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企业需求的创新型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胜任力模型研究

2019-09-12罗凌杨有魏延余元元

计算机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胜任力计算机技术创新

罗凌 杨有 魏延 余元元

摘  要: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力与胜任力不足造成毕业生和企业需求之间匹配度不高。通过企业招聘信息提炼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硕士研究生的实际胜任力需求,再结合文献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了面向企业需求的创新型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胜任力模型。模型分为创新基石、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四个维度,共计28项胜任力要素。该研究为高校计算机技术专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专业硕士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创新; 胜任力; 计算机技术; 专业学位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08-74-04

Abstract: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postgraduates cannot be great fit for the demand of enterprises because they are lack of innovation abilities and competences. Based on the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extracts the actual competency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for postgraduates, and then combines with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and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method to construct competency model of innovative computer majored master degree postgraduates for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The model is divided into four dimensions: innovation cornerstone, innovation ability, innovation spirit and innovation personality, which includes 28 competency items.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innovative and applied postgraduates in computer specialties wh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 innovation; competency; computer technology; master of professional degree

0 引言

我國自1997年推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逐年递增。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约为1:1。从2018年开始,国家已按照每年5%的比例减少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名额,而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名额,进一步加大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支持力度。与侧重于理论、注重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教育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这说明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知识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2]。但是,就计算机专业而言,硕士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和企业需求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文献[3]对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及其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的60个企业展开问卷分析,发现这些高校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职业素养方面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因此,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具备较佳岗位胜任能力的专业硕士,是当前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已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科技需要创新,中国企业争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在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加强对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以IT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创新型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胜任力模型。

1 胜任力内涵和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是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在1973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对应聘者的选拔不能单纯依靠智力和学习成绩,而是应该考核个体除了表面的知识和技能之外的品格、思维模式、态度等深层次的胜任力要素。这些胜任力要素不仅能够区别出绩效优秀者,并且能预测个体未来的工作绩效[4]。这说明,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来识别个体是否能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并且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较大的成绩。因此,从胜任力视角探讨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胜任力要素进行识别的主要方法是建立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为达到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它是界定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工具[5]。文献[6,7]构建了面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整个群体的胜任力模型。文献[8-10]分别构建了创意产业、心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胜任力模型。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胜任力模型构建还鲜有探讨。

2 面向企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

对企业而言,无论是知识创新、组织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需要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来完成。那么,IT产业所需人才应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和能力的个体才能胜任相应的岗位,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优异的成绩。本研究在对IT企业招聘广告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了计算机技术创新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胜任力模型。

2.1 从企业招聘信息提炼胜任力要素

选取智联招聘网站,在招聘页面设定招聘行业为“互联网IT”,将工作地点设定为计算机行业比较领先的区域,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和深圳,职位搜索关键字分别设定为“软件”、“算法”、“程序”“硬件”等,学历要求选择“硕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同等学历”。在该招聘网站总共搜索到2031条招聘信息,剔除了和计算机技术无关的销售、财务、法律咨询等招聘信息,以及重复的招聘信息后共获得1623条有效样本。利用爬虫工具抓取了这些样本中关于“任职要求”的描述,对“任职要求”中涉及到的胜任力要素进行提炼,对于同一胜任力要素的不同表述进行了分类整合,整理出除求职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外的职业胜任力要素,共计21项。将这21项胜任力要素出现频度按递减方式排列,如表1所示。

