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马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9-09-18赖鸿章张玉平吴锡龙文习武温树权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8期
关键词:伊马替尼吉西靶向

赖鸿章,张玉平,吴锡龙,文习武,温树权,郭 渝

(东莞东华医院胸心外科,广东 东莞 523000)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发病率最高的肺癌分型[1]。目前,化疗仍是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系统的化疗可有效清除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2]。临床上,NSCLC的一线化疗药包括吉西他滨、培美曲塞及紫杉醇等。其中,吉西他滨为细胞毒类药物,为一种胞嘧啶核苷衍生物,其可抑制DNA的合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发挥抗肿瘤活性[3]。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取得了巨大进步,分子靶向药物可特异性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分子靶点发挥抑制恶性肿瘤迁移与增殖的作用[4]。伊马替尼是小分子靶向抑制剂,2001年甲磺酸伊马替尼在美国首次研发上市,开创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5]。本研究探讨了伊马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20例。纳入标准:均经病理学或者细胞学检查确诊为NSCLC;签署知情同意书;未行手术治疗或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伴有不同程度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65例;年龄50~74岁,平均(62.72±5.63)岁;疾病类型:腺癌53例,鳞癌67例;肿瘤分期:Ⅲb期42例,Ⅳ期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50~74岁,平均(62.79±5.68)岁;疾病类型:腺癌27例,鳞癌33例;肿瘤分期:Ⅲb期20例,Ⅳ期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50~74岁,平均(62.65±5.58)岁;疾病类型:腺癌26例,鳞癌34例;肿瘤分期:Ⅲb期22例,Ⅳ期3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规格:1 g/支),1 000 mg/m2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1周1次,连续给药3周,随后停药1周,每4周为1个疗程;顺铂注射液(规格:20 ml∶20 mg),1次20 mg/m2,1日1次,连用3 d,间隔3周再重复,每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规格、用法与用量同对照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规格:100 mg/片),1次400 mg,进餐时服用,1日1次,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远期疗效:治疗后每2个月随访1次,观察1年生存情况。(3)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KPS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状况越好。(4)安全性:不良反应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制定的 0—Ⅳ度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价。

1.4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可见病变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未复发;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块缩小>50%;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治疗后,肿块增大≤25%或者缩小<50%;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治疗后,出现新病变或者病变增大>25%[6]。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CR病例数+PR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OO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Note: vs. control group,*P<0.05

2.2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3.33%(32/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KPS评分分别为(62.75±6.97)、(62.45±6.8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KPS评分分别为(70.54±7.32)、(64.73±7.04)分,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降低及肝损伤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Tab 2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Note: vs. control group,*P>0.05

3 讨论

NSCLC是目前全球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其发病率逐年升高[7]。由于NSCLC患者在发病早期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导致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8]。目前,临床上对于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化疗,标准方案主要是以顺铂、洛铂等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9]。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标的分子靶向治疗在NSCLC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靶向治疗药物具有毒性低和特异性强等优点[10]。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药能抑制NSCLC A549细胞的增殖,并且能够抑制对顺铂耐药的NSCLC细胞株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11]。吉西他滨是一种新的胞嘧啶核苷衍生物,与阿糖胞苷是同类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DNA合成期(S期和G1期),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12]。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吉西他滨单药用于老年NSCLC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20.00%~40.00%,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伊马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方案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强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的有效性在既往研究中已得到证明,而伊马替尼也被认为对化疗效果有增强作用。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伊马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在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方面强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有助于患者预后。且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降低及肝损伤发生率的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伊马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方案的安全性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相当。伊马替尼口服后,90%以上会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并可经粪便排出体外,在延缓肿瘤进展的同时,也可减少NSCLC患者的不良反应,延长其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但现行临床指南大多不推荐晚期NSCLC患者无限期进行化疗,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常在第10—14个月时出现耐药现象,从而导致病情进展[15]。

综上所述,伊马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较好,能够显著改善KPS评分,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伊马替尼吉西靶向
含氟药物吉西他滨的中国专利分析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二甲双胍增强胆管癌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机制的研究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阻滞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诱导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凋亡的研究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伊马替尼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22例临床观察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