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创意写作发展报告
2019-09-13信世杰
信世杰
2018年是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引进与发展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在学界、业界诸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创意写作学科建设蒸蒸日上,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文化服务领域也作出了诸多贡献。在过去的2018年,中国创意写作学界、业界发生了许多值得记述的大事,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研究成果。笔者尝试对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发展历史做一次简单回顾,并将本年度创意写作大事及研究成果做一个较为详细的总结。
一、中国创意写作发展历程
2009年,葛红兵在上海大学成立创意写作中心。此前,中国尚没有一所真正进行创意写作研究与教学的高校。2018年,来自全球的120多所高校近300位文学与写作教师参加了第四届“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十年来,中国创意写作在西学东渐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两个层面均做出了卓越性探索。在学科建设层面,创意写作成为各高校教育改革热点,近百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数十所高校设立相关本科和硕士专业;在理论研究层面,创意写作在不断引介西方论著,借鉴欧美创意写作经验的同时,开始尝试构建“中国话语”。
(一)学科建设
自上海大学成立全国首个创意写研究作中心、复旦大学招收创意写作艺术硕士(MFA)开始,中国创意写作学科迈上了真正的系统化创生之路。十年来,多所高校开设创意写作课程,成立创意写作中心,设立相关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点。现将设立创意写作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点的院校按开设时间顺序整理如下:
表1 2009—2019年中国大陆开设创意写作专业高校一览表①本表格由西北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教师雷勇发布在“西大创意写作工作坊”微信公众号上的《权威发布:中国(大陆)高校创意写作学科设立情况》一文基础上整理扩充而来,感谢雷勇博士。
以上表格仅列举了开设创意写作本科方向和硕士、博士学位点的高校,成立创意写作中心、开设创意写作相关课程的高校数量更多。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继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先行进行创意写作学科建设之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老牌名校也加入到这一阵营中来。除北上广核心城市高校和985名校之外,众多地方高校也开设了创意写作课程,积极争取创意写作硕士点,试图在新一轮的学科建设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越。
除学科点设立外,驻校作家制度也被各高校广为接受,成为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的又一推动力量。驻校作家制度由来已久,中国海洋大学早在2002年就开始实施此项制度,先后聘请王蒙、毕淑敏、余华、迟子建、张炜、尤凤伟、莫言、王海、郑愁予、严力、贾平凹、邓刚、刘西鸿等为驻校作家,但在创意写作学科系统化发展之前,驻校作家所进行的大多是广义上的文学写作教学,其教学形式也多采取讲座制而非创意写作课堂教学所惯用的工坊制。近年来,随着创意写作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传播,不少高校尝试聘请作家深度参与,甚至担纲本校创意写作教学、发展工作,形成“学者+作家”的创意写作研究、教学团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有复旦大学王安忆团队、上海大学葛红兵团队、南京大学毕飞宇团队、浙江大学麦家团队、江苏师范大学叶炜团队、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群和中国人民大学驻校作家群等等。如果这些当代著名作家能够摒弃惯常的经验式授课方法,带着个人宝贵的创作经验展开创意写作工坊制教学,那么中国创意写作将在作家教学这一层面取得新的进展,为创意写作学科建设发挥独特作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众多高校在创意写作学科建设方面做出努力,但由于学科定位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人才培养方向: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走的是纯文学路径,注重培养作家;上海大学、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偏重产业化路径,尝试培养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的产业化人才;武汉大学借助其传统写作学学科优势,培养包括文学写作、应用文写作在内的广义写作人才;在2018年成立创意写作研究院的华东师范大学,则在纯文学创作和网络文学创作人才培养两个方向同时着手。学科定位的差异,源于对创意写作本质理解的差异,也源于各高校对其自身优势资源的倚重。这是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发展的一个阶段性问题,随着学科发展进程的加速,以及学科机制的逐步成型,越来越多的学科共识将会达成。
(二)理论研究
中国创意写作发展十年来,在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和教材开发两个方面做出了卓越性探索。
区别于国外创意写作重实践轻理论的发展模式,中国创意写作在创生之初便格外注重理论探索,十年来取得了较大成就。早在2008年,葛红兵、肖青峰便在《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小说类型学研究论纲》一文中提出了小说类型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同时尝试从类型学理论视域中发展出叙事语法、叙事成规等概念,从而切入创意写作研究、教学与创作实践活动。葛红兵、许道军两位学者在2011年发表《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建构论纲》一文,对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理论体系做出研究规划,在这份规划的指导下,多位学者分别在创意能力评估、写作潜能激发、工坊制教学等多个领域取得理论成果。近年来,葛红兵等学者提出“创意本体论”,尝试将创意作为文学的本质来认识,将创意作为本体来展开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写作等文学活动,中国创意写作在本土化理论探索层面正在不断尝试生产“中国话语”。
