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斯顿?贝克的批评理论

2019-09-16龚心蕊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龚心蕊

摘  要:休斯顿·贝克是当代重要的黑人文学批评家之一,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对理解非裔美国文学有极大的帮助。《布鲁斯、意识形态及非裔美国文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强调用布鲁斯方言来解读文本,发现了文学理论总是会用新的意识形态取代旧的意识形态,在“黑人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人类学”-在语境下理解黑人文化。在文本解读方面,他提倡从布鲁斯的角度重新评价文本。本文主要总结了贝克在《布鲁斯、意识形态及非裔美国文学》中的批评理论,贝克的批評思想对理解黑人文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布鲁斯方言;代际传递;艺术人类学;重新评价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02

休斯顿·贝克一直在探索美国黑人文学和文化中独特的方面,在意识形态的范畴下解读黑人文本。他直接聚焦于美国黑人的生活条件,主张在语境下理解黑人文化,为非裔美国文学批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布鲁斯方言理论

贝克的布鲁斯方言理论倡导把黑人文本置于黑人文化,黑人的日常生活中考察,在语境下理解黑人文化。布鲁斯音乐和方言是黑人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所以贝克认为从布鲁斯和方言的角度解读文本有利于加深对黑人文化的理解。

贝克在《布鲁斯、意识形态及非裔美国文学》中指出“在研究美国文化时,布鲁斯应该享有特权,因为创造性的理解能够成功地与布鲁斯力量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对美国表现地域具有说服力和趣味性的重新塑造”。[1](P11)从此可以看出,布鲁斯在非裔美国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贝克把“布鲁斯”定义为“布鲁斯是一种综合体(虽然是一种总是在合成而不是一种已经被具体化之物)。综合劳动歌曲、群体世俗音乐、田野中劳动号子、圣歌的和声、谚语式的格言、民间哲学、下流的幽默、哀歌及其他更多东西,因此布鲁斯构成了一种似乎在美国不停运动的混合体——总是在变化、塑造、改变、替代非洲人在新世界的奇异经验。”[1](P5)贝克把这种混合体创造性地比喻成布鲁斯母体,是孕育黑人文化的地方。他还把布鲁斯比作是一种网状体。布鲁斯作品中有交叉点,很多个交叉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网。方言吸收了美国生活和艺术的元素,以本土的表达方式阐明了布鲁斯在美国文化中的重要性。贝克通过分析道格拉斯、赖特、埃利森和巴拉卡的作品,展示了布鲁斯方言在美国黑人文化中发挥作用的例子。

贝克强调用意识形态分析作品,也就是用布鲁斯来解读文本,这叫作“历史话语”。他认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将注意力集中在话语上,迫使人们用符号和语言的术语来思考,孤立了美国历史和文学史。贝克认为话语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意识形态是文本与作品所处环境的经济学或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奴隶制经济学”和“商业驱逐”就是在非裔美国文化下意识形态转变的产物,是社会基础的必需。奴隶制经济学就是一种隐喻,它表示南方的旧制度。美国黑人文学话语通常采用奴隶叙事,在意识形态方面表现为布鲁斯的形式。布鲁斯标志着经济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构成黑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贝克基于布鲁斯解读了道格拉斯和瓦萨的作品,他指出所有非裔美国人的创造力都受到历史话语的制约,有创造力的黑人必须接受历史话语的起源—布鲁斯。

贝克评价埃利森是最出色的布鲁斯作家。埃利森认为布鲁斯是美国艺术形式中最接近悲剧的部分。贝克通过分析看不见的人里《特鲁布拉德》这一章,发现了埃利森批判性的创作实践,还发现美国黑人艺术和私人商业之间的关系。特鲁布拉德把自己的痛苦和忧郁用布鲁斯抒发出来。诺顿代表的白人和特鲁布拉德代表的黑人之间的关系象征着工业和农业在非裔美国表达方式上达成的商业共识。“奴隶制经济学”为非裔美国人的艺术作品带来了有价值的黑人共鸣,布鲁斯艺术为实现非裔美国形式梦想提供了途径。

