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焊缝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2019-09-17李燕
李燕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极为迅速,采用焊接连接的建筑钢结构施工,本身所具有的强度高,工业化程度高,生态性好,综合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使得其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项目中常用施工技术。但同时钢结构焊接过程所存在缺陷性也相对较为明显,为判定焊接结构或焊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钢结构;焊缝缺陷;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文章编号:2095 - 4085( 2019) 04 - 0095 - 01
钢结构焊缝缺陷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没有破坏性试验基础上,实现对钢结构整体的质量控制。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项现代化综合性较强技术,在对其应用时必须结合钢结构实际特质,选取合适的检测方法,并注重检测过程的要点把控,充分发挥其技术作用,是确保建筑钢结构整体品质安全能够达到工程预期的关键。
1 钢结构焊缝缺陷
钢结构焊缝缺陷对整个建筑钢结构质量有严重影响,焊缝缺陷主要是以发生裂纹,边缘未熔合,未焊透,焊瘤,夹渣,气孔等形式来体现。其中裂纹作为焊缝连接中较为危险的缺陷,产生裂纹原因具备一定的多样性,比如钢材化学成分偏差,焊接工艺条件不达标,焊接过程专业操作环节不合规等等,都是诱发焊接缺陷造成裂纹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钢结构焊缝缺陷,做好检测工作,继而形成实时的缺陷控制方案,便显得极为必要。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则满足了对钢结构焊接缺陷的实时控制,确保钢结构建筑质量能够完全达标,有效提高了我国建筑钢结构工程整体施工水平[1]。
2钢结构焊缝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钢结构焊缝缺陷检测主要是以外观检查和内部无损检验来体现,其中外观检查即对钢结构焊缝外观缺陷,几何尺寸进行实时检查。而内部无损检验则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来完成,当前钢结构焊缝缺陷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含了射线探伤检测,渗透探伤检测,磁粉探伤检测,超声波探伤检测,全息探伤检测。根据钢结构形式特质选取符合实际的无损检测技术来完成对整个钢结构焊缝缺陷的检测工作。
2.1 射线探伤检测技术应用
射线探伤检测技术作为钢结构焊缝缺陷常见无损检测技术,对其进行应用时主要采取射线透过焊接接头部位,来将相应所照射区域做荧光屏或底片反映,使相应人员能够根据荧光屏或底片直接对焊缝缺陷形态、大小等信息做实时划分,以此判定焊缝具体等级。其能够提升检测人员对焊缝缺陷型式判断的准确性;但与此同时射线探伤检测技术应用由于射线本身对人体危害,在应用过程中应注重对其时间把控,结合建筑钢结构自身特征,主要针对部分钢结构关键部位采取射线探伤检测,降低射线探伤检测技术消耗成本,确保其应用效果能够得到充分发挥[2]。
2.2渗透探伤检测技术应用
钢结构焊缝缺陷无损检测中的渗透探伤检测技术应用,主要是通过选取荧光类燃料,利用其所具有的强渗透性对相应焊缝缺陷痕迹进行实时探伤,其适用范围较广,灵敏度较高,本身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不同于射线探伤检测技术,其在应用过程中对人体不会造成不良危害,但同时其对部分非磁性工件只能做表面缺陷探测,无法实现对缺陷的具体定量分析,使得最终焊缝缺陷性质判断准确性无法得到一定保障。
2.3磁粉探伤检测技术应用
磁粉探伤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以磁粉探测、磁感应分析、磁记录方法来体现。对钢结构焊缝检测的实践过程中主要以磁粉探测来完成,其在强磁场作用下按照铁磁性材料表面缺陷所产生漏磁场吸附磁粉做相应检测工作,能够快速发现钢结构表面焊缝缺陷,但其只能对相应缺陷做定量分析,对相应性质缺陷以及埋藏深度无法做有效展现。
2.4超声波探伤检测技术应用
超声波探伤检测技术应用,主要采取超声波原理对材料内部缺陷做实时探测,超声波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反射或折射声波,此时借助超声仪对反射或折射声波进行显示屏展现,相关工作人员便可实时对波声形态进行分析,判断焊缝缺陷种类和规模,其是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但超声波探伤检测技术应用对人为操作步骤及专业度要求较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来确保超声波探伤检测技术应用准确性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2.5 全息探伤检测技术应用
钢结构焊缝缺陷检测全息探伤检测技术应用,所具有的先进性特点较为明显,其在应用期间可通过激光,X光,声学全息照片来显示缺陷三维立体图,整体检测精准度极高,能够最大限度使相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缺陷具体情况,继而做出合理的焊缝性质质量判定。但全息探伤检测技术所存在的设备操作规范性强,应用成本较高的现象,使得其在实际实践过程中采用难度相对较大。
3结语
通過对钢结构焊缝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种类较为多元且应用模式也较为成熟,但其仍然存在较大技术改进空间。总体来看,其是提升建筑钢结构质量安全的关键,对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哲明.钢结构焊缝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8,(2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