中国创意写作教材开发包含两种模式:一是西方教材(著作)的译介;二是本土化教材的编写。在西方创意写作教材(著作)译介方面,从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写作的兴起:战后美国文学的“系统时代”》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写作书系”,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理论发展仍在不断借鉴西方经验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创意写作书系”所出版的59本著作中,包含许道军、陈鸣、李华等国内学者的创意写作研究著作,但大多为译著。。随着国内越来越多高校开设创意写作相关课程,创意写作教材编写成为中国创意写作理论研究领域一项必要工作。近年来,多部创意写作教材成功出版,并广受好评,成为展开高校创意写作教学的必要辅助,其中包括:《创意写作教程》(葛红兵、许道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大学创意写作:文学写作篇》(葛红兵、许道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大学创意写作:应用写作篇》(葛红兵、许道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大学创意写作实训教程》(江冰、黄健云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伴随着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爆发式发展,以上写作教材将得到更多应用,同时也将有更多更专业的教材面世。
自2015年开始,“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已连续举办四届。在2018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大会上,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会长葛红兵回顾了前三届大会的主题,总结了之前所取得的成果,并倡议成立中国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联盟。在四届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成果基础和中国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联盟组织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创意写作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以及学科实践领域将取得越来越多成果,不断向创意写作“中国学派”建设目标迈进。
二、2018年度中国创意写作大事记
2018年1月,中国第一份以“创意写作”命名的期刊《创意写作》创刊。《创意写作》杂志由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主办,每月一期,为中国高校联盟、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核心期刊。
1月17日,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开办创意写作中心培训班,培养卓越写作人才。揭牌仪式上,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韦树关谈到,文学院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创作人才,在区内外重要文学报刊上不断有作品发表,但同时也出现了大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普遍缺乏、写作平均水平和能力大幅下降的情况。为此,学院拟以创意写作作为特色发展、优势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寻求育人突破口。
1月21日,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广西写作培训基地在玉林成立,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秘书长许道军、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总监高尔雅出席授牌仪式。同时,由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主办的首期创意写作师资培训班在广西基地胜利开班,许道军、高尔雅、高翔、王雷雷、许峰、高旭等多位来自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创意写作讲师团的创意写作专家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课程讲授及工坊实践活动。
4月10日,湖南高校首个“创意写作坊”在湖南科技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创意写作坊”负责人谷显明指出,写作坊将开设文学创作与批评、文案创意与策划两个方向的专业,选配具有较强文学创作理论教学能力的校内导师,同时聘请校外作家担任导师,共同负责指导。该坊集创意写作教学、创意写作实践与创意写作研究于一体,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何传授切实有用的创作经验、如何发展学生的创作个性而展开,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5月20日,第七期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在上海举行结业仪式。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是上海作家协会、新疆作家协会展开交流合作的创新型实践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创意写作培训活动中,18位来自新疆8个地州市的学员系统学习了 “非虚构人物写作”“小说写作技术训练”“故事创意工作坊”等创意写作课程,聆听了何建明、叶辛、赵丽宏、杨扬等作家和学者的讲座,并参加了思南读书会等文学活动。
写作学核心杂志《写作》自2018年第3期起由旬刊变更为双月刊,并增设“创意写作研究”栏目。
