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19-09-17李飏叶丽萍

世界家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模型物理实验

李飏 叶丽萍

高一学生由于才进校,大多数学生都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争取毕业时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强烈愿望。但入学不久,随着所学内容加深,学生越来越感到物理“难学”,从而逐步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学习兴趣渐渐消退。究其原因,学生之所以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是因为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存在着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渡,从单一到复杂的内容跨度,从定性到定量的数学运算增多,从标量到矢量法则的改变。而这几方面必然造成高一学生学习物理时在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在数学处理上能力的欠缺,在思维上的不畅快,在习惯上的不自然。所以作为高一物理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学好物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關注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启动、定向和动力的作用,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他们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佳活跃状态。而对高一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特别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觉得教师可以做一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兴趣与动机有关,只有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满足,兴趣就会随之产生,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引导学生明确阶段性学习目的,把大纲中对物理知识的要求分解细致,目标越明确,就越容易评定自己的成绩,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成绩,自然就会满意,兴趣也就随之而生时于学习物理疑难较多的学生,应选择与疑难问题有关的浅显的材料来学习,使学生的能力与内容相适应,这样学习就会有成就感,兴趣自然就会产生,更重要的是当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同时会大大增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激发新的求知欲望。

第二,让学生把学习物理的心得体会及时地表达出来,并相互交流,这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必备的能力。学有所得是种满足,把心得表达出来,有助于加强学习时寻求心得的兴趣。为了写心得,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要用心思考,必须将书中的材料重新组织,纳入自己的记忆中;相互交流心得,会享受到别人的重视而提高学生的自尊,更会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三,教学时要妥善过渡,适当降低台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开始时,适当放慢进度,降低难度,尽量从学生的原有水平出发,做到因材施教;②对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在进行例题分析时,不仅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也要对数学运算进行分析与板演;③例题、作业和测试不宜太难,期中和月考试题应适合学生实际;④对教材中的物理概念、定律、定理的叙述要用浅显语言剖析其含义,并从文字、公式、图象上去阐述它们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⑤对学生想当然的错误经验一定要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纠正。

2高度重视典型的物理模型,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所谓物理模型就是同一类基础知识、物理过程、思维过程的高度概括,使同一类问题经过人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找出来的最本质的知识、能力思维结合体。人们一旦认识了它,掌握了它,就可以利用它去分析、理解、解决同一类问题,如质点、光滑平面、弹性碰撞、简谐振动对于物理教师应在精讲的同时,抓好物理模型的教学,将最基础最典型的物理知识、物理问题介绍给学生,并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将研究方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不仅了解模型本身,更让学生了解模型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和升华。

鉴于此,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将各章节知识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物理模型,然后以物理模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久而久之,学生才会将物理模型应用于实际问题,或者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物理模型,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适应多变的题目。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题目繁多,但无外乎有两种模型,一是行星模型,二是球体模型,掌握了这两种模型,就使得解答问题时物理情景清楚了。众所周知,高考试题中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无不体现出物理模型的构建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应从高一就重视起来。

3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不断提高。

物理学的特性不仅表现在知识内容的结构上,而且表现在研究方法上,其基本研究方法就是实验和数学的结合,其中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具备从事实验的能力,懂得如何通过观察测量和有计划的实验活动去认识自然、发现自然的规律,验证研究者的猜想和假设,是每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所必需的本领。同时,实验的过程隐含了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既包括了操作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又包括思辨性的猜想和假设,逻辑的思考和论证,准确的数量和数据分析,严蜜的推理和清晰的表述。因此,实验能力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从高一起就应十分重视实

验教学,使学生实验能力不断地提高。

为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是可以增加“演示实验”,甚至做“演示实验”的方法,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做“演示实验”时,通过创设情,引人课题,提高学生兴趣,启发思路,“演示实验”还以可采取“学生做”,通过“分类分组做”或“集体观看个别做”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学生实验”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切忌以教师“讲实验”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三是重视物理“小实验”、科技小制作。这些“小实验”小制作具有器材简单小巧、实验环境要求不高,易操作等特点,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提高观察、动手、思维、设计等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高一物理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起点,是根基养成一套学习物理的好方法十分重要,作为高一物理教师,思想上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这样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高台中学)

猜你喜欢

模型物理实验
自制空间站模型
留言板
模型小览(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