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毒症266例体成分特点研究*

2019-09-16刘海娟温有锋

陕西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肾脏病尿毒症病程

刘海娟 ,温有锋

1.锦州医科大学生物人类学研究所 (锦州 121001);2.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肾内科(瓦房店 1163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肥胖、糖尿病(DM)、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正暴发流行,其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流行病率,最终将与美国、英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成为CKD的高发国家[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据有关统计,美国成人慢性肾衰的患病率为7.6%.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8%~10%,近20年来慢性肾衰在人类死亡原因中占第5位至第9位,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之一[2]。随着慢性肾脏病病程的进展,尿毒症患者往往伴随着BMI、肌肉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身体水分、推定骨量及细胞内外液含量等人体成分的变化。患者可表现为体重下降、脂肪及肌肉量下降,蛋白质代谢异常,而总体水会增多[3]。Baliga等[4]学者研究发现,当肾功能低于正常值的30%时,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就开始降低。Kim等[5]研究发现,50岁以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量减少发生率男占37%,女性占29.3%。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方面,体成分研究的意义在于:①对营养状况的评估,指导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合理饮食;②对透析患者的干体重进行评估,进而评估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指导临床治疗;③对并发症的评估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其营养状况密切相关[6]。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尿毒症患者体成分的检测,探讨尿毒症对体成分的影响,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尿毒症患者体成分变化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为尽早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及营养支持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在知情同意下,随机选取2017年5~12月就诊于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Control group,CG)和尿毒症组(Uremia group,UG)。同时为了考察病程对体成分的影响,将尿毒症组分为尿毒症≥3年组(用UG1表示)和尿毒症<3年组(用UG2表示)。共筛查尿毒症患者635例,其中有效样本266例(男性158例,女性108例);获得健康对照组139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68例)。研究对象分组见表1。尿毒症组纳入标准:符合尿毒症的诊断标准及血液透析指征,自愿参加此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发热、急慢性感染、肿瘤、严重的肝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及内置金属支架、电子耳蜗和起搏器等。

表1 研究对象分组(例)

2 研究方法

2.1 身高和体质量:测量按照《人体测量方法》[7]测量身高和体质量。

2.2 体成分含量测量:利用百利达MC-180生物电阻抗分析仪进行体成分的测量,并通过奥美之路公司的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进行测量数据的收集。测量的指标包括全身肌肉量(Body muscle volume,BMV)、躯干肌肉量(Trunk muscle volume,TMV)、左侧上肢肌肉量(Left upper limb muscle volume,LULMV)、左侧下肢肌肉量(Left lower limb muscle volume,LLLMV)、右侧上肢肌肉量(Muscle volume of right upper limb,MVRUL)、右侧下肢肌肉量(Muscle volume of right lower limb,MVRLL),全身脂肪量(Whole body fat,WBF)、躯干脂肪量(Trunk fat volume,TFV)、左侧上肢脂肪量(Left upper limb fat,LULF)、左侧下肢脂肪量(Left lower limb fat,LLLF)、右侧上肢脂肪量(Right upper limb fat,RULF)、右侧下肢脂肪量(Right lower limb fat,RLLF)、内脏脂肪含量(Visceral fat content,VFC)、皮下脂肪量(Subcutaneous fat volume,SFV)等。上述测量指标均是在透析前测量的。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年龄、身高和体质量的调查结果 见表2。三组女性间年龄、身高、体质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男性,除体质量CG组和UG2组均高于UG1组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三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肌肉含量的测量结果 男性组肌肉量的测量结果见表3。CG组和UG2组的全身肌肉量均显著高于UG1组(P<0.05),CG组的下肢肌肉量显著高于UG1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肌肉量的测量结果见表4。可见除CG组的左上肢肌肉量和右下肢肌肉量显著高于UG1组外(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3 脂肪含量的测量结果 脂肪含量测量结果见表5、6。可见三组间男女性的全身脂肪量、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左上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等体成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研究人群一般特征