6月13日下午,“深圳文学研究中心创意写作基地”在位于梧桐山脚下的“杨争光文学与影视艺术工作室”正式挂牌。揭牌之后,活跃在创作一线的深圳青年作家、学者与出版人进行了一场“创意写作与深圳文学”的研讨会,共同探讨创意写作的现状与未来。著名作家杨争光将“深圳文学研究中心创意写作基地”概括为三句话:创意为先,内容为王,市场为大。杨争光谈到,通过和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合作,未来基地将把创意、写作、出版、文本转换整个链条打通;开展“城市创意写作”项目,开办不同主题的创意写作营,邀请国外导演做短期授课,将创意写作的成果出版,或转换为影视剧本,让深圳文学真正“流动”起来。
7月11日,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出版中心在上海大学出版社正式揭牌成立。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兼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上海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戴骏豪,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院长张勇安等出席了成立仪式。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出版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执行主任葛红兵总结了过去九年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发展的经验和成果,阐明了创意写作与创意出版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的基础可能性与时代必要性;逐步整理团队创作成果,强化学科和出版社的联合策划和产品设计能力,让学科内容创作优势和出版社的出版专业优势无缝对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出版产品。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出版中心成立后,将进行多学科创意交叉融合,吸收各方优质资源,让平台发挥最大效应。
7月26日,第五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在天津举办。自2014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连续五年举办创意写作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作家、学者论述创意写作,分享创作经验,创意写作工坊形式进行教学指导。本次论坛邀请了陆天明、焦波、许道军、文珍、珍妮特·伯罗薇等多位文学、影视界专家进行讲座指导。
9月20日,由陕西省散文学会主办、西安翻译学院文学院等协办的陕西省散文学会创意写作中心成立大会在西安举行。陕西写作学会会长、省作协副主席朱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成立大会。陕西省创意写作中心的成立旨在传播创意写作理念,发展创意写作理论,切实推进创意写作实践,持续培养创意写作人才及其教育教学人才,将进一步整合适应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科研和创作人才,更好地促进陕西省创意写作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成立将为陕西作家群提供与国际华文创意写作协会的交流平台。
9月23日,中国农民文学院暨创意写作中心在马庄揭牌成立。首任院长(主任)由中国首位创意写作文学博士、青年作家叶炜担任。中国(马庄)农民文学院暨创意写作中心是由高校创意写作研究机构和媒体联合打造的全国第一家面向农民、面向基层的文学组织,成立中国(马庄)农民文学院暨创意写作中心是文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也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主动作为。创意写作在西方的兴起初始就是服务普通大众,传入中国以来,在高校系统发展迅速,但至今还缺少面向基层、面向百姓的普及提高,中国(马庄)农民文学院暨创意写作中心的成立正是创意写作中国化回归本源、向下延伸的积极尝试。
9月26日,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三亚写作培训基地在海南三亚学院成立。该基地是继2018年广西写作培训基地成立后,华文创意写作中心在全国建立的又一个培训基地,将为创意写作在海南地区的普及和推广作出贡献。9月26-29日,“创意写作教学改革研讨会与师资培训班”在三亚学院举办,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讲师团为来自全国各省市的50多名高校教师,创意写作社会推广机构负责人介绍了创意写作的历史、发展现状、学科建设途径、潜能激发手段、工坊教学展示等内容。
10月21日,由浙江传媒学院与浙江省作协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承办的浙江传媒学院“首届华语创意写作周”在浙江桐乡举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吴思敬、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浙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曹启文在开幕式上致辞。十余位作家、编剧和专家学者与会并展开交流研讨。活动期间举行了浙江传媒学院创意写作中心揭牌仪式,作家叶炜担任该中心主任。该中心旨在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创意写作人才培养的合作,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文化产业培养更多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人才。
10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成立仪式上,分众传媒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 000万元,用于支持华东师范大学“分众”中国未来网络文学家项目、奖励华东师大优秀学子。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下设三个中心:艺术硕士中心、网络文学中心和驻校作家中心。其中,艺术硕士中心主要承担“创意与媒体写作”方向硕士的培养;网络文学中心主要负责华东师范大学“分众”中国未来网络文学家项目的开展;驻校作家中心将向海内外知名作家发出邀请,所邀驻校作家以授课、讲座、工作坊等各种方式介绍文学经验、传递文学技法。
