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抑郁的影响
2019-09-16王开莲
王开莲
脑卒中是脑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复发率,临床以猝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脑卒中发病2周后至6个月为恢复期,针对该期偏瘫患者积极开展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及抑郁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2]。笔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55~79岁,平均(68.47±7.85)岁;病程15~59 d,平均(32.09±5.32)d。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8~80岁,平均(69.20±8.12)岁;病程15~55 d,平均(32.45±5.77)d。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依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确定[3];抑郁症诊断标准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确定[4]。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病程15~60 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0~35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脑卒中复发者;合并生命体征不稳定、除抑郁症外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就诊前2周内服用治疗抑郁症相关药物者;对试验药物过敏者。
1.4 方法
1.4.1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包括:1)起居护理:遵循“顺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的原则,调整居室温度、湿度,增减衣物,保持患者舒适状态。2)饮食护理:注重饮食有节,保证优质蛋白,适当增加粗纤维饮食预防便秘。3)情志护理:倾听患者心声,运用“以情胜情法”“移情易性法”“音乐疗法”调节患者不良情绪。4)功能锻炼:积极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站立练习、四脚拐杖练习等。5)推拿护理:采用适宜的推拿手法,促进偏瘫侧肢体气血功能的恢复,预防肌肉痉挛及萎缩。2组均护理12周。
1.4.2 观察指标护理前后分别记录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疗效。
1.4.3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确定疗效标准。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病残程度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或增加。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BI、HAMD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NIHSS、BI、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NIHSS、HAMD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B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BI、HAMD评分比较 (例,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2)P<0.05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且因肢体功能障碍而伴有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组织具有重塑性及再生构造力,尽早积极康复及治疗能够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促进神经受损功能的恢复[6,7]。随着肢体功能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抑郁症状随之得以改善[8,9]。现代医学评价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评价抑郁症状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笔者将相应评分运用到本研究中来,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对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调护等内容具有丰富的认识。中医康复护理是集中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功能锻炼及推拿康复等多种护理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性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发挥各种护理手段的协同增效优势。起居护理有助于顺应四时气候,增加患者的舒适性。饮食护理有助于保证营养丰富,促进疾病康复,同时防止不当饮食所导致的食复。情志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地配合医护的整体治疗及康复锻炼。功能锻炼是促进肢体功能的关键,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尽早开展锻炼,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推拿康复有助于促进脑组织及肢体气血的循行及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