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特性视域下汉语文化负载词语英译探析
2019-09-17牛越
摘 要:翻译是在信、达、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本文从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及历史性出发,结合去字梏、重组句和建空间三个视角来对汉语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的不同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使汉语在英文中的表达更为贴切。
关键词:翻译特性;文化负载词;汉译英
作者简介:牛越(1995.2-),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2
一.引言
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使具有不同文化语言背景的人相互交流。所以本文在翻译特性的领域下,结合实例探讨文化负载词在特定翻译条件下的英译过程,从而使交流变得更加顺畅。
二.汉语文化负载词语英译
每个国家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其承载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也不尽相同。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与每一种语言完全相对应的另一种语言,这种现象被称为文化负载词。
2.1 社会性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语言学大家索绪尔指出,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社会赋予这些语言关系系统意义。[1]这说明,翻译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社会环境给予翻译其特殊意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例如:中国的“广场舞大妈”,翻译成英文则是“square dancing grannies”,而不是我们心目中“grandmothers”这一答案;中国人喜欢对初次见面的朋友说“久仰”,这是一种尊重别人的表达词汇,所以为了体现其尊重之意义,“久仰”不可译为“I adore you for a long time”, 而应该译为“I am pleased to see you ”,这样更能体现其社会性。在比如,“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对这一词组的翻译不尽相同,有“Taiwan issue and unity of China”和“Taiwan question and reunification of China”两种。把这两种翻译进行比较,发现第二个翻译比较合适,因为“question”这一单词含有有待解决的意思,而“issue”这一单词本身就含有争议的意思,所以“issue”的选择使用更能体现其社会形势变化。
2.2 文化性
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着的,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文化因素。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宗教信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弗美尔曾明确指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转换”。所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交流时,我们一定要时刻注意文化因素。
比如,在英语中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Luck dog(幸运儿)等。而对于国人而言,狗虽也被认为是忠诚的、可靠的,但用其形象来比喻人时,却都是坏的意思。对于中国人而言,龙象征着神圣与高贵,但这一想法与外国人不同。在外国人的心中,“dragon”代表着邪恶,所以我们会发现亚洲四小龙被译为“four tigers”。
2.3 符號转换性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在各门学科中第一次为语言学指定一个地位,那是因为我们已把它归属于符号学。”这启示我们,在翻译活动过程中,不要采取片面认知,要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如果原文与译文符号意义一致,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如“一石二鸟”“to kill birds with one stone”,“浑水摸鱼”“to fish in the trouble water”。如果原文与译文存在巨大差异,可采取意译的方法。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直译为“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采取直译翻译的话,读者则无法感同身受,不能确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想表达的意思,而翻译成“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则使人一目了然,使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清晰明确。
2.4 创造性
张泽乾曾论述:“作为创造的艺术,审美的艺术的翻译的艺术,其最基本的方面仍在于实践性,因此,创造美可以说乃是翻译艺术的本质特性”。所以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钱钟书先生对谚语“吃一堑,长一智”的英译为“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形、义、音三美俱佳,令人拍案叫绝。王昌龄的《出塞》中:“纵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许渊冲译为“If the Flying General were still there in command, No hostile steeds would have dared to invade our land”,第一句中“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但在这里如果把李广译在文中,很多西方读者肯定不理解,所以译者用了专有名词“ Flying General”来体现这个特殊人物。第二句中,“阴山”是地理名词,直接译会引起不解,所以译者直接把原文背后所象征的“祖国河山”译为“ our land”。
2.5 历史性
翻译的历史性是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篇著作会出现不同的翻译版本,体现出时代性。翻译的历史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读者的理解性,读者的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翻译的历史性表现在理解-表达-接受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的形成与内涵在丰富,翻译的作用与能力也在提高,翻译的历史性局限在超越。
我們来举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道德经》,对《道德经》的英文翻译历久不衰,出现了很多版本。该书前两句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典型的译文如下[2]:
译文1:
The Tao, or Principle of Nature, may be discussed [by all];
It is not the popular or common Tao.
Its Name may be named;but it is not an ordinary name.[3]
译文2:
Existence is beyond the power of Words
To define:
Terms may be used
But are none of them absolute.[4]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于同一句话具有不同的理解。这便是翻译的历史性。
三.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意义再生
3.1 去字梏
去字梏,表面意义上通常被理解为“去除”某个字,而其实际意义是表示某一个作品的意义。要破除字的桎梏,译者首先要改除流行的翻译观,树立正确的意义观并在其指导下改除习惯性的逐字对译的习惯。
例如:“玉不琢,不成器”的英文翻译为“nature is above nature”,这一翻译其中并没有局限与对“玉”“器”两个字的字面意思,而是从其表达的深层含义着手,比喻人如果不历经磨难,就会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是万物之常态。
3.2 重组句
杨绛认为“翻译包括三件事:选词,选句,成章……”。通过重新组句,可以使句子的意义表达更加生动、形象、鲜活。例如:
原文:我们使用给食器来引诱蜜蜂鸟从一百英尺的树上飞下来,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这种鸟的第一份摄影资料。
译文1:We used feeders to lure birds down from hundred-feet-high tree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obtain the first photographic documentation of species.
译文2:Using feeders to lure the birds down from hundred-foot-high trees, we were able to obtain the first photographic documentation of species.
把译文一和译文二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译文二是在重组句的原则下进行句子翻译的。虽然译文二并没有选择按照汉语语序进行翻译,但它所表达的翻译效果更加立体。
3.3 建空间
所谓见空间,是对文本的整体意义而言的,通过翻译,在译文中为读者建立一个广阔的空间,让读者在这一空间中,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达到更好的阅读与交流。
例如,翁显良先生把“枯藤老树昏鸦”译为“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这样翻译起来,为读者建造了一个时空,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在一棵枯树上停留着一只孤独的乌鸦,不禁使人触景生情。这样翻译会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进而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读者更能感受作者的意图。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例子的分析,对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了探究。 在去字梏、重组句和建空间三原则的基础上,更好地感受到文化的五大特性,更加认识到了翻译在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好的交流与传播,进而在翻译中把握全局,展现原文风采,弘扬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0.
[2]赵文婷. 翻译特性视域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探究[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4).
[3]Balfour, F.H.Taoism.Tests,Ethical Political and Speculative[M]. Whitefish: Kessiger Publishing,2012:2.
[4]Bynner, Witter.The Way of Life, According to Lau tzu[M].London: Perigee Books,19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