11月9日至11月11日,“2018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暨创意写作高峰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会议以“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美国圣母大学等海内外120多所高校近300位文学与写作教师以及众多知名作家、资深媒体出版人,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高校创意写作专业建设、教学经验和人才培养大计。大会设置了两场创意写作高峰论坛,两场创意写作圆桌论坛,三场创意写作分论坛,安排了25位专家进行演讲,50多位参会代表进行了论坛发言。大会聚焦“港澳及海外创意写作”与“新媒体语境中的创意写作”等话题,围绕“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研究”“创意写作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大会还取得了两大成果,一是由阅文集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同发起,联合香港大学、香港开放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同成立阅文粤港澳创意写作基地;二是通过了创建中国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联盟的提案,推动了中国创意写作学科机制的创立,促进了中国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开启了中国创意写作人才培养创造的新历程。
12月9日,阅文集团内容运营部总经理杨晨代表阅文集团与上海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许瑞签署捐赠协议,5年共捐赠500万元用于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的建设及发展。这是继2017年11月阅文集团与上海大学中国共建网络文学方向创意写作硕士点后的又一项重要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中国创意写作学科与中国网络文学发展。
12月23日,北京出版集团旗下的十月文学院在佑圣寺正式启动“十月文学高校计划·青年创意写作营”,十月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十月文学高校计划·青年创意写作营”校长吕约代表主办方向来宾介绍“十月文学高校计划”以及“青年创意写作营”的宗旨与培养方式。 “十月文学高校计划”包括青年创意写作营、十月青年读书会、十月文学高校课堂等系列内容,“青年创意写作营”作为“十月文学高校计划”的重点工程,将充分利用“十月”文学品牌资源,为来自各高校的优秀文学写作者提供名家指导以及发表和出版的直通道,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为文学创新发展培育后备军,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凝聚青年力量。
12月27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宣布:2019年春季学期将启动 “大师写作课”,课程名称为“创意写作研究”,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教授格非担任首期讲师。据华中科技大学当代写作研究中心秘书长、人文学院副教授王均江介绍,“创意写作研究”课程现为研究生公选课,设计24个课时,学生修满合格,可获1.5个学分。该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招收“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由课程上升到专业设置。
三、2018年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述评
2018年,创意写作研究领域涌现出不少优秀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研究、创意写作基础理论研究、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意写作学科外部关系研究等四个方面。
(一)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研究
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系统化发展十年来,已经由最初的借鉴西方模式,逐步转向本土化学科建构探索。孙永良在《创意写作视野下的写作课程创新》(《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一文中,探讨了中国写作学学科如何在研究创意写作学科特点、学科建设思路及学科方法基础上进行自我革新。文章首先介绍了创意写作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总结了创意写作的基本特点。在文章第三节中,作者对应前一节中所总结的创意写作基本特点,与传统写作学特点进行一一对照,指出传统写作学的弊病,并尝试指出通过借鉴创意写作方式方法革新传统写作学弊病的路径,从而促进传统写作学的自我革新。传统写作学与创意写作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互动,是中国写作学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这一理论命题需要学界日后展开具体讨论,产生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在《关于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的思考——从学科内部需求出发》(《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一文中,王雷雷探讨了创意写作学科建设从其他学科借鉴经验的方法与学科自身理论系统生成的方式,认为创意写作学科建设与创意人才培养需要立足传统中文专业课程,并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借鉴经验与方法,用跨学科的视野推动创意写作学科的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文字能力、审美能力、策划能力、市场把握能力等。肖捷飞在《新时代创意写作学中国本土化模式建构探析》(《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中国创意写作十年发展历程中,通过对国外创意写作模式的借鉴,现已初见体系。在当今时代语境下,需要进行创意写作的中国本土化模式建构,为此,作者提出学科标准界定、理论体系构建、“校企地”联合实训体系搭建和“双师型”培训教师体系建设四条探索性建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院校加入到创意写作阵营中来,尝试在应用型高级写作人才培养层面作出突破,这是我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和高校“双一流”建设双重驱动的结果,同时是地方院校在中文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弯道超越的有效途径。