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观察
2019-09-13许顺叶
许顺叶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云南 昆明 650032)
肺癌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早期肺癌患者治疗主要以手术为准,需要较长的恢复周期,由于肺癌患者癌性疼痛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造成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临床治疗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手术后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使其不论是生理、心理等达到平衡状态,提升生活质量。舒适护理[1],相对于常规的护理手段,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程度,将患者的所需作为主要的护理内容。本文通过对我院肺癌手术患者90例进行分析,研究肺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于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并分析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5例。其中,参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3.36±3.20)岁;实验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在(54.64±2.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舒适护理,方式如下[3]:①手术前患者对于住院都会有抵触心理,对病情状况不了解,心中不安等,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正面的解答,讲解手术流程,和主治的医生的成功案例,加强患者的自信心,同时护理人员经常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情绪。②病房保持18℃~20℃的温度,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通风时为患者盖好被子,防止患者受凉,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休憩之地。③患者手术后回到监护室,护理人员立马为患者连接生命监护仪,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且给予患者面罩进行吸氧,15分钟观察一次,待各项指标回稳可改为30~60分钟观察一次,将床头抬高20°~45°,这样有利于胸腔引流帮助患者进行顺畅呼吸。④要及时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让肺部呼吸音保持清晰,若是全肺切除的患者,要每隔6小时给予氧气驱动雾化的供给,雾化药物谨遵医嘱使用,若是患者情况严重,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治疗,防止出现肺部再次感染或者其它并发症。⑤胸腔引流管时刻保持畅通,防止出现管道弯折,脱落等,每隔30~6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不可将引流管设置过高,避免因为虹吸的影响下,引流瓶内液体倒流进入胸腔,导致胸腔感染,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每24小时就要更换一次引流瓶及瓶内使用的无细菌液体,全程必须无菌操作,避免其它气体进入胸腔,进而引起气胸的情况。引流管必须固定,在移动患者的时候,先夹好引流管,全肺切除的患者夹管间断开放引流,避免摆动。⑥手术后伤口疼痛以及引流管的不断刺激干扰下,带来不舒适感,疼痛也会使得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混乱,茶酚胺的分泌也会变多,进而会带来血压加快上升,情绪低迷,焦虑等,严重者甚至无法入睡,护理人员除了给予心理安慰还需谨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帮其减轻疼痛,进而缓解情绪。⑦手术后第一天患者的食物要以流食为主,待肠道消化恢复正常后就能食用其它的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禁止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述患者的舒适度越高;通过满意调查问卷,评定满意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表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比护理后的疼痛缓解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舒适状况量表各项分值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社会文化 社会环境 生理情况 心理情况实验组 45 16.72±1.95 27.54±1.98 31.94±3.49 35.94±3.59参照组 45 13.91±1.44 22.63±1.52 25.98±4.23 28.94±4.41 t 7.7762 13.1951 7.2906 8.257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的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疼痛分值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比(±s)
组别 n 护理满意程度 手术后24小时里疼痛的程度实验组 45 94.89±2.98 3.36±1.29参照组 45 73.52±3.03 4.57±1.32 t 33.7315 4.3978 P 0.0000 0.0000
3 讨 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将患者为中心已经成为主要护理理念,舒适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在心理、生理快速恢复健康,减少忧郁,烦躁的情绪,让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的效果。舒适护理强调整体性[4],从患者住院开始到出院的一些列的护理工作,将患者的需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本次实验中,护理后,实验组舒适状况量表各项分值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舒适护理对提高了生活质量,让身心达到健康的水平范围。
另外通过本次研究数据证实,护理后,实验组的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疼痛分值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舒适护理,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关系,让患者对治疗产生顺从性,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满意程度,同时,患者在手术后的24小时里,疼痛有所缓解,提高了患者舒适度[5]。
综合以上结论,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降低了疼痛的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