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唯美”精神

2019-09-17张晓航

世界家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艺术价值精神

张晓航

摘要:《巴黎圣母院》中表现出来的“唯美”精神,是其艺术价值的集中体现。文章主要从《巴黎圣母院》描写的三组对立项中,分析其体现的“唯美”精神,诠释作者雨果的唯美思想。具体包括法比和艾斯梅哈尔达、克罗德和艾斯梅哈尔达、加西莫多和艾斯梅哈尔达之间所体现出来的“唯美”精神。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唯美”精神;艺术价值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雨果是世界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曾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美与恶并存”,这种理念是雨果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基调,同时也能够表现出其艺术审美倾向。对《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中的“唯美”精神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作者雨果的创作思想。

1法比和艾斯梅哈尔达表现出来的“唯美”精神

在《巴黎圣母院》的故事中,法比和艾斯梅哈尔达之间拥有过短暂的爱情,这是出于外表美的相互吸引。女主人公艾斯梅哈尔达是一名吉普赛女郎,美丽非凡的她在愚人节广场舞表演中,一下子吸引了包括克罗德在内的许多异性的目光,令克罗德这位巴黎圣母院副主教也对她疯狂着迷,于是派遣教堂敲钟人加西莫多前去劫持艾斯梅哈尔达,想把她占为己有。正当加西莫多劫持艾斯梅哈尔达之际,身为宫廷弓箭队队长的法比闻声赶来,解救了艾斯梅哈尔达。这位弓箭队队长英武不凡,是女人们心中的白马王子,与吉普赛女郎艾斯梅哈尔达一样,都是异性追求、同性嫉妒的对象。法比见到艾斯梅哈尔达的美貌,深深被其吸引。艾斯梅哈尔达出于对法比的感激,以及法比英俊的外表,同样对他心生爱慕。

因此,尽管两人之间的短暂爱情注定因法比英俊外表下的丑陋灵魂而快速消亡,但两人爱慕关系的建立,是出于一种对外表美的相互吸引。从美学角度来看,这种以貌取人的爱情动机相比于物质性、权利性的评判,更符合非功利性审美标准。正如康德对自由美与附庸美的划分,自由美是纯粹的形式美,而附庸美则掺杂了某种目的。显然,法比和艾斯梅哈尔达爱慕关系的建立,更符合自由美的范畴,其本身就是“唯美”精神的体现。这一点也可以通过与法比和他未婚妻佛勒赫·德·李之间的对比中得到印证。虽然法比的未婚妻也十分美貌,但法比更看重的是其家庭背景,虽然法比非常渴望得到艾斯梅哈尔达,但出于附庸标准的考虑,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的未婚妻,并对后来艾斯梅哈尔达的悲惨遭遇冷漠旁观。

2克罗德和艾斯梅哈尔达表现出来的“唯美”精神

克罗德可以说是艾斯梅哈尔达悲惨结局的缔造者。从其第一次见到艾斯梅哈尔达开始,这位禁欲系副主教就对其产生了疯狂的占有欲,逐渐走向一种精神畸形状态。而与克罗德疯狂追求相反的是艾斯梅哈尔达对他深深的厌恶和恐惧。身为一名吉普赛女郎,艾斯梅哈尔达根本没有能力反抗这位掌握权力的副主教。在世人眼中,克罗德是受人尊敬、学识渊博的神职人员,而且他收养了因长相丑陋被人嫌弃的加西莫多,在平时的修行中保持圣洁、追求真善美。但就是这样一位副主教,在见识到艾斯梅哈尔达那种充满生命力的美后,再也无法压制人性的冲动,想尽各种办法想将她占为己有。克罗德这一人物是弗洛伊德多重人格的典型代表,在遇到艾斯梅哈爾达之前,他以一种超我状态存在,而在遇到艾斯梅哈尔达之后,他却沦为一具被欲望支配的躯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克罗德是艾斯梅哈尔达悲剧的直接缔造者,但其对艾斯梅哈尔达的疯狂追求,是出于对美的无法抗拒。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克罗德身为禁欲系的代表,一直克制自己人性本能中对异性的渴望,这本身就造就了克罗德的人性缺陷。遇到艾斯梅哈尔达后,他被抑制许久的渴望汹涌而出,导致其精神上出现畸形,认为只有自身精神上的真善美,才能配得上艾斯梅哈尔达的外表美。而当他意识到永远无法得到艾斯梅哈尔达后,就选择亲手毁灭她,来成全自己的精神美。这种对美的偏执的追求,也是一种“唯美”精神的体现。但最终,克罗德因自己疯狂的偏执,被加西莫多推下塔楼,自食其果。

3加西莫多和艾斯梅哈尔达表现出来的“唯美”精神

《巴黎圣母院》故事中的加西莫多作为男主人公,是一名长相狰狞、奇丑无比的弃婴。从小被巴黎圣母院的副院长克罗德收养,并将他留在院中成为一名敲钟人。加西莫多驼背、跛足、独眼,又在十四岁时被钟声震破耳膜,使他的世界陷入无边黑暗,开始变得乖戾,对周围事物充满敌意。也正因如此,加西莫多非常敬重、爱戴收养自己的恩人克罗德,对他言听计从。当克罗德下令让加西莫多劫持艾斯梅哈尔达后,加西莫多毫不犹豫的将艾斯梅哈尔达抢了过来。但因法比相救,加西莫多被抓捕起来,替克罗德承受了鞭笞之刑。

令加西莫多难以相信的是,当他饱受烈日灼烧、口渴难耐时,只有善良的艾斯梅哈尔达原意为他找来水喝。加西莫多从此深深爱上了艾斯梅哈尔达,并多次救助、掩护艾斯梅哈尔达,使其逃离克罗德的挟持和迫害。但是最终,艾斯梅哈尔达还是因克罗德死在了绞刑架上,看清克罗德真实面目的加西莫多,从背后将克罗德从塔楼上推下。而他自己,却选择抱着艾斯梅哈尔达的尸骨死去,以这种方式诠释了自己对爱的追求。因此,加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唯美”精神,与法比、克罗德都存在对立关系。法比拥有外表美,但灵魂丑陋,加西莫多则是外表丑陋,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克罗德对艾斯梅哈尔达的爱是疯狂占有以及得不到之后的毁灭,用爱来成全自己。而加西莫多则是为爱牺牲、帮助埃艾斯梅哈尔达逃离,最后以生命给予其陪伴和保护。因此,《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很好的演绎了人们对“唯美”爱情的不同理解,以及在追求“唯美”爱情中的不同选择。最后的结局则震撼心灵,让人可以更好的理解“唯美”精神的真谛。

综上所述,雨果在其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中,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关系、不同的视角阐释了自己对“唯美”精神的理解,非常引人深思。在追求“唯美”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附庸美或盲目的偏执,只会使自己陷入一种畸形状态。而加西莫多展现给人们的“唯美”精神,则能够很好的诠释其本质,这也是雨果先生想要向世人传达的“唯美”思想。

参考文献:

[1]易雨馨.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的艺术处理与文学应用的分析研究[J].大众文艺,2016(05).

[2]宋娟.刍议《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J].语文建设,2013(24).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2016届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巴黎圣母院艺术价值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跟踪导练(二)
跟踪导练(二)
巴黎圣母院起火
除了巴黎圣母院,还有12座教堂
拿出精神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