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南州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与行为调查研究

2019-09-17苏清兰杨清杜月红李娇李金亮王武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行为意愿

苏清兰 杨清 杜月红 李娇 李金亮 王武军

摘 要:根据保护旅游资源过程中牧民的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表现,以甘南州两县八村牧民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牧民是否愿意為保护旅游资源而付出一定费用”“是否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亲朋好友是否有相关行为”与共同参与旅游资源保护意愿呈正相关;“牧民是否了解相关法律”“政府支持力度”均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牧民的性别、受教育水平均对参与行为无显著影响;牧民年龄、受教育水平、月均收入、家庭人口数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旅游资源;意愿;行为;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2-0170-05

引言

旅游资源大多是自然及人类文化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不但具有易受破坏的脆弱性,而且还具有难以恢复的不可再生特点。而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旅游资源就成了保护自然、文化及旅游业的关键问题。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到,要发展壮大旅游业的同时,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及修复,因此,如何保护现有旅游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也成为甘南州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甘南州“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则的通知中也提到,甘南州将坚持举生态牌、谋生态策、走生态路、吃生态饭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生态全州”战略,扎实推进“生态甘南”。本研究重点关注甘南州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驱动力,通过当地牧民对旅游资源的保护现状,深入了解当地人的自然观、价值观、地方性知识等在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过程中的影响意义。

一、样本及样本特征

为了了解甘南州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及行为、分析其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影响因素,特此开展此次调研,时间为2018年8月6—16日,调研地点为甘南州迭部县及夏河县地区。本次调研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两个样本县中根据各地村镇个数按比例确定问卷分发数量。共计8个村,发放问卷240份,收回问卷237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83%(见表1)。

本次调研所涉及的变量包括甘南州牧民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意愿与行为。借鉴相关研究,本文设计10个观测变量(见表2)。

二、实证模型及变量设定

(一)实证模型

(二)变量设定

本文主要选择牧民个体特征变量、行为态度变量、主观规范变量、知觉行为控制变量来考察,模型变量及统计性描述(见表3)。

由表3中被解释变量的均值来看,当地牧民有较高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但实际拥有有参与行为的牧民却不足一半。可见,参与意愿与行为存在相背离的现象。在第一组解释变量行为态度方面,有近4/5的牧民参与过旅游资源保护的相关活动,且绝大多数牧民认为保护旅游资源最大受益者为外来游客,这与当地州政府于2015年开始实施的“全域旅游无垃圾”项目紧密相关。在第二组主观规范变量方面,当地村落中有2/3以上制定有明确的关于旅游资源保护的规章制度。同时,牧民身边的人对于参与当地旅游资源保护的行为也较为积极。可见,不论是相关组织,还是个人,对当地的旅游资源都较为重视。在第三组知觉行为规范变量方面,当地牧民普遍对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知识,相关法律较为欠缺,获取信息途径较为单一。第四组变量为牧民个体特征,在此次研究中,所选择调研的牧民男女比例约为1∶1,平均年龄约为37岁,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牧民平均家庭人口数约为6人。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实证结果

本文运用Stata15.1统计软件对实证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将所有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4)。

(二)结果分析

1.牧民个体特征变量对其参与旅游资源保护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第一,牧民的性别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与行为均无显著性影响。第二,牧民的年龄对其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呈负相关关系,即牧民年龄越小,分类意愿就越高。但在实际的参与行为中,牧民年龄与其参与行为却呈正相关关系,即年龄越大,牧民参与保护旅游资源的行为越明显。原因可能在于年龄偏小的牧民在其生活及学习中,多有受到来自外界的一些教育及宣传,如学校、寺院等地,其对环境、对当地旅游资源保护意愿更为强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年龄偏小的牧民身体素质相对较弱,加之当地政府对牧民的参与行为又有强制要求,所以,牧民中年龄偏大的青壮年人的参与行为更显著。第三,受教育水平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意愿无显著影响,但高中学历的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行为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随着牧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能对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行为越明显。随着牧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其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更为加深,因而其保护行为也愈为明显。第四,牧民的月均收入对其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均呈正相关关系。通常情况下,保护旅游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牧民的参与意愿与行为呈正相关。因此,牧民对其参与意愿与行为具有积极性。第五,家庭人口数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呈相关关系,家庭人口数越多,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就越强,但这一因素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行为无显著影响。家庭人口数越多,表示该家庭经济压力越大,加之甘南州牧民收入形式较为单一,其收入来源主要是近年发展较为迅速的旅游业。因此,依托旅游业生存的牧民人口越多,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就越强烈。但是,牧民家庭人口数的增加又主要是老人和小孩的增加,能够参与到旅游资源保护行为中的人数相较无明显变化。因此,家庭人口数对其参与行为无显著影响。

