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春、宋苗《蔚县记忆》里的“非遗故事”(下)民艺民俗新风貌
2019-09-17独家专访宋苗
独家专访 本刊记者彭立昭 宋苗/摄
千年古塔,穿心戏楼,民国堡门,老汉的宝贝,村童,丢失的壁画……总有一个点触发你的心灵深处!作者方子春、宋苗在行走拍摄中,在保留真实图片的同时,也在字里行间吐露出了保护文物的心声。
青砂器:王龙磊成第五代传承人
蔚县青砂器久负盛名,明清时期为朝廷贡品。岁月如流沙,一代又一代匠人用粗糙的双手捏出生活的希望——青砂器,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2016 年正月十五,宋苗老师来到蔚县拍摄“拜灯仙”社火,认识了苏文卓小朋友。苏文卓告诉宋老师,他父亲在一路之隔的白河东青砂器厂做工。两个月后,为给文卓送照片,再次来到蔚县。他找到了小工厂,一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处——青砂器厂。白河东村一带是蔚县青砂器发源地。当地丰富的天然瓷土,细腻、柔软、可塑性强,俗称“矸子土”,是制作青砂器的天然资源。
进入车间,只见一中年人正低头做砂壶,前去问询,正是苏文卓的父亲苏贵保,一见如故。苏师傅告诉他,明天开炉烧窑,让他一定前来。第二天一早,宋老师如约来到青砂器厂,见识了青砂器烤制的全过程。一件蔚县青砂器的手工制坯,全程13 道工艺,再以1600 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 烧成的器皿呈青灰色,愈用愈亮。王启杰老人是白河东村一带青砂器作坊的“掌门人”,蔚州青砂器王氏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自11 岁跟着父亲学习青砂器制作,已干了55 年了。如今,他的儿子王龙磊传承了父亲的技艺,成了第五代传承人。
宋老师介绍,烧青砂器是纯手工艺活,盖火笼盔有25 公斤,既重又烫,挑起的一瞬间,稍有闪失,脸上一下就燎起水泡。这笼盔,一天操作上百次,难怪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对于新手的王龙磊来说,可真没少受伤吃苦。最难掌握的是看火,青砂器的好坏全在这一环节。在父亲的亲自教授下,王龙磊已经掌握了全套技术。一次,小王到南方考察紫砂茶具,他想何不让咱们蔚县青砂器药壶转型呢,于是小王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作出了精美的蔚县青砂器茶具。既有时代气息,又具有本地文化特色,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非遗产品找到了市场,对于这项老手艺是个继续传承下去的好方式。
现在,蔚县青砂器不仅销往京津冀,还出口到东南亚。宋老师说,近年来,白河东这小小的青砂器作坊,场面热烈,光影丰富,也成了摄影者的天堂。
“打树花”:世上温度最高的表演绝技
每年除夕前后以及正月十五,宋苗老师和夫人方子春,便背起沉重的摄像装备赶去蔚县暖泉镇,拍摄那里独特的“年味儿”。
暖泉古镇中心广场上,扭秧歌、跑旱船、跑驴、舞龙等表演轮番上场,配着锣鼓点,那叫一个振奋!几乎每个来到暖泉镇的游客,都会住上一晚,第二天再离开,就是为了在晚上除了观看拜灯仙的活动外,还能观看一场不落俗套的表演“打树花”。打树花就是把生铁加温到1600 摄氏度,融化成铁水,用木勺把铁水洒到城墙上,当炙热的铁水遇上冰冷的城墙,瞬间迸溅出万朵铁花,形成火树银花的壮观景象。因为形似铁树开花,故名“打树花”。据悉,一次打树花差不多要用掉一千来斤铁,半个多小时的“冶炼”后,就成为金灿灿的铁水。
“打树花源于村里的祈福活动,农民希望来年风调雨顺。随着蔚县旅游业的发展,打树花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正月初二到初五、正月十三到十六,以及五月一日到十月一日之间的每周五周六,游客都可以欣赏到火树银花的壮观表演。”宋老师介绍。
据悉,2013 年时,蔚县的打花师只有3人。之后,随着当地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挖掘,“打树花”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蔚县看打树花的人越来越多。
对于这样一种民俗表演,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希望有人继续传承,因为它有着秒杀现代烟花的淳朴和炙热。而另一方面,却也希望越少人去接触这样一门危险的技艺,因为1600℃的致命铁水,一不小心被会被烫出心惊的疮痍。每一位表演者,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出。
“一年美景春为首,百岁幸福勤为先。”(新家庄堡门上所刻的楹联)《蔚县记忆》以纪实的笔法、图文并茂的形式,定格了蔚县丰富的文化遗产,见证了蔚县古风民情的变迁,讲述了蔚县老百姓的故事,反映了蔚县人特有的生命气息和精神追求。10 年来,方子春、宋苗两位艺术家30 多次蔚县之行,不遗余力地去考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写作,摄影,最后到出版,可谓呕心沥血,不是一般人所能坚持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的车轮在创造更灿烂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碾压、侵蚀着这些祖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但它们却在宋苗老师的摄影作品中,遍地“破败”的国宝似乎又重现了生机。正如《蔚县记忆》“序言”里所表达的,“数不尽的古堡、古庙、古屋、古戏台,留下了乡情、乡音、乡愁、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