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积极心理疗法干预新入职护士不良情绪的效果观察

2019-09-17陆滢滢崔益秋储成美

关键词:新入团体效能

陆滢滢, 崔益秋, 储成美

(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江苏 海安, 226600)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革新和发展,现代护理已逐渐由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更注重将生理护理、社会护理和心理护理以及教学科研和管理作为一个服务整体。护理作为一种高压力、高强度和高风险的职业,对新入职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职业适应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影响[1]。新入职护士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面对社会角色转换往往不能很好的适应,自我效能感较差,常存在着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工作产生倦怠,增加了离职率和护理风险,降低了护理质量[2]。团体积极心理疗法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团体心理干预模式,它是由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主要依据2002年提出的“幸福”三因素理论,在临床治疗一些心理问题中有肯定疗效[3-4]。为纾解新入职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职业成就感,发挥自我效能,本研究对新护士开展了团体积极心理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度新入职护士6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年度应届毕业生,新参加工作1个月内;目前工作岗位在各临床一线科室;自愿参加本项调查。60名均为女性护士,年龄21~24岁,平均(22.71±0.42)岁;学历本科24名,专科36名;曾在三级医院实习48名,曾在二级医院实习12名;户籍本市内36名,省内21名,省外3名;独生子女47名,非独生子女13名。

1.2 方法

1.2.1 成立小组: 医院成立院级心理专科小组,其中三级心理咨询师2名,曾系统参加过共情技术、沙盘游戏、精神分析、认知疗法、绘画测量、家庭治疗、催眠治疗等培训,均取得证书。

1.2.2 调查研究: 采用积极心理学的量表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手段,先由具有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专科护士对研究对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压力指数等心理状态评价,观察和统计新入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离职意愿、自我效能和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将研究方法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相结合,根据专科护士的临床经验,结合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干预手段,给予一系列的团体积极心理干预方法。

1.2.3 访谈疗法: 主要是自我介绍、心理咨询、导师带教和写日志法等内容。组织新入职护士会议,让各人自我介绍和互相认识,展示自己和让对方发现自身优点,坦然接受大家的评价。每2周举办一次心理咨询师授课活动,主要内容为如何认识和纾解不良心理情绪,新入职护士积极参与,通过转换角色,来缓解心中的负面情绪。定期组织新入职护士座谈会,每位成员向同事畅谈自己工作中的心得和经验,彼此分享快乐和烦恼,如有难题可提出大家讨论解决。由专科护士或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从新入职护士的心理生理、日常生活、基础护理、临床操作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布置新护士每周写1次日记,记录1周内自己最美好的时光,每周干好1次自己认为有困难的事情,每周做1次自己擅长的事情并记录,主要涉及感恩、快乐、欣赏、勇气等主题。

1.2.4 实验疗法: 主要是文娱活动和团体沙盘游戏等内容。将新入职护士分成若干小组,每周组织1次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主要内容有歌咏比赛、诗朗诵、短途郊外旅游、义工活动等,提高新护士基本素质和沟通协调能力,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以便尽快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对于心理压力指数较高的新护士,采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疗法:专科护士及时了解各人的思想动态,给予相应的沟通;在专门的培训室里,保持室内安静舒适和温湿度适宜,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专科护士引导新护士闭上眼睛,双手轻抚沙盘中的细沙,先绷紧全身肌肉,再做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不断调整气息,心中展开丰富的联想,脑海里充满蓝天白云、海浪轻涌的景象,自己赤足走在柔软的沙滩上,海水和细沙轻吻着自己的双足,海风轻拂着自己的脸颊,使心境完全平静和放松;再选择自喜爱的沙具,制作沙盘作品。专科护士给予全程陪伴和心理支持,纾解和稳定新护士的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测评: 于新入职护士团体积极心理干预6个月时,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SAS、SDS和心理压力指数等心理状态评价。①SAS评分[5]: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制,各小项所得分乘以1.25的系数,即得总分100分;正常<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重度焦虑>69分。②SDS评分:包括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正向和反向评分各10个,每小项1~4分,总分100分;粗分乘1.25系数即为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正常<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重度抑郁>72分。③护士心理压力指数[6]:对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主要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新护士的日常工作压力指数,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压力越大。

