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彰显中国自信

2019-09-16高地梅国琴

河南教育·高教 2019年7期

高地 梅国琴

摘要: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面对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复杂现状,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彰显出强大的国家自信。丝路精神托起了中国自信的底气,在互联互通建设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孕育了中国自信的豪气.对建设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一带一路”的美好畅想透射出中国自信的锐气,在推进民心相通、坚持友好合作、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创新合作等方面贡献的中国力量彰显了大国自信的朝气。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自信;历史追溯;现实评估

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强劲动力。6年来,沿线国家和地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坚持不懈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使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彼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向更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一、自信的底气源自深入人心的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倡议以丝路精神为指引,把众多国家吸引进来,以新的形式把我国同沿线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的历史高度。丝路精神尊重文化多样,古丝绸之路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见证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探索着神秘多彩的印度文明,在尼罗河流域遇见了神秘的埃及文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欣赏着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明。历史告诉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各民族只有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对方,用对话交流的方式化解冲突,互相尊重彼此的道路选择才能得以共存。

丝路精神坚持合作共赢。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繁华,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盛景。“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重镇、良港地区兴旺发达,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我国倡导在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参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力度,并找准深化彼此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二、自信的豪气源自实实在在的丰硕成果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我国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积极同有关国家协调政策,共同协商制定合作规划和措施,不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截至2017年年底,超过8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欧亚经济联盟、“中间走廊”、“琥珀之路”等区域发展规划的接连推出,有力地见证了政策沟通的发展成效。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涵盖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没有互联互通就谈不上经济合作。因此,对沿途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积极同有关国家讨论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加速推进了高铁、铁路、港口等重大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六大经济走廊为主体、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两翼的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复合型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来往提供了便利。

贸易畅通不断增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有26个,覆盖人口近44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63%,经济总量近21万亿美元,占全世界的29%,货物和服务出口占全世界的23.9%,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贸易投资合作潜力。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税收收入和就业岗位。2013-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为5.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1%。立足周边、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正在加快形成。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之间资金流而不通、通而不畅的状况是实现互联互通的突出挑战。截至目前,“‘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中国同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撬动公共和私营部门资金125亿美元”。不断增长的金融合作为形成一个有效的资金互通网络与统一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民心相通不断促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密切合作,逐步形成了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力“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中国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帮助解决当地民众的实际困难,为“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开展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

三、自信的锐气源自顺势而为的发展态势

在“一带一路”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我国顺势推动其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迈向更加宏伟的明天,不断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不是“新殖民主义”,不是“新时期的朝贡体系”,不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不谋求霸权和势力范围,不以文明和意识形态画线,而是秉持正确的义利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开放包容、利己利他的心态面向世界。中国同沿线各国和地区在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的指导下,坚持政治解决、公道正义、标本兼治的原则,和平解决地区矛盾,积极构建并维护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不断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之间产业发展规划的融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强化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基础设施联通,扎实向前推进六大经济走廊框架、全球能源互聯网、跨区域物流网,以及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建设,不断建立健全促进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协同大发展。

不断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开放发展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统一,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2013-2017年我国对外投资从71亿美元增长至162亿美元,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由25%提高到26.5%,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占比由11.7%提高到13.4%,多元化、开放型国际市场和投资渠道加快形成。

不断将“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一带一路”不是搞破坏,不会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这是一条追求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营造和谐宜居、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人类家园。

不断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加强创新合作,不断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与建设,促进科技与产业、金融之间的深度融合,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创造良好的内外创新环境,连接形成当今数字丝绸之路,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成就新时代创业梦想。

不断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坚持文明互鉴与文明共存,摒弃文明隔阂、文明冲突,在相互理解、尊重个性、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辟更多文化交流合作渠道,搭建更多文化合作平台,建立健全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实现各国友好往来。不断推动在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建设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满足沿线国家和地区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加强对沿线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打造具有浓厚地域风情的旅游特色区和文化产品:加强各国政府高层往来与民间组织往来,实现包容性发展。

我们坚信,“一带一路”倡议,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沿线亿万人民的共同努力、锐意进取,必将铸造新的辉煌,取得新的胜利,彰显更强大的中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