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西厢记》不起眼人物郑恒之死
2019-09-16张译丹王军涛
张译丹 王军涛
摘 要:郑恒在《西厢记》中以一个线索式的人物出现,他既是媒妁之言的“践行者”,又是作者笔下维护封建传统礼教的“牺牲者”。他的死对全篇的剧情推动和主题升华看似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实则是作者有意为之。
关键词:西厢记;郑恒;老太太;死;观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1
《西厢记》中的线索式人物郑恒罪该至死吗?在阅读《西厢记》时,笔者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在多次考据和查阅资料后,答案更加否定。郑恒看似是《西厢记》中一枚不起眼的“小人物”,这样的“小人物”最后选择撞树而亡,情节设置没那么简单。这不是郑恒的选择,而是作者的选择。郑恒为何非死不可?到底是谁“杀”死了郑恒?
一、自由爱情胜利的需要
郑恒在《西厢记》中是以一个线索式的人物出现的,他第一次出现是张君瑞闹道场(楔子)中,寥寥数字,简介了他与莺莺的关系。郑恒出身在一个 与莺莺门当户对的“王谢”人家,由此也不难想到郑恒的家庭和所受的教育。试问,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寻死呢?他才是莺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合法丈夫。他没有做出任何逾越礼法的事情,在莺莺守孝时也静静等待,不曾取亲。可这样的一个“懂事”的郑恒,并不符合人们心中对于“恶人”的定义,作者只能安排他在末尾时出场,施离间之计,增加他的“可恶”。
虽然郑恒撒谎骗婚,皆应家中无人收信才来迟了。当他发现老夫人已将莺莺许配他人后,一时气愤糊涂才选择了谎报张生的情况,这样的“小谎”是情理之中的。同样,从这个“小谎”中也可以看出,郑恒的本质依旧是善良。他对老夫人说张生入赘尚书之女,哪怕是撒谎,郑恒并没有把张生描述成一个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之人,而是强调他的“无奈”。虽然大家都能发现郑恒罪不至死,但作者为了过分强调莺莺与张生自由爱情的结合,能够完胜封建礼教和家长式的婚姻制度,希望传达给更多受众抗争的希望和信心,他必须塑造出一个“恶人”,再安排“恶人”死亡。实际上,郑恒代表的是一种畸形的婚姻制度,他的死亡也代表着在作者心中,畸形的婚姻制度应该“死亡”。
二、情节发展的需要
当张生考取功名并与莺莺书信传情时,不少观众都为两人一波三折的爱情长舒了一口气。如果不是此时郑恒出场,或许观众都快忘记了前面寥寥几笔带过的人物。他的出场有没有必要呢?笔者认为是有的。虽然篇幅不多,但他代表的是传统的婚恋观,必须有击败传统婚恋观的情节才能彰显自由爱情结合的伟大。但击败就必须安排郑恒死亡吗?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为了扫清障碍,击败传统婚恋观,在结尾安排时略显刻意,甚至郑恒一死就开始宴席之欢。哪怕郑恒的谎言被发现,等待他最多是刑法处置,何以命丧?更为可怕的是,郑恒一死便是一片欢乐祥和喜庆的氛围。且不说尸骨未寒,或许说这些的话的时候,郑恒都血迹未干。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边是郑恒羞愧难当,撞树而亡;另一边是众人安排酒席,添酒开筵,欢天喜地闹洞房,丝毫不顾刚刚有人撞死在他们面前,哪怕从戏剧情节来讲,郑恒撞树自杀也太过仓促,情节突兀。
为了突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主题,郑恒就必须服务于戏剧的转折和发展;为了自由爱情的正义性,郑恒的形象就不得不被塑造成一个“恶人”。无论从哪一種角度出发,郑恒注定成为一个悲剧角色,这是必然的。
三、“迎合”观众心理的需要
这场闹剧中,老夫人和当初悔婚张生一样,依旧充当着“犹豫不决”、“昏聩糊涂”的角色,仅凭郑恒一面之词,就改变了心意。不难发现,老夫人在这场闹剧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她也是促使事件发酵的主要因素。
同样,作者的用笔着墨可见一斑,在进行描述时十分注意主次之分。郑恒的首次出场是在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第三折,前期作者对于郑恒的心理变化、言语习惯、如何思付离间之计都有详细描述,反而在他“触树而死”这一段,事关生死的大事件,甚至心理变化都只寥寥数笔,仅仅用了40字左右进行描写。笔者认为,作者看似塑造了一个“挑拨”的角色,其实是迎合了观众对“门当户对”的厌弃,对于打破“藩篱”的需要。为了一味强调 郑恒在其中“捣乱”、“挑拨”的作用,当他的这些作用完成了,就可以“赴死”了。观众希望看到“寒士”与“佳人”的结合,但“门当户对”是这样的希望不复存在,只能活在小说的杜撰中。郑恒之死最大程度满足了观众口味的需要,因此,郑恒是死在作者笔下,死在观众手中。
综上所述,郑恒在《西厢记》中以一个线索式的人物出现,他既是媒妁之言的“践行者”,又是作者笔下维护封建传统礼教的“牺牲者”。他的死对全篇的剧情推动和主题升华看似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实则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不需要这样的践行者,因此安排了郑恒死亡,这迎合了自由爱情的需要,亦迎合了观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西厢记》传播研究.赵春宁.华东师范大学.2001. [M].
[2]《近百年〈西厢记〉》研究》.张人和.社会科学战线.1996. [N].
[3]《明清〈西厢记〉》研究.黄季鸿.东北师范大学.2002. [D].
[4]《发乎情,止乎礼义——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邹尤.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