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00例缺血性心脑同病患者病因机和证候要素的分析
2019-09-13王连生
王连生
(内蒙古乌海市益康医院(乌达区),内蒙古 乌海 016040)
心脑同病即为同一患者同时或者是先后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疾病[1]。而这两种疾病又分属于心内科、脑病科两个不同的临床科室,患者需分别接受治疗,无疑会加大其经济负担。所以,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与症候要素进行分析,做到未病先防,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临床调研方式,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心脑同病组,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1.7±5.2)岁;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脑病组,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2.4±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做统计学分析,对心脑同病相关病因进行确定: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饮酒、高血脂等;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析症候要素:痰证、瘀证、火证及其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统计
心脑同病组中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例数明显要多于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有无吸烟、糖尿病及饮酒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统计(n)
2.2 疾病发生的症候要素比较
两组在不同症候要素上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疾病发生的症候要素比较(n)
3 讨 论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通过数据证实,诱发心脑同病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饮酒,经卡方验证,两组在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的数据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认为,高血压、高血脂是诱发心脑同病的两个重要因素,而吸烟、饮酒、糖尿病则是两种疾病共同的病因。另外经表2数据研究表明,心脑同病中以痰证患者最为多见、脑病当中以瘀证患者最为多见。另外心脑同病患者也多见有血瘀证和火证,提示在心脑同病患者中,尤以邪实最为多见。所以这也给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思路,基于临床医学研究的深入,中风与冠心病两者之间其实在治疗上是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的,所用药治疗都主张溶栓、抗凝、清除自由基和降低纤维蛋白,所以虽然两种疾病不一样,但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和治疗[2],除此之外,也要应注重对患者高血脂、高血压等主要病因的防治,并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习惯,以攻邪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3]。
综上所述,缺血性心脑同病患者主要的病因病机是高血压和高血脂症,且症候要素主要为痰证、瘀证与火证,治疗当以攻邪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