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田间试验研究报告
2019-09-16丁兆伟
丁兆伟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黑龙江 佳木斯 156325)
对30%稻瘟·三环唑悬浮剂防治稻瘟病进行药效试验,评价其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条件
1.1 作物品种
垦稻32。
1.2 耙标生物
稻瘟病。
1.3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前锋农场科技园区试验田,土质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3.4%,碱解氮141mg/kg,速效磷16mg/kg,速效钾54mg/kg,pH值5.57,秋翻地,耕层18~20cm。
1.4 耕作栽培管理
试验依照“三化两管”栽培技术进行栽培管理。
1.5 肥水管理
施纯氮6.5kg/667m2,五氧化二磷3.68kg/667m2,氧化钾5.5kg/667m2。施肥量30kg/667m2:尿素(46%N)11kg/667m2,磷酸二铵(18%N、46%P2O5)8kg/667m2,硫酸钾(50%K2SO4)11kg/667m2,N:P:K=2:1.1:7。
2 药剂
2.1 试验药剂
30%稻瘟·三环唑悬浮剂 由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
2.2 对照药剂
加收米春雷霉素。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试验安排处理
试验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每处理各666.67~1333.33m2。
3.2 施药方式
表1 试验处理
3.2.1 施药时间和次数
7月1 7日和7月2 4日各施药一次,用量100ml/667m2。
3.2.2 使用器械
背负式喷雾器
3.2.3 施药方法
茎叶喷雾
4 调查
4.1 安全调查
7月17日和7月24日各施药一次3d、5d、7d、10d、15d采用目测法观察,药剂对水稻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4.2 防效调查
每小区取5点样,每点调查50穗,共250穗。记录穗颈瘟的病害级别,记下总穗数、病穗数和病级。稻瘟病分级标准及药效计算均按GB/T17980.19—2000(朱飞翔,2010)进行,见下表。病情指数与防治效果计算方法见公式(1)、(2),计算方法如下:
4.3 产量调查
成熟期取样测产,每处理取有代表性的1m2,三次重复,测定有效穗数;每点取有代表性的2穴,测定株高、每穗粒数和空瘪粒,计算理论产量(kg/667m2);每处理取有代表性的2m2,三次重复,将稻株割回,单独脱粒,测定千粒重,计算实收产量(kg/667m2)。
级别判断标准0无病1级 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cm 3级 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5级 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25%7级 叶片病斑26个以上,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26%-50%9级 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50%以上或全叶枯死
5 试验结果
5.1 安全性分析
7月17日和7月24日各施药一次3d、5d、7d、10d、15d采用目测法观察,对作物安全,无药害;与空白处理对比,没有发现有生长抑制、褪绿、畸形和死亡等症状。
5.2 防效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采用30%稻瘟·三环唑悬浮剂的处理1发病率最低,空白对照发病率最高;采用30%稻瘟·三环唑悬浮剂的处理1病情指数最低,空白对照病情指数最高,各处理药剂防病效果都优于空白对照处理。
5.3 产量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处理1、处理2产量均高于空白对照,处理1产量最高,高于对照46.35kg/667m2,产量高的原因主要是每平方米穗数和结实率均高于对照。
6 全面分析总结及建议
各处理水稻各发育时期相同,药剂对水稻生长发育没有影响。插秧时温度较高,返青时间短,有利于分蘖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较多。因为抽穗期间降雨较少所以,试验地及其周围大田发病均较轻,30%稻瘟·三环唑悬浮剂对稻瘟病防效最佳,2个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采用30%稻瘟·三环唑悬浮剂处理产量最高。研究仅为1年试验结果,因此30%稻瘟·三环唑悬浮剂对稻瘟病防治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