注: 与UG1组比较,#P<0.05;与UG1组比较,△P<0.05

表3 各组男性肌肉含量对比结果

注:与UG1组比较,#P<0.05;与UG1组比较,△P<0.05

表3 各组女性肌肉含量的测量结果

注:与UG2组比较,*P<0.05;与UG1组比较,#P<0.05

表5 各组男性脂肪含量的测量结果

表6 各族女性脂肪含量的测量结果

讨 论

1 尿毒症对骨骼肌含量的影响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迎来了少肌症的热潮。肌少症又称骨骼肌减少症,由于其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故又称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是以人体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降低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综合征[8]。有相关研究表明,肌少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不仅仅见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但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发病率更高,慢性肾脏病尤其终末期肾病可加速肌肉消耗,增加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病率。随着肾功能恶化,尿毒症患者会出现肌肉力量降低、选择性肌肉结构改变和明显的肌肉萎缩,称之为尿毒症骨骼肌减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肌力减退,患者活动能力降低,常常易出现疲劳、乏力,行走不稳,坐立、登高和举重物等日常动作完成困难,甚至导致难以站立行走、极易摔倒、身体失衡等等[9-11]。任红旗等[12]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终末期肾病,可加速肌肉量的消耗和蛋白质的降解,进而增加了尿毒症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率。导致尿毒症肌肉减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很多,如炎症因子的增加、肌细胞的改变,代谢性酸中毒,蛋白质摄入减少及运动减少等。黄丽娅等人的研究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男性患者肌少症发生率是女性的43.67,随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肌少症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13]。Mak PH等[14]研究表明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早期阶段,血液循环中炎症标记物水平就已经开始升高,且微炎症在尿毒症患者中,特别是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微炎症与尿毒症患者的多种并发症密切相关,包括炎症与蛋白质-能量消耗及肌肉萎缩等。在本实验中从数据结果来看,男性组随着病程的延长,全身肌肉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随着病程的延长,肌肉量呈现递减的趋势,且健康组下肢肌肉量显著高于病程3年以上组。而女性组随着病程的延长,除病程3年以上组左上肢肌肉量和右下肢肌肉量显著低于健康组外,其余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随着尿毒症患者病程的延长,尿毒症患者肌肉含量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而肌肉含量的减少不仅使患者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质量降低,还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有必要提高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对肌肉的影响认识,进而达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2 尿毒症对脂肪含量的影响 近年来,肾脏病领域越来越重视血脂的研究。慢性肾脏病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它是许多原发或继发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血脂异常通过促进肾脏内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对肾脏细胞的直接毒性,直接或间接促进肾损害的进展,参与了肾脏病的发生发展;高脂血症又是导致心血管事件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15]。相关研究表明,随着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而加重CKD患者中的血脂紊乱,常表现为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变化不大,除了量的变化,还有脂蛋白结构的异常[16]。众所周知,高脂血症是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的常见合并症,而肾脏疾病中常伴有各种特征性脂质异常[17]。全美胆固醇教育计划指南 (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Adult treatment panel;NCEP,ATP III )指出,CKD患者是血脂代谢紊乱的高危人群,以高甘油三脂血症和(或)低HDL-C血症最为常见[18]。Dullaart RP等[19]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中脂肪动员时,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并被肝脏摄取作为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原料,使极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TG)的合成和释放增加。脂类分为甘油三酯、脂蛋白、胆固醇、磷脂、鞘脂类。脂肪一般是指甘油三酯。当体内能量过剩时,脂肪组织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能量;而在过度饥饿的情况下,甘油三酯就会分解为游离脂肪酸 (FFAs) 和甘油。这两个过程分别被称为脂质合成和脂质分解[20],由此可知脂肪和血脂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尿毒症随着病程的增加,对脂肪含量影响不明显,可能与尿毒症患者常常伴随着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而脂肪和血脂之间又存在着代谢方面的联系。因此,随着尿毒症病程的延长,甘油三酯显著升高,进而导致患者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尿毒症病程对体成分是有影响的,尿毒症会引起患者体内蛋白质、肌肉含量、脂肪含量等身体成分和能量的改变。因此应及时合理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和能量,以避免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肾脏病尿毒症病程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