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缕茶香,一树芳华

2019-09-16庄瑞点

师道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李茶树芳华

庄瑞点

我喜欢喝茶,总觉得它能让人静到心里。办公桌上摆着一个小小盆栽,里面种着一株茶树,嫩绿的叶子似乎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看到茶树,就仿佛看到了一身军装的小李。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我刚接手新的初一班级,开学第二周,班上一个叫小李的男生忽然跑到我办公室,说是要点开水。我放下手头工作,还没来得及倒水给他,他转身就走了。隔了一节课,小李又来了,说是找我问问题,但是他翻了翻书,什么都没问,又走了。第三次来时,跟我闲聊几句又溜了……他是否想跟我说些什么呢?这样的行为让我感到十分好奇,正值周末,便有了我对小李家的第一次家访。

家访前,我脑补了很多画面:可能是小李被欺负了,想找我诉说;可能是小李家里出事了,他想找我帮忙;也有可能是,小李想在老师面前找存在感。带着这份好奇,我上路了。

我开车沿着蜿蜒的简易盘山公路前行,一路上少有行人、车辆,非常安静。汽车在轰鸣声中,爬上一座又一座山,巍峨的山峰耸立着,山坡上是一垄垄层次感极强的茶树,满山苍翠,山林间云雾弥漫,掩映着稀稀落落的几间山民的房子。小李家地处偏远山村,村里的人们基本都是种植茶叶为生,我到达他家前,他跟爷爷还在茶园干活。

爷爷从对面的山脚处走来,步履蹒跚。小李就站在爷爷旁边,一看见我,竟一脸疑惑地躲在了爷爷身后。爷爷把我领进门,并热情地招待了我。起初,他表示很惊讶,说从来没有一个老师肯到他家来家访,就算偶尔有电话访问,也是因为他孙子在学校闯了祸。我笑着说:爷爷,我此次来的目的并不是“兴师问罪”,而是想来看看自己班上的学生的生活环境。一番交流之后,对于小李家我有了大概的了解。原来小李一直跟爷爷相依为命,虽说他父母还健在,但母亲改嫁之后,父亲一蹶不振,加上身体原因,竟然疯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小李从三岁开始就由爷爷带着,爷爷身体也不是很好,只能种种茶叶,靠着亲戚朋友的接济把小李拉扯大。爷爷跟我诉说完之后,眼神忧郁沧桑地望着远方的山峰,脸上充满了悲苦和无奈。我偷偷瞄了一眼小李,他竟然无动于衷,就像在听别人的故事。我心中顿生一股悲凉:这个刚步入初中生活的小男生,究竟经历了多少绝望,眼中才会充满冷漠和麻木?安慰完爷爷之后,我便离开了。爷爷很热情,硬是要送我到村口,当我回过头时,望着那不远处的身影,突然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甚是心酸。

夜深人静时,我躺在床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人活着真不容易:放不下的责任,经历不完的坎坷。我突然想起两天前小李的举动,他究竟想告诉我什么?于是第二天的早读课,我便找到了小李。到办公室之后,我倒了一杯水给他,问道:“小李,那天你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他不肯松口,于是我换了一种方法: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我讲了自己经历的一些事,他似乎听进去了,问道:“后来呢?”“后来我就成了老师了呀!”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扭头走了。

隔了一天后,我在学校操场跑步时遇见了小李。他见到我先是楞了一下,想打招呼却又止住了。“我们较量一下?”“比就比!”他信心满满地回答道。几圈之后,我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他还特地多跑了几圈向我“示威”。我坐在草地上,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我:“还是我厉害吧!”说完,得意洋洋地坐在我旁边,这才跟我说了那天的事。原来,那天他的“目的”很明确,他想辍学,但又担心爷爷知道。他说,自己心里很慌,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初中生活;也害怕别人知道他家的情况之后,没人肯理他。听完之后,我是又惊讶又庆幸,惊讶的是自己竟然不能及時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庆幸的是,小李还没“来得及”辍学。一番交流之后,他似乎放下了心事,脸上露出了笑容。正好第三周要召开主题班会,我结合小李的情况,确定了《我能轻松应对初中生活》这个主题。我特地邀请小李同学作为本节班会课小品环节的表演者,从现场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来看,小李获得了同学的认同,这为他融入班集体打好了基础,也给他树立了信心。