许峰在《“2.0时代”地方院校创意写作学科构建路径与误区——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一文中介绍了广东财经大学在创意写作学科建设领域的探索经验,认为自2009年上海大学成立国内首个创意写作中心、复旦大学开始创意写作专业硕士(MFA)招生至今,中国创意写作已经走过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知名大学,所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向国内介绍、传播国外创意写作学科的基本理论”①许峰:《“2.0时代”地方院校创意写作学科构建路径与误区——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的“1.0时代”,未来将迈入从中国化到地方化的“2.0时代”。如何实现这一进阶性跨越,作者首先介绍了广东财经大学的学科建设经验:其一,人才培养“项目制”;其二,课堂教学“双师制”。以上两项方法并非广东财经大学所原创,但广东财经大学在学科建设实践中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将其充分地方化,取得了出色成效。文章第三节中,提出了创意写作学科地方化建设中四个可能存在的误区:“盲目上马,一创就灵”;“光说不练,述而不作”;“有了创意,丢了诚意”;“方向单一,简单复制”。此文作为一篇地方性高校创意写作学科建设方式方法介绍性文章,有其独特的经验价值,作者预见了创意写作“2.0时代”的到来,并敏锐地提出“广大地方院校需要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地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校情的发展道路,与‘双一流’大学错位竞争”的思路。在《创意写作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一文中,黄健云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核心竞争力比拼方面的困境与突破道路。作者首先指明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三个层面的不合理设置,造成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现今的“尴尬局面”,随后又提出了创意写作对中国语言文学核心竞争力培养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益之处,最后总结了玉林师范学院在创意写作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杜彬彬在《对“创意”的反思与地方高校“创意写作”的实现策略探析》(《高教论坛》2018年第4期)一文中讨论了地方高校设立、发展创意写作学科的策略。文章首先对“创意”一词进行辞源分析,认为“创意”的内涵并不具有限定性,因此,在地方高校的创意写作学科建设探索中尽可以从地方经验出发,独辟蹊径。接着又提出两个方面的实现策略:一是处理好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的关系,在传统写作学基础上推陈出新;二是为地方性院校创意写作教学搭建作品展示平台和相应的物质激励措施,以鼓励学生勇于、乐于创作。
在2018年诸多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研究文章中,有三篇学科建设总结性文章值得关注。张立勇、梁芳在《创意写作共时性结构分析》(《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一文中提出,中国创意写作发展的十年历程中,已经形成了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化推广两个共时发展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着中国创意写作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创意写作两个系统共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随着教育教学系统研究的逐步深入,普通大众越来越难以接受这些高精尖的内容;二是社会化服务系统对创意写作的推广存在偏离基本理念的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创意写作学科中国化发展的下一阶段予以重视和解决。在《关于复旦大学创意写作教育》(《华夏文化论坛》2018年第2期)与《写作和阅读时一种终身相伴的素质》(《华夏文化论坛》2018年第2期)两篇文章中,谭宇婷分别通过对陈思和、陈晓明两位学者的访谈,介绍了复旦大学与北京大学两所院校创意写作学科设置与发展情况。作为国内文科顶尖院校,复旦、北大的创意写作教育备受关注,采访者通过对两所院校中文专业学科带头人的采访,传递出很多不为外界所知的具体信息,使创意写作研究者和广大对创意写作抱有浓厚兴趣的学子更加了解国内不同院校创意写作专业的开设情况。
(二)创意写作基础理论研究
创意写作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国创意写作本土化体系建构的基石,同时也是创意写作未来发展的纲领。2018年,三位学者分别从创意写作与创意阅读之关系、创意写作的古典文论资源、创意写作的中国接受与传播三个研究点出发,提供了各自的理论成果。
刘伟在《从创意写作到创意阅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一文中探讨了创意写作与创意阅读的关系问题。文章认为,创意写作研究中的阅读研究被长期忽略,是当下创意写作研究界“重要缺失的一环”。作者首先总结了阅读与写作的几条关系,随后又论述了创意阅读对创意写作的影响,将文本构成划分为文本的能指(写法)与文本的所指(内容),提出了创意阅读对创意写作的四条影响关系:
表2 创意阅读对创意写作的影响关系
运用文本结构来分析创意阅读对创意写作的影响,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点,这样处理确实更清晰地呈现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但文章所使用的“能指”与“所指”术语在创意阅读与创意写作关系中的对应应更加严谨,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同时也不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论创意写作感受的心像与物像沟通交会》(《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一文中,陶陶尝试从古典文论中寻找创意写作中国化发展的可鉴资源,通过“创作主体触物而产生主观化印象”“创作主体情感折射外物而产生幻觉”“主体触物而生发联想和想象情景”“创作主体触物而产生独特情感体验”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写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心像、物像沟通交汇所产生的不同感受。为创意写作中国化发展寻求传统文论资源,是近年来不少创意写作研究者都在尝试的方向。
