般情况下,多数中暑鸡经过治疗可以很快康复。

炎热夏季,对鸡只是一个考验,尤其是对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的鸡场,卫生条件无法保证,防暑降温设施落后,鸡群极易出现高温等各类应激,影响机体健康,进而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严重的还会出现死亡,对养鸡业造成一定损失。高温季节,我们要密切关注天气,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加强饲养管理,一旦发生鸡群中暑,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降低损失。总之,我们要通过一系列预防措施,确保鸡只安全度过炎热季节,确保鸡群安全。

猜你喜欢

卫生条件鸡体防暑降温
蛋鸡羽毛覆盖度计算及其与体温关系研究
夏天除湿邪和防暑降温同等重要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冬季鸡群瘫痪的防治
农资人防暑降温,你准备好了吗?
2013年南京浦口区876份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分析
浅谈对农村疾病的预防措施
赖氨酸含量和卫生条件对饲喂 无抗日粮断奶仔猪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