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职软件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7杨繁荣
杨繁荣
摘要:结合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项目驱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加以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项目驱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驱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1前言
目前,我国存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理论多实践少,理论和实践联系不是很紧密,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而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责任重大,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满足市场需求,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项目驱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项目驱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贯穿典型的实战项目,理论和实践不断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问,把课堂中学的零散理论知识应用到项目实践中去的一种教学过程。
3“项目驱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我院高职学生的基础较差,大一入学时的高考总成绩大多在160-260分之间,并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软件技术相关课程,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从2015级学生开始就采用“项目驱动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授课。每个学生上课都配有自己的电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跟着老师做项目,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安排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及表达沟通等不同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下面结合本人上16级软件技术专业中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来讲述“项目驱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3.1确定项目
结合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我精选的驱动化项目是一个C/S结构的银行管理系统,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本课程的所有知识点。
3.2实践过程
我在上第一次课时,就给同学们演示了这个银行管理系统项目的所有功能,并介绍了有关技术点。大家听后,对Java这门课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就开始计划着自学有关内容。当我讲完了Java的一些知识点后,就开始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个组选一个项目组长,并让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熟悉起来,然后再讲解项目的需求及业务知识,让大家提前熟悉项目。
每个小组接到项目任务后,组长就对项目任务进行划分,确定方案步骤、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组员根据自己分配的任务来收集、分析和整理项目的相关信息,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方案。在项目开始阶段,我起着主导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来分析项目及编写项目计划方案等,这些文档必须经过我审核通过后才能做后续的工作。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学生成为主要角色,我只需按时检查每个小组的项目進展情况,并对每组中出现的技术难点进行及时讲解,并引导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源,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项目中的难点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会根据同学们做项目的进度来讲解有关理论知识点,并把它们应用到项目中去。我记得有个小组项目的数据库开始没设计好,导致在后期项目开发中出现了严重的Bug。作为老师,我发现这些问题后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做得不错,但是有些不足,再慢慢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并结合他们项目的实际情况来提出改进的思路。然而出乎我的意料,这个小组成员认真听完我的讲解后,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并对数据库设计部分进行了改进,项目的设计也更加合理了。
当我讲完了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时,每个小组的项目也做完了,学生通过项目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3项目答辩
每个小组做完项目,经过反复测试后无Bug,就可编写项目答辩的PPT,准备进行项目答辩。
项目答辩是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考验,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通过项目答辩可以让学生具有成就感,同时又能让他们及时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更好地提高自己。
在学生项目答辩过程中,老师要对每个小组的项目答辩过程进行专业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包括软件界面、软件功能、软件文档、软件源代码、表达沟通能力及软件源代码六个方面。项目评审者包括课程组的所有教师,做到公平公正,评审的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
对一些自主创新且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学生项目答辩的过程中,我进行了现场拍照和录像,给下一届同学提供经验。
4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驱动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非常适合高职软件技术课程的教学,它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而不受任何约束,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共同完成项目,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熟悉项目的开发流程、编码规范及项目文档的编写技巧,把“死”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起来,为以后学习其他课程及走向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银秀,肖昆明,肖英.多维交互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01).
(作者单位: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