宋时磊在《创意写作在中国接受与传播的历史考析(1959—2009)》(《写作》2018年第6期)一文中提出“从1959年起,台湾的作家已经接受了美国Creative Writing的学科训练”,“从概念的译介、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从1950年代末到本世纪前十年对创意写作概念的接受情况”①宋时磊:《创意写作在中国接受与传播的历史考析(1959—2009)》,《写作》2018年第6期。。作者提出的“1959年”作为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引介元年,与本文开头部分提出“2009年”作为中国大陆创意写作学科系统化创生的时间原点,两者并不矛盾。两个时间原点的关系类似于美国创意写作发生发展史上的“1837年”与“1936年”:爱默生1837年在美国优等生荣誉学会的一次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了“创造性阅读和创意写作”概念,学界通常将其视为创意写作概念的由来;而直到1936年,韦尔伯·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将创意写作工作坊的诗人和小说家聚集为一个实体,创建创意写作系统,创意写作从此进入“系统时代”。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这篇文章中,宋时磊实际上开启了创意写作在中国接受与传播的前史研究,这一研究方向的展开将使中国创意写作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三)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研究
写作教学是创意写作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年中,多位学者分别从工坊教学法、故事建模写作、编剧教学理论与实践方法、创意写作教学中的地方文献利用、创意写作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贡献出了个人研究成果。在《自我体认:创意写作实训思维激发与转换路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一文中,冯汝常结合个人及教学团队在创意写作教学中的实战经验,指出工坊制教学相对于传统两段论写作(理论加实践)教学的优势所在。文章从工坊制教学中的创意思维激发与课堂实训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分享了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探索出的独特经验,认为互动性的工坊制教学使得教与学的主体双方都获得了“自我初心的体认”,从而使得创意写作教学完成了教学层面之上的更高目标。尤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者及其所在教学团队对创意写作工坊制教学做出了很好的本土化和地方化尝试,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工坊制教学的广泛适用性以及创意写作中国化的多种可能。刘海涛在《新时代的“文学故事建模写作”——文学创意写作的课程研发与教改实践》(《写作》2018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了“文学故事建模写作”作为创意写作教学实践的方案,认为从材料形态、情节流程、结局方式、细节三性和人物三维展开创意写作教学,可以推导出20个具体的创意写作方法,再通过7张“建模构思与训练卡”学会运用这20个创意写作方法。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方法后,便可抛开模型,进入自由创作阶段。刘海涛所提出的“文学故事建模写作”方式其实是一种“故事成规习得”训练的变体,文中所提出的“建模与破模”对应的是“成规习得”与“超越成规”两个训练阶段。班易文在《创意写作视野下美国犯罪类型剧的叙事话语——以美剧〈绝命毒师〉为中心》(《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一文中从创意写作角度分析了美剧《绝命毒师》的工坊制生产模式与类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视剧创作可从中借鉴的经验,并着重探讨了创意写作学科内编剧教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借鉴可能。张丽凤在《论创意写作教学与地方文献资源结合的必要性》(《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一文中探讨了创意写作与地方文献资源的相互激活的可能,提出高校在创意写作教学实践中应充分重视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可以为创意写作实训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又能通过对地方文献开发推进地方文化的繁荣,进而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化发展。叶炜在《创意写作视域下的作家系统化培养——对鲁迅文学院文学新人培养的学科化路径思考》(《当代文坛》2018年第2期)一文中结合对鲁迅文学院作家培养模式的分析,探讨了创意写作体系中(文学)作家培养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提出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鲁院办学所面临的两个挑战:非学位教学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否能够持续?在纯文学创作者基数减少的情况下,鲁院生源质量是否会下降?接着又回顾了中国创意写作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以美国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学科体系作为鲁院人才培养方式的借鉴样本。近年来,创意写作教学模式得到越来越多认可,鲁迅文学院也在2017年与北京师范大学再次合作办学招收文学创作专业硕士。叶炜对鲁院文学新人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为其他文学教育机构提供路径层面的借鉴。