1.3.2 护理指标: 比较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时新入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离职意愿、自我效能和护理质量评分。①工作满意度:使用自制的问卷,内容包括工作环境、状态、方式、压力、挑战性、人际关系等,采取不记名答卷方式,测评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自我效能[7]: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评,共10个条目,重测信度为0.831,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③护理质量评分:根据护理部自制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主要内容为仪表仪容、劳动纪律、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工作质量、优质服务、团结协作、护理安全、消毒隔离、院内感染10个项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新入职护士团体积极心理干预6个月时,SAS、SDS评分和心理压力指数等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新入职护士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见表1。

组别nSASSDS护士压力指数干预前6057.90±5.4061.50±5.7070.20±6.70干预后6041.20±4.3046.20±4.3057.80±5.60t18.74016.59810.980P<0.01<0.01<0.01

2.2 干预前后护理指标比较

新入职护士团体积极心理干预6个月时,工作满意度95.00%(57/60),高于干预前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离职意愿率5.00%(3/60),低于干预前的13.33%(8/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入职护士团体积极心理干预6个月时,GSES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GSES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和人们对生理及心理健康需求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护理模式也逐渐向新型护理模式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入职护士一般是指工作1年内的刚从护生转变为临床护士的护理人员,对工作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的角色转换,常存在着较多的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护理质量水平[8]。叶赟等[9]采用问卷对672例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有98.22%的新护士处于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心理弹性评分水平较低。王伯军等[10]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353名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轻、中、重度焦虑分别为240名、87名和26名。本组研究对象中轻、中、重度焦虑护士分别为16名、4名和2名。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新入职护士的心理干预措施,减轻其焦虑抑郁感,增强职业成就感,使其尽快适应角色转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11]。

张琴[12]对新护士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强化了护士的积极心态,减轻了负性情绪和人际冲突,显著提高了SCL-90心理评分,提高了新护士的心理健康和积极应对方式。种翠红[13]对新入职护士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新护士在角色转换后出现的焦虑紧张情绪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最大化挖掘护士个体和团体的力量,明显加强了新护士的情绪表达能力。徐红群等[14]对临床一线的在职护士采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提供护士较易接受的互相援助形式,增加了护士承受职业压力的生理和心理能力,激活了团体凝聚力,干预前的情绪衰竭评分从26.88分降至14.00分,去人格化从7.77分降至3.40分,显著缓解了职业倦怠,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Ebrahimi等[15]对新入职护士采取一对一带教的方式,建立有效的情感支持,缓解了焦虑情绪和工作压力。本研究团队积极心理疗法中,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高职称护士为新入职护士进行心理辅导的专业授课,提高了新护士的认知度和心理弹性;通过沙盘游戏活动及时了解各位护士的心理动态,给予针对性沟通和疏导。上述积极的心理干预疗法,有效纾解了新入职护士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入职护士团体积极心理干预6个月时,SAS、SDS评分和心理压力指数等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新入职护士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其心理素质明显提升。

杨兴华等[16]对新护士采用认知干预、合理分科、加强培训等个性化管理,新护士的总体工作满意度从2.96分提升到3.42分。本研究通过心理咨询、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团体沙盘游戏和写日志等干预活动,新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从78.33%提高到95.00%,新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显著提高。

研究[17]显示,儿科门诊护士的心理弹性评分为57.08分,有52.7%的护士有离职意愿,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士的心理按需,降低护士的离职率。韩斌如[18]对某三级医院的护士进行社会支持、满足生活合理需求、加大培训力度、合理配置资源、落实绩效考核等干预,护士的离职率为5.69%。本研究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了一系列的团体积极心理干预措施,新护士的离职意愿率从13.33%降至5.00%,与韩斌如[1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李倩等[19]对新护士实施一对一的导师制带教,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从干预前的2.53分提高到3.09分。田荣辉等[20]对护士采用书写表达的积极情绪干预,护士的GSES从22.24分提高到27.85分,明显提高了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本研究对新入职护士同样采用了一对一的导师制带教干预,新入职护士的GSES评分由干预前的(22.71±3.51)分提高到(31.41±4.17)分,新入职护士的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能够快速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适应临床护理的高压环境,提高了临床护理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综合上述,新入职护士处于从护生向临床护士的过渡期,常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和工作压力较大,不能较好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影响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本研究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团体积极心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新入职护士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了心理和工作压力,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对其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新入团体效能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