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
2019-09-17左敏
左敏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信息反馈给学生后,可以使之更积極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人从尊重学生的自主思维和鼓励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愿望出发,在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上有些尝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一、教师的评价要有爱心
一次听课中,一年级教师在教“十几减九”的公开课,“筐内10苹果,筐外4个”,教师要求学生说出小猴子应该怎样拿出九个苹果.一名学生说我从筐中拿出九个,还剩一个,与外面合起来一共还有5个.教师很高兴的表扬了那一名学生,接着适时的导出破十法.又一名学生举手站起来说:“我先拿外面的五个,再……”学生表述时,有些口吃.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可是,这位教师很平静,依旧带着笑容,充满爱意地看着这名学生说:“刚才手举得那么高,有积极性,很好.不过,你知道同学们笑什么吗?”生回答:我知道了,是先从外面拿4个,还不够的再从筐里面拿5个,这样筐中也还有5个,这样的思考方法多好,十几减九的教学要求算法多样化,也并不是“破十法”就是最好的.教师没有因为这不是教学的一个环节终止学生的回答,而是鼓励学生继续回答,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课堂精彩片段呢!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求异能力,还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不就是爱心评价的作用吗?曾经有人说,杰出的人物之所以杰出,是因为其巨大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部分学生的落后是暂时的,是因为其潜能没能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教师在评价时应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宽容善待每一名学生,抓住契机,及时鼓励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起到作用.
二、采用多样性评价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数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方式,对促进学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评价语言单一,不生动.有的教师评价学生时,总是“真好”“真棒”“很好”“你真聪明”.这样呆板枯燥的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提高还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多样性课堂评价实质是一种引而不发的点拨,引领学生拨乱反正、获取真知.换句话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是在开放处的“知识建构”中借助教师画龙点睛的“课堂评价”而循序渐进的.
如,在一堂“轴对称图形”教学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非常简练地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概括出来,非常好”.“××同学能把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中轴对称的图形挑出来,真不简单”等等.通过教师对学生不同评价,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构建知识,将前后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
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后,教师要求学生估计所出示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错了,但教师肯定他敢于发言,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优势,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重新找回自信.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通过这种多样性评价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发展.
三、教学评价网络化
以往的课堂往往只限于教师评价学生,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改革弊端,拓宽评价的渠道,我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班级”里来,共同筑起一座沟通教师、学生、家长的美丽桥梁.浏览网络班级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还把好的学习资料传上去.比如,我在讲“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设立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说,我说,大家说”,给学生创造一个互评的机会.先分成六个组,每人画三个对称图形,先在小组内评出画得最好的!最后把优秀作品发到网络班级,再评好在什么地方?就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教学效果特别好,每名学生都能在大家的帮助下工整地画出三个对称图形,而且有的学生还画出了像蝴蝶、蜻蜓、树之类的美丽图案.在这个新天地里,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多种渠道的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教师跟踪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和行为表现,作为学习评价的信息来源,利用收集起来的信息并得出相应的学习评价结论,利用学习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和建议,指导、促进学生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总之,关爱学生生命成长,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多元化、艺术化的评价环境,让“评价”走进学生的“心灵”,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