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事:还原沉船事故真相
2019-09-16李学坤吕镇洋
李学坤 吕镇洋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每天都有无数船舶在海上往来穿梭,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而在他们的背后,始终有一群忠诚、干净、担当的海事人在默默奉献,守护着他们的平安。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案例,让我们走近海事,了解海事人,看看他们是如何凭着那种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团队精神,来还原这宗涉及3条人命的水上交通事故真相。
三人失踪
2017年12月18日下午15:00时左右,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广州海事局值班室的沉静:在广州港26-27#浮东侧,一艘过往船舶救起1名落水人员,据报该名落水者为被不明船舶撞沉的“粤X渔XX”船船员,渔船上其父母及亲戚3人仍下落不明,肇事船舶事发后驶离现场。
获救渔船船员已记不起碰撞具体时间和地点,只记得碰撞时间为12月18日中午1点到2点这段时期;碰撞地点为内伶仃岛上游航道东面水域;而该渔船最后一个AIS信号点只显示到当天上午11:19时,而且还是不连续的信号点;由于渔船为木质的,且尺度小,在广州VTS雷达录像根本找不到该渔船被撞前航行雷达回波点,这简直就是一宗“无头公案”。
事故后几天,渔船遇难船员由于失去双亲,更加着急寻找到肇事者,对海事部门第一时间赶赴调查,已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他们也清楚茫茫大海,要找到肇事船舶也不是抱很大信心。他们想到提供巨款悬赏这一招,发动亲人派发宣传单张,愿意提供30万元的赏金给提供有效线索的人。海事调查人员对家属这一举措还是理解的,在无形的压力面前也形成一种动力,一定要找到肇事船,还死者一个明白。
火速部署搜集证据
海事调查人员接报后,立即成立了最强阵容的海事调查组,迅速开展相关调查工作,將事发当日12:00-15:00时所有经过内伶仃岛上游10海里的范围水域的所有船舶AIS信息和VTS录像资料调出来,逐一查看和掌握上述时间经过该水域的所有船舶;特别查看有嫌疑的船舶,不放过任何一条有价值的证据;连续几天通宵从航经的船舶调取事故当天所有CCTV录像、VDR数据等影像和电子数据资料;到现场排查生还者所反映的疑似“平板砂船”,了解有无目击证人;海事调查人员还根据收集到的相关线索,向周边海事机构发出《水上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协查书》,避免肇事船寻机逃脱;为确认事故的准确位置和防止沉没渔船影响过往船舶航行安全,海事调查人员协调了专业的海测船舶开展海床扫测,并在19日下午确定了沉船位置,让事故水域范围进一步缩小。
证据排查
在事故调查和证据排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在一艘当天13:36时前后经过事发水域的高速客船“迅XX”轮CCTV录像中看到远处有一艘自卸砂船与一艘渔船影像接触,且自卸砂船驶过后,渔船不见了。由于影像相对距离很远,看不清该渔船是否为事故渔船,且该自卸砂船与获救渔船船员印象中肇事船舶为“平板砂船”不太一致,也看不清自卸砂船的船名及清晰特征。
之后,调查人员又在另一艘当天13:14时前后经过事发水域的速客船“鹏XX”轮CCTV录像资料中看到有一渔船,且航行过程中仅有这一艘渔船,渔船特征也较为清晰,经获救渔船船员确认为当事渔船。
海事调查人员当天13:30时出港航行经过广州25#灯浮的“武XX”轮VDR资料回放过程中,发现在广州港25#灯浮东面有一固定雷达回波,经定位发现该雷达回波位置与上面提到的两艘高速船“迅XX”轮和“鹏XX”轮CCTV录像中看到的渔船所在位置基本一致,从而得出“迅XX”轮CCTV录像中看到的渔船为当事渔船,与渔船影像有接触到的自卸砂船很有可能为肇事船舶,而非获救船员所说的肇事船为“平板砂船”。
线索中断
调查人员查看了事发当天交管中心所有的雷达录像,顺着时间对上述经过事发水域的高速客船“迅XX”轮CCTV录像中肇事船舶的雷达回波动态情况进行跟踪,期待能看到其经过某个位置有CCTV录像的地方或者某个时候开启AIS或者什么时候靠泊某条船也可以去进一步调查确定肇事船身份,且广州港船舶流量大,需持续盯着屏幕跟踪查看,避免肇事船雷达回波跟踪错误或目标丢失。然而调查人员从21日09:00时左右一直回看雷达录像至22日01:00时,依然未能获得重要线索。
曙光初现
于是调查人员又从事故发生时18日14:00时左右开始,反向倒查疑似肇事船回波。但倒查比顺查更困难,因为交管的录像回看系统只能往前进,不能往后倒,因此只能几分钟看一下再往前一段,采取几分钟几分钟拆开分段看,一小段一小段的往前倒查。
终于在22日凌晨03:00时左右,调查人员发现肇事船雷达回波是从在离事发水域约5海里的广州港30LD锚地深圳某水上过驳区装砂的舶船“裕XX”轮析出的,但该船已驶到浙江舟山了。
调查人员不远千里,马上赶赴舟山对“裕XX”轮进行调查。最终,海事人员通过各方面的调查搜集了多艘在事发当天给该“裕XX”轮过驳卸砂的自卸砂船船名及联系电话,同时根据装卸时间结合肇事船雷达回波移动时间等证据链,初步锁定“惠X航XX”船嫌疑最大。
真相扑朔迷离
