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钱逊他推动了清华文科的恢复

2019-09-17

北广人物 2019年35期
关键词:钱穆清华大学清华

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先生,于8 月22 日凌晨病逝,享年85 岁。

1933 年10 月13 日,钱逊出生于北平,五兄妹中排行老三。鼎革之际,钱穆离开内地,创办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新亚书院,最后定居台湾。16 岁的钱逊,已读过《列宁文选》,选择到清华大学历史系求学,1953 年毕业回清华,任马列主义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师。父子一别31 年。

“钱逊老师为代表的这一代学者是清华文科的灵魂,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清华的文科逐渐壮大成长,有了如今的成就与光亮。”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与钱先生相识已有30 余年,听闻钱先生逝世的消息,刘晓峰一夜未眠,拿出钱先生所赠的《论语读本》反复细读,回忆起与老师相处的点滴过往,深感惋惜。

后来,钱逊转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与父亲渐渐靠近。退休后,他主要从事社会活动,致力于儒学研习与普及教育工作。

中国社科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刘巍为老师写下挽联:“继父志弘正道难得真儒直士,传论语训钱学独为至亲尊师。”

很少主动提及父亲

作为国学大师钱穆之子,钱逊在多次采访中均被问及父亲。这时,他大多沉默以对,或答“不了解”。与钱逊共事10 多年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晓峰回忆,他从不主动提起:“这种话题,一般都是我们好奇问问,他说几句。”

钱穆自1937 年辗转各地任教,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无锡与妻儿团聚。赴港之前,父子相处的时日并不算多。

2014 年接受采访时,钱逊提及父亲:外出经过他的书房时,总是小心翼翼,“因为父亲书房外走廊上铺地的方砖,因时间悠久有些松动,踩上去就会发出响声。我怕给父亲知道了,不让玩,而要我回房读书。”

在这间书房里,钱逊认识到了和父亲在思想上的“距离”。读中学时,钱逊已然是一名进步青年。他给苏联大使馆文化处写信,收到免费寄回的《列宁文选》。钱穆看到后,把他叫到书房,拿了一本《曾国藩家书》。他在一次采访中也忆及此事,直言当时心里很抵触,“我是进步的、革命的”。

1953 年大学毕业后,钱逊回清华工作,任马列主义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师,直至1981 年。钱穆后半生定居台湾,继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当时海外有说法,钱穆有一个孩子在大陆和他唱对台戏。

对于将父子二人对立起来的说法,刘晓峰并不认同。他回忆,钱逊曾说起在清华上学时喜欢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刘晓峰认为,彼时钱逊虽是一名革命青年,但仍对传统文化心存爱好。此外,他了解到,钱逊拒绝过写文章批判父亲的要求。

1980 年夏天,阔别31 年的钱氏父子在香港短暂相聚。当时,钱穆已经85 岁高龄,钱逊也年近半百。父子恢复联系后,钱穆寄了许多自己写的书,他在信中嘱咐钱逊一一细读,“万勿粗心求速,随便翻阅,将一无所得。”

钱逊将父亲的书送给学生看,还将钱穆著作赠与门下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刘巍。刘巍记得老师很少主动提及父子关系:“但他很尊重自己的父亲,努力向他学习。”

从马列到中华文化

钱逊将自己的学术道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段学马列,教马列;后段学习、传播中华文化。与父亲恢复联系后,钱逊的学术思想逐渐与父亲靠近。钱逊的小传中写道,上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清华大学考虑恢复文科,于1982 年建立文史教研组,并将其调入。钱逊随之转入中华文化的学习和研究,选择以古代人生哲学为研究方向:“后得读先父著作,并以此为学习的主要进路。”

1986 年,刘晓峰进入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工作。他分析,钱逊学术思想的转变,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他的研究中一直有对现世深切的关怀。上个世纪80 年代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钱逊便在论文中探讨义利之辨。“我们认识时,钱老师基本上已经完成这个转变了。”刘晓峰认为,最初来清华求职时,钱老师读了他发表的主张振兴传统文化的论文就很赞赏。那时钱老师就在寻求志同道合之人一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刘晓峰回忆,钱逊曾自述,自家老房子和新房子之间有一过渡的连接处,他在那里照了一张相片:“这就是我的人生位置。”对于所走两段道路,钱逊自称有不少不足和遗憾,但没有后悔。

学《论语》中心是学做人

1999 年从清华退休之后,钱逊基本告别了大学讲台,主要从事社会活动,致力儒学普及教育工作。十余人围坐在身着素色对襟衣的钱逊身旁,轮流诵读《论语》,后自由讨论。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在北三环边上的一幢写字楼里。钱逊认为,以前一说《论语》就是治天下,仔细研究孔子的思想,就会发现核心问题还是在做人。他曾在采访中表明,学《论语》,中心目的是学做人,而非学知识。

在刘巍眼里,钱逊是践行儒学的“真儒士”,对诚心向学者仁至义尽。考研时,刘巍一共考了三次。书信往来中,钱逊没有放弃他,还多加鼓励。论文写作时,钱逊未给他硬性规定题目,但循循善诱。

刘巍记得,钱逊先是借他一本钱穆所著《新亚遗铎》,看他能否就此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成为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发表的论文,也让他头一回收到稿费。钱逊就此建议他做钱穆教育思想方面的研究,但并未强迫,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以钱穆为宗的学术思想史研究。

对于外界将其与盛名在外的父亲相比较,甚至认为他一辈子都活在父亲的光环下有些“可怜”,钱逊的孙女曾问过他是否介意,得到的回答是完全不介意:“他说只要人家提的话,他都觉得很光荣很骄傲,觉得是大家对他的一种尊重。”刘晓峰也问过类似的问题。钱逊答道,传统需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层面去反思,自己亦有心得。“他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长者。就像一个加热器一样,不断向外散热。”

猜你喜欢

钱穆清华大学清华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钱穆的容与化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论钱穆的地方自治思想
父亲对钱穆的教诲
清华,北大,我来啦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