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结合研究
2019-09-16黄艺明李承华
黄艺明 李承华
摘要:目前,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行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需求,高校要探索新形势下高实践性、多渠道、全方面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模式。以大容量、高速度、多样化为特征的大数据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基于研究生兴趣、心理、行为状况等方面的数据.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本研究以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海韵学术文化节为例,探索大数据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结合。实践证明,这种结合能有效地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以及深化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关键字:大数据;思政教育;学术文化节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大容量、高速度、多样化为特征的大数据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思政教育与大数据的有效结合。海量的统计数据为教育工作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采集互联网数据或积累学生相关数据,并借助Hive数据库构建海量思政数据,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心理、思想、行为状况。目前,一些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过于侧重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思政工作不够重视,致使研究生思政工作存在相关科学研究较少、实践经验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如班会、谈心、安全教育讲座等很难引起研究生的兴趣,高校亟须探索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着力打造海韵学术文化节,让思政教育的“盐”在学术文化的“汤”中溶化,从而达到言之有味、提升活力、滋养身心的目的。该活动自2010年开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并逐渐成为具有学院特色并在全校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文化活动。学院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精准分析九年来的大量数据,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促使该活动更好发展的模式与方法,吸引更多的研究生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
一、大数据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结合
第一,“盐”入学术,言之“有味”。在学术活动中加好思政教育的“盐”,可以让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潜心学术的科学精神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意识更加“有味”,更易被研究生内化、吸收。学院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提高思政教育的“盐”的质量。海韵学术文化节常设《海韵名师讲坛》栏目,该栏目的内容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和广大研究生需求,通过处理、分析数据获取的研究生最关注的信息点。比如,很多研究生关注前沿科技与就业创业等,心理健康、社会经济也是研究生关注的热点。此外,学院在艺术节期间也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等为研究生带来涵盖科学、人文、社会、心理、创业等内容的讲座,同时举办优秀论文评选、论文撰写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为研究生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第二,“盐”人创新,提升活力。學院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创新活动中加好思政教育的“盐”,让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更具创新活力。比如,第九届海韵学术文化节开展的第十三届“京信杯·无线改变生活”方案设计大赛,鼓励研究生以未来移动通信为背景,充分发挥创意,将自己的想法基于一定的技术背景付诸笔端,许多研究生设计出了很优秀的方案。再如,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则是围绕移动终端及移动互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让研究生进行方案设计及应用设计,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技术培训、作品展示、同台竞技,很多研究生逐渐具备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三,“盐”入文化,滋养身心。在文化活动中加入思政教育的“盐”,可以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渲染青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学院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问卷以及线下调查了解,根据研究生的需求建立了相应的兴趣信息库,同时每年学术文化节结束后他们也会收集研究生的意见反馈,这些信息为之后的活动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撑。学术文化节中,文化篇的活动因其贴近研究生的生活,一直深受研究生的喜爱。各项活动的组织策划既锻炼了研究生个人的能力,也凝聚了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就业面面观”论坛、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系列就业指导活动,从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实习机会等方面为研究生提供帮助:环岛骑行、沙滩拔河比赛、“狼人杀”争霸赛等文体活动,增进了研究生之间的凝聚力,丰富了校园生活;“日新计划”本研互助、“信息安全之路”电脑义务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研究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升自我、体会快乐:最美实验室评选活动营造了安全舒适的实验室环境;等等。
二、大数据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结合的成效
第一,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海韵学术文化节来自学生、面向学生、贴近学生,学院在文化节举办前先通过问卷调查汇总学生的意愿,并结合历年来的数据分析,精准服务,做到了“每一个方面的活动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研究生在参与学术文化节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潜心学术的科学精神,以及为了实现中国梦贡献个人力量的责任担当意识,也提高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第二,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海韵学术文化节面向研究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学术竞赛等活动,旨在营造浓郁的学术气氛,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热情,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历年来的数据分析,海韵学术文化节不断改进“以教促学,以赛促练,练赛结合”的模式,以更好、更快地促进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高。
第三,深化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理工科研究生的课业比较繁忙,他们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部分理工科研究生需要提升个人的人文素质。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既依赖课堂教学等系统的主渠道教育,也离不开与主渠道教育相得益彰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海韵学术文化节中的模拟招聘大赛、环岛骑行、沙滩拔河、电脑义务维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有效地让研究生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使理工科研究生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升华。
三、大数据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结合的思考与启示
(一)用好大数据,加强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科学性研究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政教育手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让学术文化节模式在全校乃至全国研究生的思政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充分了解大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大数据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同时,高校应该加大对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的支持和投入(如设立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等)。此外,不同的学院也要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学院研究生特点的思政教育新方法,走一条有本院特色的研究生思政教育之路。
(二)依靠大数据平台,提高研究生参与思政教育的主动性
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了解和把握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核心价值,同时要将大数据有效引入高校思政课堂,并不断建立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思政教育工作者将课堂搬到网络平台上,可以使教育活动呈现出载体迷你化、信息精准化、对象细致化、形式人性化、成果快速化的趋势,从而使教育活动更加深入地走进研究生的生活、贴近研究生的精神需要。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吸引研究生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彰显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独特魅力。
(三)运用大数据,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有效运用大数据,分析研究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需求和特点,精准地以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日常思政教育。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和各年级研究生情况,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确立不同年级的思政教育重点,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课程学习、学习考核、开题答辩、论文审核等研究生培养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