调查人员连夜飞回了广州,又开始了紧张的调查,在对“惠X航XX”船调查时发现,虽然该船离开“裕XX”轮的时间与肇事船雷达回波的情况差不多,其外观照片与高速船“迅XX”轮CCTV录像中肇事船舶图片进行放大比对整体上看很相似,但仔细比对发现还是有些差异,比如船舶的生活区楼梯走向等不一样,这让调查人员对于“惠X航XX”船是否为肇事船有所怀疑。后来经相关机构照片比对、调取海关监管系统资料等途径,证实“惠X航XX”船确实不是肇事船。而且在对给“裕XX”轮装砂的其他砂船的调查过程中,也未发现肇事船舶。
此时已是事故后的展开调查的第11天了,调查组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哪怕是这样,也绝不能够冤枉任何无辜者。
随着时间的流逝,取得相关证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调查人员疲惫、迷茫,睡不好觉,但调查人员身上的责任感、使命感驱使他们必须再次重新出发。
获取重要证据
调查人员再次把所有证据进行排查分析,研究存在的疏忽和漏洞,重点对VTS雷达录像进行回放、查找和跟踪比照,最后再次确定肇事船雷达回波是从广州港30LD锚地深圳某水上过驳区出来。调查人员对肇事船雷达回波出来前2个小时该过驳区所有雷达回波再一次进行逐一跟踪比对,经过跟踪细查,发现有一雷达回波在18日10:22时左右从该过驳区的“裕XX”轮北面的“普XX”轮或“安XX”轮处析出,因为这两船距离比较近,而且都在那里锚泊。约11:12时,该雷达回波继续往南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该雷达回波消失了一会,11:20时,一雷达回波在“裕XX”轮雷达回波附近出现,而该雷达回波就是前期调查发现的肇事船雷达回波。
通常,VTS系统所扫测到的船舶雷达回波会受到干扰或其他船舶阻挡等造成短时间的消失,但当干扰或阻挡消除后会出现,除非船舶沉没,所以调查人员立即推断该肇事船雷达回波不是一开始就在11:20时从“裕XX”轮雷达回波中析出,而是10:22时从“普XX”轮或“安XX”轮析出,然后在附近停留,并于11:12时继续往南移动,然后在11:20时从“裕XX”轮附近经过时再次析出。
顺着这一重要线索,经过几天的排查,调查人员终于锁定了“顺XX”船肇事嫌疑最大,因为该船的外观与与高速船“迅XX”轮CCTV录像中肇事船舶基本一致,很多细节都对应,而且该船在事发当天的动态与肇事船雷达回波动态基本一致(航行过程中曾经多次走走停停)。调查人员在对该船当班驾驶员调查时,该驾驶人员始终回避调查人员所问的关键问题,一直坚持自己没有发生碰撞。
虽然当班驾驶员不承认发生碰撞事故,但是调查人员通过几天的调查,搜集各种证据,还原了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有大量的证据证明该船为肇事船。经过几次召集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讨论,均认为所取得的证据足以证明该船为肇事船舶。2018年1月16日,海事部门向当事船舶所有人发出《肇事船舶认定书》。
海事调查人员在肇事船未开启AIS,获救船员未能提供有效信息且提供了错误信息的情况下,历尽艰辛,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排查了一百多艘船舶,搜集了大量有力证据资料,其中仅电子资料就已多达20多GB,最终找到了肇事船舶,还事故三名死者一个真相。
前段时间,广州海事法院对该案子的民事判决结果与海事部门所作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该事故的调查情况曾在广东海事局海事调查专家委员会、粤港澳海事调查技术交流会等会议上交流分享,得到了包括大连海事大学原校长吴兆麟、上海海事大学原副校长蔡存强、广东省航海协会秘书长叶孔霖等专家及粤港澳海事机构领导及调查人员的高度肯定。
廣东海事局组织对这宗案件调查的整个过程,在前段时间被广州广播电视台拍摄成专题片,在7月11日中国第15个航海日当天播出,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特别在港航单位、涉水部门和广大船员群体中引起热烈讨论。节目让大家看到了案件侦破的细节,警醒着海上航行的每一个船员,水上也有法眼,公正专业的海事调查官一定可以还原事故真相,主持法律公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繁忙的珠江主航道,见证着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个案例,反映了广东海事局依靠专业的海上搜救力量,先进的科学监管手段,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专业办案的工匠精神和科学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有力地保障着华南地区水上交通安全,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更好地服务航运经济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和促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贡献着海事力量。
(此次调查,海事人员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排查了一百多艘船舶,搜集了大量有力证据资料,其中仅电子资料就已多达20多GB,最终找到了肇事船舶,还事故三名死者一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