从表1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团队合作能力,这充分说明IT行业是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的行业,每个产品或技术的研发都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排在第二位的是沟通能力,团队要良好合作,必须要上下级间、同事间和客户间能高效的沟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排在第三位的是工作经验,说明企业对硕士以上高素质人才在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提出了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更有助于求职者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紧接着是逻辑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就学习能力而言,企业招聘信息中涉及到的与学习能力相关的关键词包括自主学习、快速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热爱学习、积极学习、强烈的学习意愿、持续学习力等。说明企业倾向于招收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强烈学习意愿,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能快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且能够长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求职者。排在第六位的是创新能力。IT产业发展异常迅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如果个体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很难帮助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排在第七位的是文档撰写能力。企业对求职者提出的文档撰写要求包括:能够撰写项目开发流程、软件操作和业务操作手册及其他相关技术文档;能撰写专利、软件著作权申请文档;能以图表、演示文档等形式展示数据分析结果,撰写分析报告;有的企业还提出了撰写和发表论文的要求。由此可以见,文档撰写能力也是高素质人才必备能力。第八位是外语水平。企业提出的外语水平要求主要包括:能够熟练阅读英文技术文档、相关文献和资料;具备较好的英文听说能力;有的企业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英文写作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IT产业对硕士学位求职者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接下来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表达能力,企业要求求职者具备良好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接下来是需要求职者积极了解前沿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在工作重要积极主动、勇于接受挑战、热情开朗,同时具备较强的执行力、独立思考能力,并有强烈的责任感、诚实可靠、活跃乐观。图1更直观的展示了这些胜任力要素频度。

2.2 文献分析与行为事件访谈的基本设计

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胜任力要素,接下来的研究有:①文献分析法。主要通过分析多篇相关文献对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胜任力要素进行梳理。②行为事件访谈法。访谈对象为来自重庆市不同IT企业的4位专家以及我院3位计算机专业教授。课题组将访谈记录中提炼出的胜任力要素进行反复分析和讨论,提取了胜任力特征,并结合文献分析和表1所列胜任力要素,构建了创新型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胜任力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分为四个维度,包括创新基石、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其中创新基石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要素,只有将学生的基础打扎实,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力。创新基石包括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外语水平、文档撰写能力、资料搜集和相关工作经验六个要素。其中知识水平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前沿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指数学基础和自然辩证法等人文社科知识;专业知识主要指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主要通过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和实践获取。课程包括算法设计与分析、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及应用、机器学习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物联网与传感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高级软件工程等。前沿知识也是学生必须重点关注的,作为数字时代的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应该通过网络、期刊、杂志、讲座等方式积极获取计算机技术前沿知识。创新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想象力、好奇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时间规划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包括顽强的毅力、主动进取、团队合作、探索精神和质疑精神。创新品格包括抗压能力、责任感、执行力、热情开朗的个性、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诚实守信的品格、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懂得接纳和分享。

为了实现胜任力的进一步量化,本文提出了创新型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胜任力计算公式:

其中,C表示胜任力,ci表示胜任力的4个维度,Wi是权重,Wi={0.50, 0.20, 0.15, 0.15}。权重的确定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对我院3位教授进行了访谈,让他们采用匿名的方式发表对权值的看法,再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最后形成最终的权重。

3 结束语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IT企业不仅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更是对其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IT企业招聘信息为第一手资料,分析企业对硕士研究生的具体职位要求,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面向企业需求的创新型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胜任力模型。模型为普通高校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创新型专业学位硕士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接下来,将根据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并在我院计算机技术专业展开问卷调查,以了解我院专业硕士以创新力为核心的胜任力培养实际情况,再基于模型和问卷结果,提出贴合企业需求的创新型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圆圆, 夏建国. 从人才需求层次高移看发展技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然性[J]. 职教通讯,2010.8:10-14

[2] 李成明, 王晓阳. 针对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在逻辑与知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2:23-27

[3] 李娟,范家元. 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17.4:113-117

[4] Mcclelland D 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 Psychol, 1973. 28(1):1-14

[5] 王家奇, 湯舒俊, 记凌开. 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J]. 湖南社会科学, 2009.5:118-119

[6] 陈小平, 孙延明. 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5:60-65

[7] 李娟, 范家元. 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17.4:113-117

[8] 李扬. 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探索[J]. 经济师, 2009.12:203-204

[9] 辛伟, 孙晓敏, 苗丹民. 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J]. 心理学探新, 2014.6:560-564

[10] 胥娇, 王志博, 张东华, et al.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综合评价[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2:126-127

猜你喜欢

胜任力计算机技术创新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探讨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基于矩阵LU分解的并行处理
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