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空间教学理论研究

2019-09-12谈大双彭铁光付媛媛雷松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构主义

谈大双 彭铁光 付媛媛 雷松丽

摘 要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在我们身边的普及和5G移动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基于PC的云空间教学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之而来的是基于人工智能、移动高速互联和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移动云空间教学。它历经几年发展,技术日趋成熟,诸如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应用产品也层出不穷,但对于其理论研究却鲜有人问津。笔者本着“技术要应用,理论需先行”的理念,对基于移动云空间教学应用的主要理论,查阅并梳理研究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得到如下解析文字。

关键词 移动空间教学 建构主义 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基本概念解析

移动云空间教学本质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云计算服务为根本的现代教育教学形式,它在理论上与下列基本概念密不可分。

1.1移动空间教学

云空间教学是指依托云教育平台提供的空间进行的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应用,属于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本质是一种云计算辅助教学形式,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云计算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云服务。其主要内容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开发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学信息、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的数字化,对教学资源实行有序管理和充分共享,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促进教学现代化进程。简言之,云空间教学就是指依托现有的计算机云服务平台提供的网络空间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

移动空间教学则是早先的基于PC的云空间教学伴随着当今人工智能、移动高速互联和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更新形式。比如前些年许多高等院校利用世界大学城提供的云空间进行的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典型的基于PC的空间教学形式,而当今比较流行的蓝墨云班课和学习通等则是基于更先进的移动互联云平台的移动空间教学形式。

无论是基于PC的普通云空间教学还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移动云空间教学,它们都具有教学方式的自主性、交互性和泛在化,以及学生学习的协作性和多元化等特点。如当下流行的云班课,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教师通过平台发布的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自主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和教师、同学互动,解决学习问题;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评阅作业活动等。

1.2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将以计算机、多媒体以及通讯网络等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系统当中,以实现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的数字信息化、网络虚拟化,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信息化教学是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等)为支持, 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调动多种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来构建轻松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网络空间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是以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学习对象,以文字、图 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模态为教学手段,从而提髙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效果。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学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涉及范围更广,后者往往主要涉及某门某些课程的具体教学活动。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移动云空间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体现,本质是信息化教学在移动网络运用方面的一种表现形式。

1.3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李开复(原Google 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曾经把云计算形象地比喻为“钱庄”。他说:“最早人们只是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后来有了钱庄,很安全,不过兑现起来比较麻烦。现在发展到银行可以到任何一个网点取钱,甚至通过 ATM,或者国外的渠道。就像用电不需要家家装备发电机,直接从电力公司购买一样”。其实“云”就是指地理位置也许离我们比较远(现在应用比较多的私有云往往是搭建在某个单位内部或其他局部区域内)的一些计算机群,每一群包括了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及其它设备。他们能为我们存储无限的资源,帮我们管理和更新资源。典型的云计算服务模型有亚马逊(Amazon)的“彈性计算云”(EC2)、IBM 推出的“蓝云(Blue Cloud)”和Google 公司推出 Google AppEngine(GAE)等。

云教育(Cloud Computing Education 简称:CCEUD )则是指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下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

云计算与云教育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专业性,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换一种说法,也许更容易理解。实际上,很多参考资料都把云教育定义为“以云服务为基础的云计算辅助教学”。所谓“云计算辅助教学”(Clouds Computing Assisted Instruction,CCAI)是指学校和教师利用“云计算”支持的教育“云服务”,构建个性化教学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也就是充分利用云计算所带来的云服务为教学提供资源共享、存储空间无限的便利条件。

1.4云服务平台

按照Google的说法,“云服务”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数据在云端,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2)软件在云端,无数的软件和服务置于云端的服务器中,不必下载软件,软件能动态升级;(3)无所不在的云计算,基于网络的“云”服务器的物理位置与用户无关,只要使用者能够使用接入网络的任何设备,登录即用,十分方便;(4)无限强大的云计算,为全球化的用户提供了无限空间”。

实际上,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现实生活中除了教育领域在享受云服务外,其它方面的应用也比比该是。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腾讯QQ空间,用户只要注册一个QQ账号,便可开通一个专属于你的空间,你可以将图像音视频以及文字等资料存储到腾讯公司提供给你的与这一空间账号对应的云服务器空间上,而并非你自己的本地电脑上,从而实现远端存储,远端访问及共享服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云计算服务例子。像这样的应用还有腾讯公司的微信服务、百度云服务和奇虎360的移动通讯云服务等。

云服务平台就是指能提供海量云存储、强大的云计算功能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与相关应用有关的软件系统服务平台。常见的基于PC的云教育典型服务平台有世界大学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中国数字大学城以及清华北大等高校自己开发的摹课(MOOC)平台等。

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蓝墨云班课是基于阿里云,结合当今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技术和微信等及时通信技术而开发的一种全新的移动互联空间教学云平台。如图2所示就是笔者今年初创建并正在使用的蓝墨云班课。

2基本理论解析

移动云空间教学的许多特点恰好验证了建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两大理论的某些观点,说这两大理论是其基本理论,不失为过。

2.1理论阐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按百度文库的说法,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有认知发展领域和国际政治领域建构主义之分。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目前西方流行的学习理论。皮亚杰(J.Piaget)是一位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他坚持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按照“同化”(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和“顺应”(个体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和卡茨等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如斯腾伯格和卡茨指出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等。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由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发起并提出。简言之,解构主义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等),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用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的话来解释,也许更直观。“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組合的零件。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2.2应用解析

建构主义学习认知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学生中心模式,也就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主义理论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以上过程中,教师的精心组织必不可少,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收集材料、获得体验,逐渐完成认知过程。

解构主义学习认知理论则提倡打破学习者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等,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云空间教学的多元化、泛在化以及自主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恰好迎合了建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两大理论的这些观点,因此许多学者在进行空间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大量应用了这两大理论。笔者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具体实施该们课程的移动云空间教学过程中,按照授课系部具体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标准”为依据,结合专业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以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教学特点,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大纲和内容要求进行解构,将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按照解构主义认知理论的思想,打碎细化为单个的知识点、能力点和素质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现实需求和后面专业学习对计算机知识技能的需求,明确课程资源建设任务,然后结合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思想,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课程安排重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模块化的课程单元,再按照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思想,有效应用“项目导入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实施空间教学。如图3和图4所示就是笔者近期在某次授课中采用的蓝墨云班课相关资源及教学活动。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云平台的移动空间教学是目前最前沿且最具发展潜力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新兴科研领域。它虽然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也不乏出现了诸如蓝墨云班课和学习通等诸多成熟的产品,但对其理论研究的成果并不多;如何充分利用这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教学,在科学实践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理论成果,以指导和提高我们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参考文献

[1] 伍贤达.论空间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3).

[2] 黄荣怀.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巨[N].中国教育报,2002-10-12(002).

[3] 赵书艳.基于空间教学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讨[J].文史博览(理论),2016(09).

[4] 田敬华.云计算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管理模型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5] 刘鹏.云计算的定义和特点[EB/OL].中国云计算,2009.

[6] 张智威.云计算时代的社交网络平台和技术[J].谷歌中国,2008.

[7] 黎加厚.云时代的创感教学设计[J].2009.

猜你喜欢

解构主义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浅析解构主义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以山顶度假屋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解构主义服装风格研究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解构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