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2019-09-13李国祥
李国祥
(四川省军区成都第十七离职干部休养所,四川 成都 611230)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人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类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现阶段,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在健康指导不完善、不科学的基础上,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较差,导致老年人心血管发病率逐年上升,相关人员必须予以重视。基于此,文章结合我部接诊的心血管患者实际情况,研究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我所接诊的心血管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82~95周岁,平均年龄(88.2±2.8)周岁;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82~94周岁,平均年龄(88.3±2.4)周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医护人员需要实行统一的方法,安排专业人员指导老年人进行体检,体检表的主要内容是: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腰围、血压、胸腹常规检查、心电图,腹部、肾、肝、胰、胆、脾进行彩超、X线胸透等。其中,女性患者进行妇科检查彩超,男性进行前列腺彩超。在填写体检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要记录老年人的既往病史、现病史、家族史,以及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内容。
1.3 观察指标
第一,比较不良生活习惯对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其中,不良生活习惯主要包括吸烟、酗酒、熬夜、易怒等;第二,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异常指标水平的差异性,主要内容是高舒张压率、高收缩压率、高血糖率、高血脂率、高体重指数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不良生活习惯对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
观察组患者的吸烟率和熬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酗酒率和易怒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良生活习惯对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对比[n(%)]
2.2 比较两组心血管异常指标水平差异
对照组患者的高舒张压率、高收缩压率、高血糖率、高血脂率和高体重指数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血管异常指标水平差异对比[n(%)]
3 讨 论
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老年人的疾病发生率在不断提升。其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性健康问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深入分析引发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研究表明,通过分析8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实际情况发现,影响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有吸烟、酗酒、熬夜、易怒等,且对照组患者的高舒张压率、高收缩压率、高血糖率、高血脂率和高体重指数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很多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酗酒、熬夜等,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深入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老年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