二、代际传递

贝克认为库恩范式转换理论对非裔美国文学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库恩声称科学实践以非理性的方式从一代人转移到另一代人。贝克分析了过去四十年的美国文学批评,提出了“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始于这样一种假设,即思维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变化是一样的。其文学理论目标是对美国黑人表现文化中各种问题的系统而全面的表述。在贝克看来,这是一场意识形态运动,新的意识形态产生都要打破旧的意识形态。“黑人美学”取代了融合诗学。重建主义取代了黑人美学。贝克在黑人美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艺术人类学”。

20世纪60年代末,尼尔、盖尔和亨德森等人发现了“黑人美学”。他们强调文学艺术的独特性,即“黑人性”。“黑人性”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否定了传统白人批评的权威。“黑即美”是“黑人美学”提出来的口号。“奴隶制经济学”构成了非裔美国文化物质基础,被“黑人美学”视为黑人意识的决定因素。“黑人美学”提出语言艺术作品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意识的形成有直接影响。贝克认为“黑人美学”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缺乏严肃分析黑人文化的方法论基础。贝克看到了“黑人美学”思想的潜在危害性,所以他认为必须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关注黑人日常的生活体验和表达方式。

贝克吸取了“黑人美学”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艺术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是指“在一种指定文化中,具体的美学作品与其他实体和系统的关系。在这种文化中艺术生产的一般性质和供用”。贝克通过这些方式把黑人文学作品置于美国黑人文化中。艺术人类学的指导思想和亨德森的“文化人类学”基本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二者都认为,非裔美国人表现文化的作品只有在文化中被语境化,才能得到充分理解。不同之处在于“艺术人类学”认为要表意文化不能完全被限制在某一单独的系统范围内,表意文化的语境化实际上是一种跨学科现象,是一种多维的批评理论。贝克的“艺术人类学”为理解非裔美国文学和文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三、重新评价

贝克主张重新评价文本,就是从布鲁斯的角度重新审视黑人文学文本。他还把物理学中的黑洞作为“重新评价”的手段,提出了“黑洞隐喻说”。“重新评价”意味着价值决定论因素的转变,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文学批评的意义。

他从布鲁斯的角度重新解读了邓巴的《诸神的游戏》。贝克评价邓巴的《诸神的游戏》基于神话和虚构话语阐释了布鲁斯的本质。“他的小说暗示了一种超越社会历史批判的叙事方式。为了理解非裔美国人叙事是一种虚构的话语行为,它以充满活力的蓝调方式开启了美国梦。解释小说的模式必须超越非裔美国文学文本的一般意义,必须超越习惯性的和被严格限制的批评策略,应该将口头艺术与历史解释联系起来。”[1](p138)从这里可以看出,贝克认为布鲁斯為理解非裔美国人表达文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贝克在评价理查德·赖特的《黑人男孩》时把物理学的“黑洞”比喻成一种看不见的,有吸引力的力量,是贪婪欲望的中心。赖特的小说是为了给欲望提供动力,以获得一种缺失的东西。赖特将母亲的缺憾具体化,在语言上构造了一种愉悦——一种黑人布鲁斯生活的感觉——作为一种普遍的象征。这种欲望就是一种自我意识。叙述者颠覆性地反驳了传统话语,塑造了一种符合黑人布鲁斯的代码。冥想黑洞是一种重新评估的手段,黑洞仪式通过分离和聚合变成一种理想化的仪式-零形象。也就是说,主人公从白人社会中隐退之后,变得没有身份认同感,他们只有从像“黑洞”一样的小说中获得自身的价值和身份认同感。

总之,贝克用自己的方式践行了美国形式的梦想,用布鲁斯方言理论谱写了非裔美国人的独特话语。他从布鲁斯、意识形态和经济的角度解析文本为非裔美国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方向。他提出的“布鲁斯方言理论”,“世代传递”、“艺术人类学”、“重新评价”为非裔美国文学在白人文化主导的美国文学增添了色彩。

参考文献:

[1]Houston A. Baker, Blues, Ideology, and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A Vernacular Theor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2]王玉括.坚守黑人文化立场的批评家贝克[J].国外文学, 2018(04):46-52.

[3]王晓路.差异的表述——黑人美学与贝克的批评理论[J].国外文学,2000(02):3-9.

[4]罗虹,程宇.“布鲁斯-方言”批评理论与“黑人性”表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5(04):131-136.

[5]习传进.论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2):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