伴随着创意写作中国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创意写作教材建设研究成为一项紧迫任务。高旭在《创意写作视域下高校写作教材建设探讨》(《文艺评论》2018年第6期)一文中首先介绍了创意写作在高校写作教学教学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三个层面所作出的革新。随后总结了高校写作教材现状,对中国创意写作十年发展历程中所推出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创意写作书系”、上海大学推出的多部创意写作教材以及广东财经大学等院校合编的《大学创意写作教程》等教材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未来高校创意写作教材的建设策略。作者认为,创意写作教材编写,要“以‘创意本体论’为核心理念”“以服务文化产业的创意写作人才培养为既定目标”、“以激发创意为内在尺度”“以面向多元化课程为外在尺度”。在《创意写作课堂“讲故事”实践研究——以〈故事工坊〉为例》(《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一文中,许道军结合个人创意写作研究专著《故事工坊》,探讨了作为文学创作基础的故事创作基本原理,以及故事创作工坊制教学实践的展开形式。《故事工坊》作为国内创意写作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本土教材(专著),自出版以来广受好评,被多所高校列为创意写作教学参考书目。未来,希望在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领域能够出现更多的本土化优秀教材(专著),进一步助推中国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发展。
(四)创意写作学科外部关系研究
助推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当代文艺创作、提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参与顶层文化战略设计等功能,是创意写作内涵中的应有之义。创意写作学科的外部关系研究,能够推动创意写作走出学院、服务社会,形成高校理论研究与社会文化服务两个良性互动的创意写作系统。
在《创意写作兴起的时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9日)一文中,安晓东从“创意写作有利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写作有利于推进文艺创新”“创意写作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创意写作有利于培养一流人才”四个方面论述了创意写作在中国兴起的时代意义。陈晓辉通过《从实践性看创意写作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13日)一文论述了实践性对创意写作发展的重要性,探索了创意写作在实践性层面自我拓展的多种可能。文章从“以创作实践破解文学教育困局”“以知识实践性探讨文学创作与批评”和“以社会实践性服务社会文化生产”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意写作实践性层面的发展方向。在《创意写作、互联网与反精神贫困的一种可能性》(《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一文中,陈晓辉又探讨了“在‘普遍精神贫困’的时代,创意写作与互联网的联姻,为解除人口的自卑感、恐惧感、焦虑感、堕落感、自适感和漠然感等精神贫困问题”①陈晓辉:《创意写作、互联网与反精神贫困的一种可能性》,《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所提供的现实操作可能性。张永禄在《上海的文学产业化态势及其待解问题》(《上海文化》2018年第12期)一文中,总结了上海近年来文学产业化的多种形态及其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中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学发展态势迅猛;文学创作者的市场化身份由被雇佣者转向雇主;文化创意产业催生出更多的创意人才;文学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比重和地位逐步升高。文章还提出了推动上海文学产业化发展和建设世界文学城市的几个待解决问题,其中两项倡议与创意写作息息相关:一是深化以创意写作为中心的高校文学教育改革,培养文学产业人才;二是加强文学服务在整个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比重,强化创意写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总体看来,2018年创意写作研究领域成果丰富,但同样问题显著。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研究者通过学科建设实践和创意写作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可供借鉴、分享的经验成果,但仍缺乏较为深入、系统、有建设性的理论性成果。在创意写作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由于学科理论研究范式尚未成形,大多数学者还未找到相应的研究方法,导致“旧瓶装新酒”或“新瓶装旧酒”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对于创意写作的外部关系研究来说,由于学科发展时间较短,相应理论成果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培养的人才,还未在社会文化服务中被充分转化和利用,导致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停留在设计与畅想阶段。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创意写作已经走过了辉煌历程,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过去的2018年中,中国创意写作发展势头依旧强劲,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学者都加入到这一行列,不断壮大着中国创意写作研究与实践的队伍。
随着创意写作中国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创意写作将在进一步的学科建设大潮中产生系统化研究成果,在创意本体论基础上构建中国创意写作理论体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多样化、本土化的写作教学法,在创意写作的社会文化服务实践中构建“创意中国”文化体系。在创意写作学界、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创意写作的“中国学派”建构将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