小李喜欢跑步,刚好这也是我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于是,每天下午放学,不管手头有多忙,我都跟小李约好一起跑步。我的“跑步成绩”也明显上升,每次跑完步,我俩都坐在草地上交流心事。伴随着落日余晖,我们都在成长。同时,我还向学校的领导反映了小李的情况,领导很重视,与当地村委会进行了交流。村委会结合小李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帮扶。至于小李的精神层面,我则是通过班集体荣誉感、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渗透,让他自己一点点找回信心,找到希望。就这样,我们成为了朋友。

渐渐地,小李脸上多出了自信,在学校运动会中,他代表我们班跑出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比较可惜的是,小李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对于学习这一块,他似乎不肯多花费一秒钟的时间,这也是我头疼的地方。有一次,我们跑完步坐在操场上。他问我:“老师,活着有什么意义?”我先是愣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跟他说,这个问题有点大,老师自己都还没弄明白,但是我知道活着就一定有意义。至于有什么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到了初二,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我留在了初一级。他来找过我几次,说是不太适应新的班主任。一段时间之后,他不来了,操场上也没有了他的身影。我很焦虑,直到有一个周末,他来我家找我:“老师,我想明白了,虽然我家里情况不好,但老师你从未嫌弃过我。对于未来,我应该要更加努力,不为别的,就为了我爷爷。我决定了,我毕业之后想考体校,或者锻炼好身体,将来可以去当兵。”我得知他的想法后,想挽留他,但最后,他还是去当兵了。

小李的故事带给了我许多思考,从这个事例出发,在德育工作研究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多观察,肯钻研,善于发现问题。有时候,学生身上的问题并不是显性的,很可能是隐性的,体现在“蛛丝马迹”之中。如果小李的反常举动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没有及时家访,也许,他会早早辍学、对未来茫然无措……虽然我不能去规划小李的人生,但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帮助他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小李的故事反映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该如何守护留守儿童,这是一个亟需研究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第二, 要学会跟学生交往,多聆听。“处理”小李之事时,我脑海里曾浮现出多种解决方案。但最后,我换了一种思维,把“问”换成“听”。“听”更能感受到倾诉者的情感,“听”之前,必须学会跟学生交朋友。小李之所以愿意跟我分享他的故事,无非就是他在我这里得到了关注,认定了我这个朋友,感受到了我的用心。当小李告诉我他要当兵时,无疑,我依然是受他信任的朋友。

第三, 能“共情”,明事理。之前听过一个老师的讲座,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愿意把你的孩子交给你这样的老师吗?”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成为了那个让人“放心”的老师?“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老师,一定是能与学生产生“共情”、明事理的人。我也相信,小李对我很“放心”。其实,每个学生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心弦。你只有将自己的心弦,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才有可能与孩子的心产生共鸣。

小李兵检合格,在即将踏上从军之路前,他穿上崭新的军装,精神抖擞地来到学校,特意送给我一盆茶树,他知道我爱茶。他说,老师就像茶叶,看似普通,却温暖人心。

现在回头细想,每一片茶叶都历经冷暖,却不改初心,都承受过淬炼,却愈发清香。就像那盆茶树一样,一缕茶香,一树芳华。茶叶的醇香里有小李的青春,也有我的芳华。

(作者单位:广东揭阳市揭西县上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小李茶树芳华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还有机会吗
芳华不再亦风流
芳华
实话
芳华
故乡的古茶树
为了能够得到小李的关注正在不断努力中
茶的箴言
反正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