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振铎倾尽家产抢救“国宝”

2019-09-16

文史博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藏书楼杂剧郑振铎

郑振铎(1898—1958),浙江温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收藏家。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发表反帝反封建作品,曾在上海主编宣传抗日、反对专制的《公理日报》《民主周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全国政协文教组组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1937年,日军入侵江浙地区,烧杀抢掠,许多藏书家的珍存横遭劫难,大量古籍出现在上海古旧市场,租界的外国人纷纷抢购。看到一摞摞、一捆捆古书将流失国外,热衷收藏典籍的郑振铎痛心不已。

一天,郑振铎的好友陈乃乾打来电话,说“来青阁”古旧店发现一套《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郑振铎闻听立刻记起:一年多前有作者在来稿中提到,常熟“旧山藏书楼”存有这套书,是赵琦美手抄本。

赵琦美是明朝“脉望馆” 藏书楼主人,万历年间,他致力收集整理元、明两代各类剧本,既注重关汉卿、马致远、贾仲名等名家名作,又不薄民间作者、戏班子的唱本,耗时3年多,手抄剧目242部,集成“甲编” “乙编”共64册《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其中百余部是从未编写入书的民间流传唱本,堪称元、明戏剧大成,曾被钱谦益、季振宜、黄丕烈等10多位明、清著名藏书家收存,是弥足珍贵的极品善本。

当时,郑振铎找到文章作者,请他同往常熟寻访“旧山藏书楼”,一睹善本真容,但到地方一看,藏书楼已是瓦砾废墟,主人赵宗建也不知迁往何处,传世典籍下落不明。

郑振铎撂下电话急忙赶到“来青阁”,从店主杨寿祺口中得知:一年多前日本飞机轰炸常熟,“旧山藏书楼”中弹起火,万卷珍藏只抢救出数百余套,负责人赵宗建怕再遭劫难,迁居福建老家。杨寿祺恰赶上赵家变卖藏书,有全套64册《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当时杨寿祺手头拮据,只买得“甲编”32册。

经讨价还价,杨寿祺答应1000银元出手,但对每月薪水只有30多元的郑振铎来讲,1000银元是个天文数字,他拿出全部积蓄,变卖所有值钱家当,最后把呢子大衣、礼帽都送进了当铺,才筹集够数,取书时他又托付杨寿祺帮忙打听“乙编”的下落。

没几天,杨寿祺有消息传来:“乙编”32册在闸北“集宝斋”古董商人孙伯渊手中,郑振铎急忙来找孙伯渊,谁知孙伯渊也热衷古籍收藏,已寻找“甲编”多年,得知被郑振铎购得,竟提出两个意想不到的条件:一是我出5000银元,买你的32册;二是你出10000银元,买我的32册。孙伯渊本想以漫天要价,让对方知“贵”而退,再高价收购“甲编”,不料郑振铎并未还价,一口应承出资10000银元。

原来,郑振铎早有打算:卖掉坐落在徐汇区高邮路的住宅,最少价值20000银元。但张罗出售却不禁叫苦,当时上海局势紧张,日本轰炸机常常掠过,防空警报不时响起,人心惶惶的民众都无心购置房产。

最后,郑振铎四处找熟人、托关系,把房屋抵押给银行,拿到了5000银元贷款。此时有人告诉他,一个叫赫菲尔的外国人在四处打探《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下落。郑振铎知道,赫菲尔是美国国家图书馆东方部主任,专程从大洋彼岸赶来,收购了近千套古籍,曾得意地声称:“稀世孤本、珍稿秘藏、文史遗著品类必收,将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将以美国为核心。”郑振铎生怕孙伯渊把“乙编”高价卖给外国人,急忙赶到“集宝斋”把贷款全部交了定金,并签订协议:余下的款项一月内付清。郑振铎又找熟人讲价,孙伯渊同意降下1000银元,但未交的仍是一笔巨款。郑振铎又请来好友张元济(商务印书馆总编)、程瑞霖(暨南大学校长)、张咏霓(光华大学校长)等进步人士商议,都认为当务之急是把“乙编”拿到手,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大家有的出公款垫付,有的拿积蓄暂借,终于凑足了4000银元。

郑振铎得到全套善本,欣喜之余写了一篇《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说:“我所有藏书以‘古今杂剧’为最重要,它在中国文学宝库、历史文献资料里是一个巨大收获。这个收获不下于‘内阁大库’打开;不下于安阳甲骨文字的出现;不下于敦煌千佛洞钞本的发现。”

郑振铎倾尽家产抢救的《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善本,在他收藏的日子里因兵荒马乱几经辗转,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安稳。1958年,郑振铎在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罹难,遵照他生前遗愿,其家人将包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在内的2万多种(套)古籍,全部捐给国家图书馆,让历代藏书家珍存的传世梦想有了圆满的归宿。

猜你喜欢

藏书楼杂剧郑振铎
郑振铎的铮铮铁骨
赵琦美钞校本古今杂剧的戏剧学阐释
郑振铎炒股
爱他莽苍苍青天碧海,熙攘攘赤县神州——顾随《游春记》杂剧主题意蕴新探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
郑振铎虚心接受批评
以《度柳翠》杂剧为例看《红楼梦》与元人度脱剧的关系
简论明代中期的学校藏书楼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