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家庄:特色小镇的奋斗路

2019-09-17杨洋李军

科学导报 2019年54期
关键词:水泥厂转型

杨洋 李军

从“有女不嫁贾家庄,嫁到贾庄受恓惶”,到“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这个远近闻名的穷村——汾阳市贾家庄,坚持集体所有制不断壮大,凭借在各个时期都能与时俱进而发展到今天。贾家庄村党委书记邢万里说:“贾家庄没有丰富的资源,我们靠的是文化引领,还有全村人的精神状态,主要就是集体主义精神。”

工业转型文创

9月5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贾家庄工业文化创意园。讲解员告诉记者:“这里是由于产能过剩等原因,由村里的旧水泥厂区转型改建的,园区内有素质拓展基地、主题茶室及种子电影院等建筑,是按照北京‘798艺术区的风格改建的。”

虽然,工厂里机器轮转的轰鸣声已消失殆尽,但是站在園区内,你似乎还能感受到一个年代的技艺,在斑驳间、角落里、空气中,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横跨时间长河的故事与印记。记者走进“1818恒记”展览馆,曾经的机器轰鸣声仿佛就回荡在耳边。

60多岁的任春花曾经是水泥厂的保管员,如今她依旧守候着那份记忆,留在这里当讲解员。回望历史,她如数家珍,那不但是贾家庄的记忆,也是她18载奋斗岁月的纪念。“1997年元月1日,投资3800多万元的贾家庄特种水泥厂试车。3月28日,水泥厂正式投产。当这座完全依靠贾家庄人自己的力量,承载着老书记全部家当、全村人希望的水泥厂建成时,我们村都沸腾了。”任春花指着一幅幅照片向记者讲述,那时候村里人义务劳动,一锹一铲地建设起水泥厂。为了这个厂,老书记卖掉了他乘坐的汽车,天天吃住在工地。展柜里一页页泛黄的纸张,记录着当时大家的捐款数额。

“当时我们的水泥是供不应求!”任春花骄傲地说。

2015年水泥厂停产,曾经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一去不复返。面对产能过剩、传统产业亟待调整的新形势,村党委、村委主动放弃了对水泥厂的升级投入,他们顶住压力,着眼长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承诺停窑不会下岗,收入不会减,就地转化劳动力。那时候,山西省正处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转型跨越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贾家庄又一次与时俱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走上了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

180亩原村落基础改造而成的贾街,每天人流如织。这是一个包含4条仿古明清的商业街,不仅引进各地特色小吃,还有酒坊、油坊、醋坊等传统手工艺门店,让你一下子忘却了繁华都市,尽情享受这“世外桃源”带来的种种乐趣。“对贾家庄而言,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变得越来越美丽,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就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邢万里说。

谁能想象到,这个充满现代化气味的农村,在解放时期是出了名的盐碱滩,全村3700多亩耕地,其中80%都是盐碱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期十几年开展治水改碱拔穷根到多种经营搞突破;从60年代大搞农具革新到80年代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从90年代转型发展到进入新世纪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全国特色小镇。新中国成立的70年来,贾家庄可谓呕心沥血,改天换貌。

幸福需要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目前,贾家庄已形成4大支柱产业结构,包括以恒定水泥制品和预制构件为主的建筑产业;以盛世酒类酿造加工开发为主的白酒产业;以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绿色农业;以乡村休闲旅游、拓展培训为主的旅游产业。有序推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贾家庄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主任范玖深告诉记者:“2014年,贾家庄景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2017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80万,成为山西省旅游业的一张新名片。”

60年前,一部以汾阳市贾家庄为原型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作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10大献礼片之一风靡全国,生动地诠释了“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的真理。60年后的今天,电视剧版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在贾家庄开机,这部展示新时代农村青年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的作品,将作为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献礼片之一与观众见面。这部作品是山药蛋派作家马烽长期蹲点贾家庄,以村里发生的人、事、物为原型而创作的。

吕梁文学季从乡村出发谈写作到村里取景拍摄电影、电视剧,从关闭产能过剩到生态绿色转型发展。近几年,曾见证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史的贾家庄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文旅产业。2019年,贾家庄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未来的贾家庄将越来越有“国际范儿”,打造一张山西的文旅名片和金字招牌!

猜你喜欢

水泥厂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水泥厂自备电站烟气脱硫技术路线之探讨
水泥厂烟气脱硫工艺设计与应用
水泥厂变频器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泥企业的应用情况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论水泥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一般程序和规律
地方高师转型的归因、模式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