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绑腿为何被打入冷宫

2019-09-13陈林西

军事文摘 2019年20期
关键词:拿破仑双腿士兵

◎文 陈林西

在历史照片和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打着绑腿的军人形象,而且不仅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就连国民党兵和日本兵都打着绑腿。但在后来的战争中,却很少见到有人打绑腿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古代为什么打绑腿?

古代的时候,由于作战运输方式非常有限,很多时候士兵们要靠双脚走路翻山越岭。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长时间走路,一天下来,血液下积,双腿就会酸痛不已,翻山越岭或在崎岖路面步行的话,这个问题就会更严重,以至于直接影响第二天赶路。如果在小腿部位缠上布条,就可以阻止血液快速下流,有效减轻腿部的酸痛,利于长距离徒步行进。

另外,古代交通不发达,路网也比较落后。在灌木荆棘丛生,虫蛇鼠蚁遍布的地方,绑腿也能防止腿部被划伤或叮咬,这些伤害虽然轻微,但在缺乏医疗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古代的时候士兵们常常打绑腿。

拿破仑时代的绑腿

西方使用绑腿的时间也很长,真正意义上的军用绑腿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在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军队中普遍装备,是一块带扣子的布片裹住小腿。拿破仑曾说:“绑腿可以防止泥土和石子进到我们‘爱国’的法国裁缝制作的那些劣质鞋子里面,还可以减轻士兵双腿的酸痛,是非常必要的装备。”

后来,这种片式绑腿广泛流行于19世纪的欧洲各国军队,甚至在日本明治维新效仿法国建立近代化陆军的时候也有装备。

绑腿在战争的时候可以做担架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虽然当时各参战国军队普遍依靠铁路输送兵力,但铁路毕竟不可能覆盖全部地区,在火车到达不了的地方,行军还是得靠士兵的双腿。在一战时期,士兵们普遍使用的是条状绑腿,因为虽然片状绑腿看起来很精神,但用途太单一了。

随着战事惨烈,条状绑腿出现了各种用法,例如负伤找不到绷带也可以拿它先将就一下,在缺乏担架的时候,解下绑腿再找两根木棍就做成了简易担架,甚至代替绳子攀岩和捆绑俘虏等等。

绑腿在战争中开始减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西方军队已逐渐向机械化方向发展,美、英、德等国军队的士兵通常以车代步,也不缺乏各种后勤物资,自然不需要装备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种落后的绑腿,取而代之的是军靴和较短的片状绑腿,只包覆脚踝起一定保护作用。苏军虽然缺乏运兵车辆,但士兵可以搭乘坦克,也更习惯穿着长筒靴,只有少数人打绑腿。

新中国成立后,绑腿依然在部队中使用

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初期,也像之前一样打着绑腿。虽然绑腿在山地作战中很有帮助,但是面对美军的燃烧弹时,如果打了绑腿,一旦裤子沾上燃烧剂就很难脱掉。为减少牺牲,不得不放弃打绑腿,后来的志愿军部队也不再配发绑腿。

后来,解放军仍然把绑腿作为一种实用的单兵装备,并没有彻底淘汰掉。比如,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由于越南当地丛林茂密,也多毒蛇毒虫,为防止虫蛇蚂蟥钻入裤管,前线的解放军指战员依然视实际情况装备绑腿。

如今,战争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投送部队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即使是没有大型运输机或步兵战车的非正规武装力量,也有皮卡这样的运输车辆,而不需要士兵靠双脚缓慢地长途跋涉。另外,现代作战靴已在各国军队中普及,舒适性和防护性比过去打绑腿有过之而无不及,绑腿自然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猜你喜欢

拿破仑双腿士兵
“拿破仑大军”
边看电视边健身
士兵的高度
摇摆包
拿破仑美言惑敌
挽救膝关节
门牙士兵
通识少年·拿破仑
士兵与海豚
哪双是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