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探究
2019-09-13李启斌
李启斌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 西昌 615000)
颈肩腰腿痛(Neck shoulder and lumbocrural pain)是慢性劳损而导致的无菌炎症,主要表现为患处疼痛、肿胀或者功能受限等,如颈椎病、腱鞘炎或者肩周炎等。中医治疗讲究对症施治,在颈肩腰腿痛治疗中表现出显著优势。本研究为分析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从本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抽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口服独活寄生汤基础上联用针灸疗法对颈肩腰腿痛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2.12±22.03)岁,男23例,女21例;观察组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4.13±22.56)岁,男22例,女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独活和桑寄生10~15 g;细辛、肉桂、甘草各3 g秦艽、怀牛膝、茯苓10 g,防风、杜仲、桑寄生、赤芍各15 g;当归与地黄15~20 g;人参、川芎各6 g,诸药混合以水煎服,每日1剂,取药汁300 mL,分2次服用,每次150 mL。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取患部局部穴位与所过经脉之远端穴位共7~9个穴位配合。在针灸之时,患者保持适宜之体位,按照标准刺灸法,选取1.5~2寸毫针,针刺平补平泻,其中取患处适宜穴位2个,艾柱温针。留针时间均为20分钟。
1.3 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腰腿部活动轻微受限。无效: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疼痛症状变化不够明显,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远高于对照组的76.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肩颈腰腿疼痛,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经常反复发作,患者病情不严重时,会表现为腰部疼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之后,症状可能会减轻。若患者病情严重,会表现为腰部放射性疼痛,会累积到脚的外侧,或者小腿的后侧和大腿后侧,当患者正常活动时,会进一步加剧症状,因此针对这一疾病而言,一定要高度重视[2]。
中医辨证思想认为,颈肩腰腿痛属于“痹症”的一种,导致患者出现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外感湿邪和风寒,经过度劳累之后,导致肝肾不足,导致患者疼痛,病情进一步发展之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因此对这一疾病进行治疗,则需要针对上述症候,帮助患者补气益血、通络化淤[3]。
本研究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远高于对照组的76.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颈肩腰腿痛主要是经络堵塞,血瘀所致,因此需要为患者进行通络化瘀、补气益血治疗,帮助患者调节肝肾功能,在使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疼痛部位,对患者进行穴位针灸,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局部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