2.行為态度变量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牧民的行为态度对其分类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是否愿意为保护旅游资源而付出一定的费用”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呈正向影响,且愿意为保护旅游资源付费的牧民的参与意愿高于不愿意付费的牧民参与意愿。如果牧民认为不保护旅游资源会对其日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那么他就有较大的意愿参与到保护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这其中就包括有提供资金支持等。这也表明,如果参与旅游资源保护活动会对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积极影响,那么牧民的参与意愿及行为均较高,甚至不惜付出自身的财力物力。因为牧民认为,相较于保护旅游资源之后自身所得到的,自身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微不足道的,具有“经济人”思想。

3.主观规范变量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是否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与“亲朋好友是否有相关行为”分别在0.05和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呈正向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如果该村有较为精细的关于保护旅游资源的规章制度,则牧民的参与意愿就越高。同时,如果牧民身边的人参与程度越高,那么牧民自己的参与意愿也会越高。大多数牧民存在一定的惰性和从众心理,因此需要当地制定自己特色的规章制度,从某种程度上硬性要求牧民提高参与度。此外,营造一种全民参与的氛围,更加调动当地牧民参与积极性。

4.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意愿和行为的影响:首先,“牧民是否了解相关法律”对保护旅游资源的意愿和行为具有一致性的影响。牧民对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越高,其参与意愿和行为概率就越高。牧民的参与意愿和行为分别在0.05和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与是否了解相关法律呈正相关。了解相关法律及知识是参与旅游资源保护行为的前提,对相关法律及知识掌握的越多,则其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行为就越明显。掌握相关法律及知识越多,从某种程度上讲,牧民的受教育水平就越高,则牧民对保护旅游资源这一行为的认识就越深,从而保护行为越明显。其次,“政府的支持力度”对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愿无显著影响,但对牧民的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政府的支持力度”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与牧民的参与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政府支持力度越大,当地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行为越明显。政府采取多种途径支持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如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加强牧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则牧民在一定程度上能或多或少得到保护旅游资源所带来的利益,因此也更愿意参与到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行动中去。

5.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意愿对其参与行为的影响。牧民的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与没有参与意愿的牧民相比,有参与意愿的牧民产生保护旅游资源的行为概率提高了37.9%,参与意愿是参与行为的基础,当牧民无参与意愿,不会产生参与行为;同时,参与意愿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并不一定会产生参与行为。因此,参与意愿是参与行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三)结论及建议

上述结果说明,在当前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牧民参与意愿与行为相背离的情况。较大概率的参与行为是由于外界因素的推动,如政府的支持、他人的影响等等,而非牧民自身的参与。为了促进牧民参与意愿更好地向参与行为的转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加大对牧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意识。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旅游资源保护相关活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牧民对保护旅游资源的参与度,培养牧民保护旅游资源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从而较为长远地刺激牧民的参与行为。其次,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法律建设,形成旅游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同时,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与牧民共同参与其中,共同承担责任,提高社会责任感,共建“两型”美好社会。最后,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行为提供便利。综合考虑人口规模、住宅分布、家畜数量等等,定点配套基础设施,提高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自主性与便捷性。

参考文献:

[1]  张福德.环境治理的社会规范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1).

[2]  田万慧,陈润羊.甘肃省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群体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5).

[3]  李建华.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经营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4]  邓涛,毛焱,梁斌.居民参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湖北省新店镇的调查数据[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11).

[5]  廖娟.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J].中国商贸,2018,(33).

Abstract:based on the participating intention and behavior of herdsmen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ng tourism resources,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data of herdsmen in eight villages of ganan County,Econometric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rdsmens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ther herdsmen are willing to pay a certain fe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whether there are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s,” and “whether relatives and friends have related behavior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Whether herdsmen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laws” and “the strength of government suppor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herdsm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The gender and education of herdsmen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articipation behavior.Herdsmens age,educational level,average monthly income,and family size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herd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Key words:tourism resources;wish;action;influence factors;Logistic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行为意愿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